分享

文帝的仁政、回应上级的艺术--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二十六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文帝的仁政

文帝下诏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要求每月供应高龄老人若干米、肉、酒、帛等生活物资,且要送货上门,由专人负责监督各地的执行情况。

发生日食后,文帝下诏,让群臣帮自己检查过失和问题,并推荐贤能善谏的人才。

同时,文帝非常重视农业,在正月的仪式中还亲自下田耕作。他下令田租减半征收,减少朝廷使用的马匹数量。

文帝认为自己每日行程不过三、五十里,用不到进贡的千里马,并下诏取消不必要的进贡。

由于文帝对天下普施恩惠,远近的诸侯和四夷部族与朝廷的关系也都很融洽。

从谏如流

文帝废除了'诽谤罪’和'妖言罪’,鼓励群臣可以畅所欲言地批评朝政,以便吸引贤良人士为国效力,了解皇帝的过失。

汉文帝想要纵马奔驰下山。袁盎谏言,圣明的君主不能冒险,不求侥幸,否则将对不起高祖的基业和太后的抚育之恩。文帝接受并停止冒险。

一次在宫中,袁盎把文帝宠幸的慎夫人安排在靠下的位子,触怒了文帝和慎夫。

袁盎解释道,尊卑有序,慎夫人只是妾,不能与主人同席而坐。宠爱慎夫人恰当的方式是给她丰厚的赏赐,否则将给慎夫人带来祸害,之前就有'人彘’这样的悲剧为鉴。

文帝醒悟,把袁盎的话告诉了慎夫人。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表示感谢。

袁盎知道张释之是个人才,就向文帝推荐。

张释之工作仔细认真,大胆直言,曾发现并制止了太子和梁王经公门不下车的行为。收到张释之弹劾后,文帝承认自己教子不严的过错,赞赏他的胆识,任命张释之为中郎将。

后来张释之被任命为廷尉,没有加重判罚一个惊动皇帝驾车马匹的人。文帝表示不满。

张释之认为,法律对天下人是一样的,不能违背公平的标准。这个案例依法就只该判罚金,如果因为是与皇帝有关,就加重处理,法律就无法取信于民,百姓也将无所适从。

文帝思虑半晌,认可了他的判决。

回应上级的艺术

文帝向右丞相周勃了解政务。问及全国一年的判决案件数,周勃不知。

又问一年的全国钱粮收入,周勃又说不知道,不禁紧张惭愧得汗流浃背。

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同样的问题。

陈平回应,这些细节应由专门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员回答,比如案件情况可问廷尉,钱粮则问治粟内史。丞相的职责是辅佐天子,对外安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使百姓归附,让各大臣在职位上发挥自己特长。

陈平的这番得体回答得到文帝的赞许。

右丞相周勃埋怨陈平没有教自己如何回答皇帝的艺术。陈平笑问周勃竟不知丞相的职责,恐怕也答不出长安城中的盗贼数。

由此,周勃自知能力比陈平差得很远,又担心自己功高震主,就称病辞去了丞相。

之后,文帝罢免了右丞相周勃,由左丞相陈平一人担任丞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