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汉 颍川太守赵广汉鼓励人们彼此揭发,瓦解了当地豪强的帮派,盗贼也不敢猖狂,威名甚至传播到了匈奴。 赵广汉升调入长安,担任京兆尹。 他为人真诚,厚待部下,办事细致,使得官吏都乐于受他差遣,奸邪之徒难以隐藏。 在他的治下,长安地区政治清明,官吏和百姓赞不绝口。有长者认为,自汉朝建立以来,没有一个京兆尹能比得上赵广汉。 京兆尹赵广汉喜欢任用那些世代为吏家的年轻新人,专门锻炼他们的胆识,最终也因此惹祸身亡。 赵广汉被告发处死了一名与自己有私怨的人,汉宣帝命丞相、御史审查此事。 赵广汉想要挟丞相,就亲自率领官兵进入丞相府,盘问跪在院中的丞相夫人,怀疑她杀死了婢女,还抓走了奴婢十余人。 经调查赵广汉的怀疑与事实不符,汉宣帝下令将赵广汉逮捕。 官吏和百姓数万人在皇宫门前号哭,还有人愿意替他去死。 最终,赵广汉被腰斩。 自赵广汉死后,继任的京兆尹都不称职,只有曾规劝汉宣帝废除方术的张敞能还不错。 韩延寿 前任太守赵广汉鼓励相互告发,导致民间怨仇增多。韩延寿颍川太守时,开始教导百姓们讲究礼让,依照古代的礼法来举行嫁娶、丧葬、祭祀的礼仪。 后来的继任者照旧使用这些方法,也将颍川治理得非常出色。 韩延寿崇尚礼义,提倡孝悌友爱,注重教育和选拔人才,公开政令,设置民间管理人员。 刚开始,他的种种措施似乎有些繁琐,但后来官吏和百姓都感到了安全和便利。 对待下级官吏,他也持感化约束的态度。如有人欺瞒、辜负韩延寿,韩延寿就痛心自责,令属下愧悔自醒,甚至因此而自杀。 韩延寿在东郡三年,令行禁止,刑狱大为减少,后调入京师任左冯翊。 萧望之接到检举,称韩延寿在东郡太守任上,用掉了一千余万的官钱,开始展开调查。 韩延寿也派人调查萧望之在左冯翊任内的用钱情况。 汉宣帝认为韩延寿这种要挟作法不对,下令分别调查。结果,萧望之并未动用官钱,而韩延寿的奢侈超越标准,还动用官钱用于自己享受。 因此,韩延寿被控犯了“狡猾不道”之罪,斩首示众。 行刑时,官吏和百姓数千人送他,人们抓住囚车车轮不放,争相给他酒肉。 韩延寿不忍拒绝,喝了一石多的酒,并让原来的属下致谢,百姓无不痛哭流涕。 盖宽饶 司隶校尉盖宽饶刚直清正,数次冒犯汉宣帝。 当时,汉宣帝正注重刑法,信任由宦官担任的中书官。 盖宽饶秘奏汉宣帝,主张不应信任宦官,天下应传给圣贤。 汉宣帝认为盖宽饶恶意诽谤。执金吾弹劾他是想得到禅让的皇位,这种大逆不道应处死刑。 谏大夫郑昌担心盖宽饶忠心为国,但辞不达意,恐而遭诋毁陷害,上书为盖宽饶鸣冤。但汉宣帝不听。 后来,盖宽饶被下狱审判,他拔刀自刎,令人无不怜惜。 杨恽 光禄勋平通侯杨恽,廉洁无私,但爱夸耀自己的才干,好揭人隐私,所以在朝中结怨很多。 杨恽与太仆戴长乐不合。戴长乐被人控告,就怀疑是受杨恽指使,也告他为韩延寿辩护。 廷尉调查后,弹劾杨恽恶言诽谤,大逆不道。汉宣帝不忍心杀人,下诏将杨恽、戴长乐全都贬为平民。 杨恽丢官后,在家里自我娱乐。 杨恽的朋友孙会宗劝他,在被罢官时,应该闭门低调,不要结交宾客,以示怜悯之意。杨恽不以为然。 他与侄子杨谭的书信中,还称不值得为皇帝卖力,像盖宽饶、韩延寿这样办事卖力的官吏,都因事被杀。 正巧当时出现了日食,有人告发杨恽骄傲奢侈,不思悔过,导致了这次的日食。 廷尉查到了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信,汉宣帝非常厌恶杨恽,以大逆不道之罪,腰斩了他。 其妻、儿放逐酒泉郡,杨谭被贬为平民;几位杨恽的朋友也被罢官。 司马光认为,汉宣帝是中兴汉室的一代名主,但他杀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都不能使众人心服,实在是其善政的最大污点!他们即使真有死罪,仍应被宽恕,何况罪不至死呢!汉宣帝执法过度,也犯了失察之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