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节俭、劝人自杀、怨气致死--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一百一十四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假节俭

南齐明帝想做到生活节俭朴素。

一次,负责膳食的太官给他进献一种名叫裹蒸的食品。明帝一次吃不完,就让太官把它分成四块,剩下的晚上再吃。

还有一次,明帝洗浴后,让近侍把用过的皂荚水留着,下次还要继续用。

正月初一,太官在给明帝温酒时,用了一个银制的酒铛。明帝嫌它太奢侈,要将其毁掉。王晏等人都为之称颂。

卫尉萧颖胄却说,这个银制酒铛被毁是因为已经旧了,不够奢侈。明帝听了,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明帝又在宫中设宴,席上有许多银制器皿。

萧颖胄又对明帝说,“陛下上次要毁银制酒铛,这次更应该毁掉眼前的这些银器呀。”明帝满面愧色。

劝人自杀

南齐尚书令王晏深得武帝的宠信,后来又支持明帝废了郁林王。

王晏自以为立了大功,开始专权,任用亲信,并经常与明帝在用人上发生争执。明帝内心十分厌恶他。

在整理武帝的诏书材料时,明帝发现王晏曾劝谏武帝不要让自己主管诠选之事,更加猜忌、冷淡王晏了。始安王萧遥光劝明帝杀掉王晏,明帝认为王晏有功无过,还不能杀他。萧遥光指出,王晏对武帝都不能忠心耿耿,又如何忠于陛下呢?明帝听了,默然无言。

直到明帝怀疑王晏想谋反,才产生了杀机。

陈世范上奏称,王晏将在南郊祭天时谋反。正好有老虎闯入南郊祭坛,明帝更加害怕,就在祭天前一天,取消了祭祀。王晏却称郊祀事关重大,圣上一定要亲自前去。

明帝对陈世范的上奏深信不疑,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王晏及他的儿子和弟弟。

萧毅奢侈豪华,特别喜好弓箭、骏马,受到明帝的忌妒,也被这件事陷害而被害。

河东王萧铉因年龄小,当年没有被明帝杀掉。萧铉在朝见明帝时,总是弯腰低头,不敢平行直视。此时,他已经长大,也被免官,禁止与外界接触。

郁林王被废黜前,王晏的堂弟御史中丞王思远对他说,既然深受武帝的厚恩,又要被人利用来废掉君主,恐必将招来大祸。还不如自刎而死,还可以保全家人和自己的名声。王晏忙着喝粥,对此不加理会。

明帝即位之后,拜王晏为骠骑将军。王晏非常自得,庆幸当时没听王思远的话自杀。王思远仍然认为现在自杀也不晚,并提醒他要注意明帝已经开始有疑心,人们大多拙于自我谋画而巧于算计别人。

王晏听后没有吭声,等王思远走后,他才叹息道:“世上竟有劝人死的人。”十日之后,王晏被杀。明帝没有问罪王思远,反而升他担任侍中。

王晏的表弟阮孝绪也知道他必定会失败身死,总对他避而不见。阮孝绪还吐掉王晏家得来的酱,把其余的全部倒掉。

王晏被杀后,阮孝绪虽然是亲戚,但并不是同党,也被免于问罪。

怨气致死

孝文帝南征时,派李彪与李冲及任城王元澄共同留守洛阳。

李彪目中无人,态度强横,数次同李冲发生激烈争辩,甚至翻脸。

李冲上表弹劾李彪,孝文帝怅然叹息了很久。他没想到留守洛阳的几个人闹到如此地步,李彪太骄傲了,而李冲又何尝没有自满?

李冲本来是个性温良的人。但是在拘押李彪时,他却一反常态,怒不可遏,大喊大叫,敲碎桌子。吓得御史们个个以泥涂面,反绑自己的双手,来向李冲谢罪。

李冲骂不绝口,神经失常,言语错乱,时不时地扼腕大骂“李彪小人”。吃药扎针都不能治疗他的病,十多天后就死了。有人认为,他是因怨气太盛而导致肝裂。李冲死后,孝文帝悲不自胜,追赠他为司空。

李冲勤于公务,克尽职守,才四十岁就已经头发白了。

他兄弟六人是四个母亲所生,小时候他们常常争吵打架。李冲富贵之后,却与兄弟们分享自己的俸禄和赏赐。但是,他私下提拔家人和亲戚做官授爵,他家一年的食禄就超过了一万匹,被当时的人们鄙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