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生不老药、考评的变化、武周代唐--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一百五十七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长生不老药

唐朝任命乌荼国婆罗门卢迦逸多为怀化大将军。卢迦逸多声称能配制长生不老药,唐高宗准备服用。

东台侍郎郝处俊进谏道,人的寿命长短,命中注定,不是靠药能延长的。

贞观末年,太宗服了那罗迩娑婆寐配的药,却没有效果。他在病危的时候,名医也束手无策。朝廷把罪责归于那罗迩娑婆寐,准备公开将他处死,又怕戎狄取笑而没有这样做。前面的教训和借鉴并不远,希望陛下仔细考虑。

唐高宗听从谏言,决定不服这种药。

考评的变化

唐朝任命雍州长史卢承庆为司刑太常伯,考核朝廷内外官员。

有一名督运官,因途中遭遇大风而损失了粮食。卢承庆给他的考核评语是是“监运损失粮食,成绩中下。”这位官员神色自如,没有说话就退出了。

卢承庆看他气度不凡,改评为:“非人力所能及,成绩中中。”这位官员既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也没有说感到惭愧的话。卢承庆又改为:“荣辱不惊,成绩中上。”

(如果考评官都是卢大人这样的做法,那么只须做一个好演员,闭口装傻,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武周代唐

皇后武则天能屈身忍辱,顺从唐高宗的旨意,所以唐高宗排除不同意见,立她为皇后。等到她得志之后,就开始专权,反而牵制住了唐高宗。

唐高宗每逢临朝治事,武后都在后边垂帘听政。政事无论大小,她都要参与。天下大权,全归于武后。官员升降生杀,取决于她的一句话,皇帝只是无所事事的清闲人而已,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为了避讳已故皇帝、皇后,唐高宗改称天皇,皇后武则天改称天后。

太子李弘多次违反天后武则天的旨意,当时人认为他被天后武则天用鸩酒毒死。唐朝立雍王李贤为皇太子,又被告发谋反而被废。李哲被立为太子,在高宗死后继位,即为中宗。他想自己决定朝中人事的任免,很快被废为庐陵王。

唐朝立李旦为皇帝,即睿宗,政事均取决于太后。他被安置在其他地方,不得干预政事。

从徐敬业及李氏诸王的造反后,太后总怀疑天下人想算计自己。她知道自己长期专权,德行不正,皇族及大臣心怀不满。于是,她通过鼓励告密,动用酷吏,扩大诛杀来威慑他们。

武后内心不安宁,开始宠幸和尚怀义、御医沈南、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又喜欢听到各种祥瑞的传闻。因此,各地的汇报者不断。侄子武承嗣指使人进献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石头。太后亲自率领皇帝、太子和百官,在洛水边祭拜、接受它。

为了提高武氏的地位,太后将自己的父亲与唐朝三位已故皇帝合祭,并且穿戴帝王的礼服礼帽,首先祭祀。她给自己命名为“曌”,改称“诏”为“制”,下令唐朝开始用周历。

此时的唐朝皇族已经差不多被清除干净,年幼还活着的也都流放岭南,只有千金长公主靠善于献媚得以保全性命。她甘愿做太后的女儿,并改姓武氏,后被改封为延安大长公主。

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余人到皇宫前上奏表,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氏。太后没有允许,但提升他担任给事中。这无疑鼓励了更多的后来者。

接着,百官以及帝室的同宗亲属、远近百姓、四夷的酋长、和尚、道士共六万余人,继续请求武氏称帝。皇帝也上表求赐姓武氏,群臣称有凤凰出现。

在群众的呼声及各种祥瑞下,太后同意皇帝及群臣的请求,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以皇帝为皇位继承人,赐姓武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