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天命之年的他们病榻之上的痛与思

 大蚂蚁2011 2021-12-13

天命之年的他们病榻之上的痛与思

文章图片1

入院第一天,漆健情绪低落。

“年至五旬,有女长成。日子平淡,家和事兴。”

这16个字,是漆健(化名)半年前过50岁生日时,饭桌上一时兴起对之前生活的简要叙述,言谈中透着对眼前生活的知足,又有着对未来日子的满满期许。

不料半年后突发“脑梗”,身体意想不到亮起的这盏红灯,让他心生后怕也心生敬畏。“步入天命之年,人生大戏下半场大幕已然拉开,我想努力不负余生,从'头’开始。”漆健积极调整着心态,正面思考、正面应对。

住院的11个日日夜夜

漆健刚刚年满五十,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市民,从事个体经营多年。

今年11月29日一大早,漆健与往常一样出门上班。上午10时30分许,天水西关古城一隅,他开的“崇文馆”书画雅舍内,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喝茶聊天,一切如常。

11时许,自感头晕,继而右胳膊无力右腿行走虚虚晃晃,平时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信心满满的漆健当时并没往坏处想,抱着侥幸心理静观其变。时间一分分过去,他在时好时坏的异样感受中过了3个多小时。

14时20分许,漆健开始吞咽受阻、口齿不清,一种不好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他给妻子拨通了电话。14时40分许,电话那端不由得心生慌张的妻子与他分别赶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之后,胸部、颈部、头部CT,颈部、头部加强CT等一一扫描后,虽说没发现大的毛病,但脑梗死的外部表现特征当时已很明显。18时许,他入住该院神经一科。

年过半百,这是漆健第一次住院。当晚,躺在病床上的他感觉像做梦似的,神情有些恍惚。18时许至次日上午8时许,容量不一的9瓶液体输了整整一夜。3人间的病房里,隔壁两名病人此起彼伏的打鼾声在寂静的夜晚尤为“刺耳”,病症带来的不适感伴随着心烦气躁阵阵袭来,让他顿感沮丧不已。次日下午,头部、颈部核磁共振扫描显示,大脑左侧基底节区有梗死灶。

“生活有节有制,从不胡吃海喝,平时除了抽烟也再无其他不良嗜好,这种病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入院后的前两天,漆健百思不得其解,情绪十分低落,心情也糟糕到了极点。

接下来的11天,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医院实行闭环式管理,一名病人只留一名陪护,没有检查时非必须禁止离开病区。医院给每个病区都建了病友群,一日三餐,饭菜明码标价推在群里,家属只需按个人口味喜好点单“群接龙”购买。到了饭点,餐车会推到病区门口,34床、7床……医院餐厅服务员到时会按单叫号,病人家属应单领饭,倒也省事。

入院第二天下午,漆健所在病房的8床病人出院,时间不长推进来一名和他同岁的男性患者。听家属说,该男子此前有过两次脑溢血,这是第三次发作入院。当晚半夜,一阵抽泣声从8床传来,继而开始放声大哭,旁边的妻子劝说无效后,也无助地哭了起来。整间病房三病人三家属,一夜无眠。12月2日,漆健入院的第4天,7床出院;第5天,8床出院。随后,老王成了8床新病友,在病区过道加床上已治疗了5天的陈老师则住在了7床。之后几天,三名病友逐渐熟了起来,漆健每天的液体也由6瓶减至5瓶。一早大夫会准时前来查房问诊,护士们陀螺似的忙前忙后。随着身体慢慢恢复,漆健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虽说一着急仍有个别发音咬字不真,但话语比前几天多了起来。

4名“天命之年”男子的意外“相遇”

漆健50岁,老王58岁,之前出院的7床老张59岁,8床大康50岁。老王是天水市某事业单位干部,老张从事企业工作多年,大康是秦州区某乡镇农民,生病前外出务工多年。刚开始入院时,漆健对自己不知不觉间躺进医院有点“不甘心”,心生闷气多时。然而当他听了身边这几名病友的患病过程后,自己深感后怕,对生命起了敬畏之心。

大康吸烟多年,烟瘾很重。第一次脑溢血后,大夫再三嘱咐他要彻底戒烟,然而出院3个月后,自感病愈的他把大夫的话抛到了脑后,重新开始吸烟,且每日吸烟数量有增无减,几年后,第二次脑溢血发作,烟仍未戒掉。这次发病前,因小事和妻子拌了几句嘴后,一时情绪激动的他感觉身体不舒服,不但没有立马就医反而把自己反锁在屋内,家人发现时人已昏迷倒地多时。

老王性格外向,爱说笑话。发病当天下午闲着没事,他在同小区的朋友家搓了一下午麻将。临近结束时,自感尿急的他不好意思在朋友家如厕,一路小跑跑回自家7楼,上完厕所后发现,右手摁压马桶按钮时软绵无力,遂改用左手冲水后上床睡觉。时间不长,老伴回家听其呼噜声“震天响”,也没当回事就去做饭了。直到老伴去喊其起来吃饭时才发现,老王嘴歪了。老王挣扎着吃了口饭便急急忙忙去了医院急诊,检查发现脑出血7毫升。

老张发病听起来更是“离谱”。发病5天前,他自感突然有口齿不清迹象,说给老伴听时,老伴以为老张开玩笑,没当回事。5天后,口齿不清程度加重,他再次说起此事时,老伴仔细捧起他的脸左瞧瞧右看看,硬是没看出异样,于是让他伸出舌头看看,这一看,老伴发现老张的舌头歪了,这才紧急住院治疗,诊断结果为“脑梗死”。

漆健听完几名病友的发病经历,再想想自己“这一劫”,禁不住哑然失笑。都说“五十而知天命”,这几名处在“天命年龄”男人们遭遇病魔,虽都有惊无险,但足以让各自警醒。

“三高”之病 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后面几天,从上午9时许开始到下午4时许结束,5瓶液体外加早中晚3顿药,成了漆健固定的治疗模式。输完液后,他下地活动时从病区过道这头走到那一头,发现病床爆满的同时,过道加床最多时有10名患者,可谓“一床难求”。听着各类监测仪的“滴滴”声,看着病人痛苦的眼神和陪护家属疲劳憔悴的身影,回头再想想自己,心头莫名的难受。

漆健的主治大夫姓颉,是位说话率真专业技术过硬的年轻人。据颉大夫介绍,心脑血管病因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也有人称之为“三高”之病。类似于漆健这样的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至少三个月至半年。颉大夫说,医学上,脑卒中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就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流行现状分析,全国每10万人口中,脑卒中发病率在120人至180人间,每年新发病例大于等于200万人,致死率、致残率很高。据统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给国家和无数患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及时就医,避免因自行用药或长时间评估症状而延误“黄金救治”时机。

12月10日,漆健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大夫嘱咐他彻底戒烟的同时,定期复查定期体检。

漆健是名有着30多年烟龄的老烟民,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从入院到出院后14个昼夜里,再也没了想抽烟的冲动,为了身体健康,更为了让身边的家人不再焦虑,漆健决定戒烟。余下的日子,他想好好从头来过。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王兰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