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教义指出,人类有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暴怒、骄傲、淫欲和嫉妒,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心理扭曲的人会以此来进行犯罪。 《七宗罪》是导演大卫制作的电影,由摩根弗里曼、布拉德皮特、凯文史派西和格温妮丝帕特洛共同主演的电视剧,豆瓣评分8.8,自1995年播出至现在一直热度不减,看过的人都认为它黑暗且压抑。 前段时间,一张图片在网络上疯传:“好的应用都是要切中人性,比如这七个热门应用就是人道七宗罪,某博对应的是愤怒,某宝对应的是贪婪,某乎是傲慢...” 虽然这张图片被很多人当作一个笑话调侃,但是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深陷其中,甚至有些人被这些东西支配。 再回到电影《七宗罪》中,连环杀手用七宗罪来为自己的犯罪找依据,他以替上帝审判的视角,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七个人。这是人性,也是极端的末路。(涉及严重剧透) 快要退休的老威廉却遇到一个棘手的凶杀案,死者是一个重达四百斤的胖子,它是被撑死的,准确来说他是被凶手逼迫暴食最后爆体而亡。 老威廉本来是不想接手这样的案子的,想把这个案子交给新来的警探,但是领导看重他的经验还是想让他来办理这个案子。 但是很快,又有人被杀了,这次是一个律师,凶手用他的血在地上写上了“贪婪”两字。老威廉又发现了“撑死”的受害者家中冰箱后面有用油渍写下的“暴食”两个字。 暴食、贪婪、懒惰、暴怒、骄傲、淫欲和嫉妒是天主教中的七宗罪,贪婪和暴食都出来了,凶手在接下来还要继续杀五个人,来完成自己的犯罪,老威廉不打算坐视不管了,他想要和年轻的米尔斯合作调查这个案子。 “贪婪”的凶杀现场,凶手把画挂倒了,留下了一串“help”的指纹。根据指纹验证,警察找到的不是凶手,而是第三个受害者“懒惰”。这个受害者被囚禁一年了,凶手把他绑在床上,骨瘦如柴,还被砍掉了手,更神奇的是,他并没有死。 但是长年的折磨不仅让他的肉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还让他的精神恍惚,从他那儿获取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第三个受害者的出现更加证实了威廉关于“七宗罪”的设想,受到米尔斯的启发,威廉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查到了所有借阅关于“七宗罪”书籍的所有人的信息,谁借阅了关于七宗罪所有的书籍,谁就是凶手。 威廉和米尔斯找到了他,但是很快被他逃脱了。被发现的凶杀加快了自己的作案节奏,他杀死了传播病毒的妓女,以容貌为骄傲的女星,她们分别代表着“淫欲”和“骄傲”。 正当威廉和米尔斯一筹莫展的时候,凶杀自首了,看样子他是刚杀了人,他要求威廉和米尔斯和他一起去看两具尸体,三人驱车来到郊外,快递员送来的盒子里面装着米尔斯妻子的人头(怀孕了,所以是两具尸体)。 凶手嫉妒米尔斯,因为他有体面的工作,有漂亮贤惠的妻子,有幸福的家庭,嫉妒就是凶手自己,米尔斯本就脾气暴躁,面对这样的伤害和刺激,米尔斯开枪打死了凶手,这是暴怒。 七宗罪集齐了,凶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电影中暗调的画面和骇人的作案现场鲜明对比,音效能很好地调动观众的情绪:指针的声音,书本翻动的声音,雨落的声音,尖叫声配上粗糙的画质,电流声,机械声。 导演很善于利用光影的优势,制造人间地狱:黑白暗调和鲜艳的红色交错刺激观众的神经。 老威廉是一个冷漠的警探,他快要退休了,但是他并没有职业情怀,他坦然接受自己不再是一个警探的事实。他是警探,但是在街上遇见抢劫他却置之不理,他看淡了人性,告诉米尔斯呼救的时候要叫着火了,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冷漠。 故事的最后,威廉想到了海明威说的一句话:世界是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去奋斗的。 电影中的这个城市总是雨天,米尔斯的妻子不喜欢这个城市,冷漠的人藏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这里仿佛就是人间炼狱。但是在这样的炼狱里,依然有警探的存在,法律仍然在尽力维持公正。 故事的开头,一个妻子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威廉在查看现场的过程中问其他的警察,那他们的孩子呢?可是警察却只想结案,完全不关心事情的真相。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身边的事情越来越冷漠,所有的东西都喜欢用时间和数量来衡量,有些时候却忽略了事情的本身。 《七宗罪》真的好看啊,不过为什么我现在才看完呢…… 大卫芬奇1995年的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悬念感很强的故事。连环杀人案的发生,居然可以联系到天主教中讲述的七宗罪。而每一个受害者,都可以牵涉到七宗罪中的一条。 第一个死去的人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个死去的胖子真会把还在暴饮暴食的人给吓一跳吧。因为他犯的罪便是七宗罪中的“暴食”,所以在死之前他是不断在吃食,然后把身体给撑爆了。电影描述的场面都是重口的,画面上就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窒息感。 而后,又有一名律师是死于“贪婪”。在警探努力找到线索,以为抓到犯人时,却发现线索是凶手留下来用于引导警探们去找到第三个受害者,死于“懒惰”的人。之后,又还有死于“傲慢”和“淫欲”的人。 当七宗罪需要审判的人,还剩下“愤怒”和“嫉妒”时,犯人收手了。当犯人自首之后,却又还是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七宗罪》是好看的,视听语言的分析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有许多人已经做了。我看他们分析了,也觉得电影里面的无论是场景布置,还是细节的设计,都是十分用心的。 但我觉得,能够过了二十多年还是这么让我觉得好看,除了视听语言的优秀,更重要的是表达的内容。很明显,第一就是不要去触碰七宗罪的内容。第二是没有人能够天生就成为审判者,大家都一样具有七情六欲。 我觉得结尾的设计,是将第二点给阐述清楚了,因为涉及剧透(应该还有人没有看),我就不说了。但是第一点,我真的觉得好有警醒作用啊。 有教义对人的约束的话,真的会让人行为规范而不会那么肆意妄为吧。暴食、愤怒、嫉妒、淫欲、贪婪、傲慢、懒惰这几个最不好的品性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体现,不过是程度高低的问题。而没有人是天生的审判者,就意味着我们多少会触碰到这些教义所阐明的不可取的行为。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事情可能伤害到其他人却不自知。 这一点,是有据可循的。人一天要做三万五千个决定,但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只有百分之一,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决定都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做好了的。譬如一个人也许从小就觉得能够通过打通关系来创造捷径并不算是意见不好的事情的话,那么这样下去的话,他继续进行着自己的行为却也不会觉得是不对的。而当有人指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觉得疑惑和不解。 《七宗罪》的故事整体风格上阴郁让人无时无刻不觉得毛骨悚然。我必然是惊叹于大卫芬奇对于整个故事的氛围营造是如此的具有代入感,能够让人迅速在其中找到一种沉浸式体验的观感。相较于电影年代久远,最近拍的悬疑片却很少有同《七宗罪》一样给我惊喜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