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许致勃:【悟空伴游兴教寺 】(散文)

 三秦文学 2021-12-13

主编:处     寒

总编:鱼儿姐姐





悟空伴游兴教寺

文/许致勃

(一)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把前天晚上的梦记录下来以后,一天都没有好好的过过,脑海里那些陈芝麻烂杏就像过电影一样翻转。这不,刚刚躺下,朦朦胧胧还没睡实在,孙大圣就找上来大喊大叫:“少陵老顽童,你这老儿骗我苦等。”我赶紧上前赔不是,“对不起,对不起。现在去,现在去。”于是俩人一前一后厮跟着朝兴教寺方向而去,一路上大圣给我讲述他的一些经历。

悟空一伙伴师傅取经回来,如来佛论功封职:唐僧——旃檀( zhān tán)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马。至此各司其职分道扬镳。“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乔松古桧,翠柏修篁。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千果千花争秀,一天瑞霭纷纭。”这虽然很美,但是他秉性难改,喜欢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好容易摘去紧箍咒,如何肯在此受人约束。不久便辞职而去,仍回东胜神洲傲来国住在花果山做猴王去了。后来听说唐僧取经回来以后历时十九年先后在长安大雁塔、铜川玉华宫等地翻译经书。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圆寂于玉华宫,安葬在现在的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总章二年(669年)皇后武则天诏令将其遗骨迁葬至长安以南的少陵原畔,修佛塔建寺院命名“大唐护国兴教寺”;唐肃宗亲自为唐僧舍利塔题写塔额“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以后其弟子规基法师和圆测法师也归灵于此,伴其师傅灵塔左右,至今1352年。取经途中唐僧制造了不少冤案,让他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但是,毕竟师徒一场情深谊长,一千多年来他还是隔三差五的来祭拜师父。    

1961年兴教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1983年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2014年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兴教寺越来越有名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这也有他孙大圣的功劳。悟空说到这儿很是欣慰,脸上露出几分得意和自豪。

我也给他讲述我们小时候和兴教寺的故事。

“兴教寺在我们村南,离我们村子二里多路,打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来此玩耍 。那时兴教寺和尚不多,建筑也不多,除了前面的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和三座佛塔,以及东面后头几件小歇山顶房子做和尚生活区之外全是菜园子,种着蔬菜和一些修竹、果树。我们来玩不是看中它的佛教文化价值,倒是果树经常牵魂引魄着我们。尤其是桃子、苹果成熟季节恰恰是暑假时候,每天都有小赖子钻进去偷果子,尽和尚追撵都不济于事。有时候被和尚在树上逮个正着,和尚又怕跌了孩子反倒要苦口婆心劝人下来,久而久之寺院里养了一条狼狗很厉害,这才安宁了些。

“不过小顽童们毕竟不能守安分,食不果腹的年代,那又香又甜的桃子呀,梨呀,苹果呀,李子呀总是勾人的涎水。伙伴们就想办法分工合作,有的专门望风看和尚,有的专门偷果子,还有的专门诱狗。寺院建在塬畔坡腰上,和尚发现了拉着狗来对着我们汪汪汪直叫,我们就跑上坡在高处骂和尚。和尚也不理会,骂累了,大家也就悻悻而归。”

讲到这儿悟空打断我的话:“你也偷了?”

“当然,不过我的胆子小,望风的时候多,动手时候少。”我说“有一回我太专注他们偷桃了,和尚来了竟没发现,伙伴儿差点儿给逮住,回家路上我还挨了一顿打。”“活该,活该。”但不知道悟空因我幸灾乐祸还是对着大伙儿生气。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在后院里有一条从土崖下冒出来的一股清泉,泉水沿着崎岖的小沟蜿蜒而下,和尚们在溪水下端挖了一方小池,无人打搅时池水清冽,手掬着喝一口冰凉清甜,不亚于现在的纯净水和矿泉水。夏天焦热的时候喝一口这里的泉水就是最美的享受。”

“大雄宝殿里面空空如也,藏经楼也不允许游人登临,只有后面的法堂允许居士们进出。住持和尚常明法师擅长医术,也有一些善男信女带着病人出入。我们这些闲杂人等赖皮泼孩儿只能倚着门槛探头探脑窥视。只能对着高房大殿看那剥落斑驳了的墙皮、雕梁画栋上的褪色;只能站在庭院看那挺拔屹立的傲松、亭亭青翠的修竹。只是有一点倍感欣喜,虽然十年动乱,但是兴教寺时不时有外国僧徒前来礼拜(以日本和印度为最多),我们能得便瞅个稀奇看看洋人。”

悟空觉得好笑“洋人有什么稀奇?”“你不知道从前在中国地面儿很少有外国人,见个外国人比外国人看中国的熊猫还难。”我说。


说话间到了塬畔。这天是立冬后第二天,坡上一层层梯田一道道绿的景象不见了,继而代之的是满目的正在衰败的荒草灌木。梯田仍然还是,田坎上坡上一簇簇的杂草灌木还似枯未枯迎着初冬的寒风,有洋槐、构树、酸枣、紫穗槐之类生气勃勃夹杂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梯田里新栽种的小麦、油菜已经显行,行间透出褐色的黄土。小时候,在这200米左右的原坡上,上半部分是耕地梯田,下半部分住着人,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低矮的土木结构的瓦房,为了防止塌陷和滑坡现在都搬到下去了。站在上往南看,下面是樊川川道,近处是整整齐齐的两三层小楼;远处雾霭中田野房屋道路像盖着一层薄纱朦朦胧胧。再远处是巍峨绵延的秦岭顶着银灰色的连着天幕的阴云,氤氲之下雾色渐薄,在浮云中羞羞答答的透出朦胧的脸庞,我不禁想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句。上充盈着一种肃杀凛冽的气息。冷风迎面而来,出门时穿的有点少,到了头上才感觉到冷。回头看那猴头,竟没事儿一般,只顾听我给他讲故事。

我们沿着之字形的坡道向下走,拐了两个弯儿就看见葱茏中露出的红墙青瓦,很快就到了。还没下到兴教寺门口,老远看见西边公路边崖墙上镂空镌刻的深红色的壁画《大唐三藏法师传》,给游客佛徒们讲述唐僧的故事和兴教寺的由来。悟空陪着我先到这里接受了“教育”。之后准备进门的时候,发现一个牌子上写着因疫情暂停参观的通知,顿时扫兴极了。

那猴头倒没事儿一般对我说:“不妨,我进去拜拜师傅就出来,你稍等片刻。”说话间就不见了人影儿。心想幸遇孙大圣来参观兴教寺,本想看看他怎样祭拜师傅也给没了希望。正在胡思乱想几个游人从大门出来,急忙上前打听,那些人说可以进去,口中说声“谢谢”,还没等人家全部出来赶紧挤了进去。这真是应了那几句诗 :   

旱苗正盼及时雨,就医遇上断头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

且说这边我进了大门(正门从来就不开放)。看那前院,大雄宝殿修葺一新,原先的藏经楼不见了。左右前后新增建了很多建筑,有卧佛殿、地藏殿、福保殿、大悲殿、药师殿、钟鼓楼、三藏院等,还有几排二层中西合璧的楼房。虽然紧凑却显得很拥挤,整个儿土崖下全是新建的;菜园子、果园也不见了。除了殿堂,外面就是栽植的花草、树木、修竹,幸好那几十棵古柏古松还在,越发高大挺拔。

从外面看都是中式古建筑,古朴的青砖蓝瓦促你肃静庄严,崭新的雕梁画栋显得五色焕然,飞翘的屋檐相互勾心斗角,悬挂的牌匾各个文墨飞扬。往各个殿堂里面看,都有各种佛像慈祥和善,有的还有罗汉伺立左右,姿态迥异表情不一。

最引人动情的是各个殿堂供桌前面都醒目地提醒人们虔诚礼佛,不要烧香燃烛,注意防范火灾。因为近年来网传法门寺、少林寺、财神庙 、宇宙道观等宗教场合借壳上市的消息引起广大网民愤怒,痛批这是“慈悲被贪欲欺压,宗教被商业凌辱,历史被淹没在赝品的泡沫之中”。想到此处我情不自已连声说“好好好”。

“好什么呀?”悟空在我身后问。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跟着我,竟  吓我一跳。我告诉了他我的想法,他很赞成我的意见说:“此外,在一些寺院、道观贩卖高价香火,一炷香少的卖几百元,多的上千元,也多受游客、香客、信徒指责痛骂,如广西南宁的观音禅寺。与之相反如重庆华严寺、西安香积寺等免费提供香蜡纸烛形成鲜明对照。真是两个世界两重天那。”

“原以为你只知道玩耍,还关注这些凡世琐事?”他一番话竟逗我笑了“你咋知道的?”

“哈哈,你该知道我还喜欢云游四方,这事情当然瞒不住我。”接着讲了一番道理让我不得不佩服。

“你们的改革开放也让一些沉渣泛起,一些人富起来了,变得阔绰大方,喜欢显摆自己,到了寺庙出手大把大把的花钱,这也值得理解,倒是被一些不法商人投机分子钻了空子。这些人为了几个铜臭利令智昏,在寺庙抬高门票,卖高价香烛,巧立名目胡乱收费,无所不用其极,可恶之至。我师父献身佛门那是为了教化四方,开化生灵,启发愚昧弃恶养善,没想被这些贼人利用玷污佛门。罪孽罪孽,阿弥陀佛!”他越说越激动,竟至于脸都涨得得通红,头上的猴毛都竖起来了。

看那模样我赶紧劝说:“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接着参观吧。”

我们转到佛塔地方,他停下脚步指着唐僧塔顶上面,“我每次来都要把上面的灰尘杂草除一除,和尚和保洁人员够不到上面,刚才在这儿耽搁了。你方才的话让我想起一件事,那还是文革动乱时期。”说话间还带着气。

一天我正在塔顶除草,忽然从大门涌进来一伙毛头少年,胳膊上戴着红袖章,嚷嚷着去找长老常明法师,说“中央号召破四旧,就是要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要立四新,就是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这寺庙,这和尚塔就是旧文化,是旧思想的象征。”要把我师父的灵塔挖了,不容许封建糟粕留存。我起先还以为他们跟常明法师逗着玩,但后来越听越不是味儿,不管常明法师怎样争辩 ,他们就是油盐不进。我变成小虫给常明法师耳语,“你就说这唐僧是孙悟空保驾从西天取经回来的人,你们胡来小心孙悟空找你们算账。”不料那些小生听了还真犹豫了一下。我想他们从小就听过我的故事,对我略知一二。其中一个小孩毛头毛脑说,“别拿孙悟空吓我们,世上就没有这回事。”我看那小孩儿站在台阶边上,故意在人堆里一推,他站立不稳掉了下去,绊倒在一块石头上头破血流。众人见状都很诧异,分明有人推了一下却看不出是谁推的,赶紧给那孩子包扎了伤口。旁边常明法师趁机说:“你们不信,看看看,孙悟空显灵了。”那伙人狐疑不决半信半疑都走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好像听说过这件传闻,原来如此,难怪兴教寺在文革十年中能安然无恙。

看着眼前的佛塔,悟空心情沉重,沉重中却带着欣慰,给我介绍师傅的身世。

我师父本姓陈,河南陈留(今河南偃师县)人,单字名祎 。十岁上父亲辞官回家家境陷入困顿,被二哥引入佛门,从此把自己一生献给我佛。二十五岁西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回到东土大唐受到天子的隆重欢迎,心存感恩潜心翻译佛经十九年,直至终年。如今四海归一天下太平,佛教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受到亿万众生虔诚的拥戴,想必师傅在天之灵也能感受体会得到。你的一生为了佛历尽千辛万苦,不光是使佛发扬光大,也算是为中华文化贡献了一生。   

但愿芸芸众生珍惜爱护,让师傅在天之灵万古安息!

 “ 好的,你的话我记住了,放心吧悟空。”我安慰他说。

此后,我们又转了几个地方,看看天色不早,像要下雪,便打道回府。临到村口才依依分别。

本文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许致勃  中学高级语文教师,退休前经常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文章,并多次获奖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谭君强 :【诗性的品评 ——读学者诗人鹏鸣的《世界文学简论》】

【三秦文学】岭南鱼:【一个人的爱情——留下,好吗?】(长篇小说连载三十六)

【三秦文学】贺珺:【叶落如诗   别离如歌】(外二首)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287期)

【三秦文学】翁军:【多情的河,多情的心】(评论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处  寒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喝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