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蛔厥、驱虫禁饮食、酸苦辛治蛔虫---郝万山讲伤寒论(三十四)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蛔厥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以上是张仲景所写的蛔厥的临床特点。他把烦的感觉解释为蛔虫闻到了饮食的香味而产生的扰动。

虽然不确定蛔虫有没有嗅觉,但作者并不认同《伤寒论》原文的说法。毕竟蛔虫是吸收小肠内膜的营养,并不直接吃饭。 

对于蛔虫的"扰动"和"得食而烦,须臾复止",作者认为这是病人"上热下寒"之后,胃肠蠕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

关于"蛔厥证",其实一直是个谜。

有个五、六岁的儿童,得麻疹并发肺炎高烧住院,出院后却有烦躁间歇发作的情况。西医大夫判断,这是高热以后遗留下来的脑病,给这孩子用镇静药,并没有效果。中医大夫判断,这是高热以后伤了阴液,阴虚动风的表现。用益阴、潜阳、镇惊的药,同样没有效果。

由于孩子已退烧,食欲正常,又无法根治烦躁,家长就把他接回了家,请老中医江先生看看。

在桃片糕拿哄孩子时,孩子就开始烦躁,拍胸脯和拍肚子,躺在地下打滚。原来手上拿的桃片糕被扔在地上,已经脏了。换一片新的糕,孩子就不烦躁了。 

江先生对《伤寒论》原文很熟,看到这情况,符合"得食而烦,须臾复止,此非蛔厥乎?"

他判断是蛔厥,就给开了乌梅汤,又加了一些驱蛔虫的药。第二天,孩子泻下蛔虫无数,或死或活,从此烦躁不再发作。

对此,作者做了一番解读:人一看到桃片糕,唾液就开始分泌,胃肠就开始蠕动。而这个孩子的蠕动失调,自己受不了,就开始烦。过了一会儿,等这种特殊的蠕动状况缓解了,就可以继续吃饭。 

有的病人虽然有蛔虫,却不一定有腹痛,而《伤寒论》原文也没有说。因此我们诊断"蛔厥证",所依据的是以下两个特点:一个是有吐蛔史,一个是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复止。蛔厥引起的烦躁可能会有手足厥寒,表现为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咬自己的手。

在临床上,有些病人并不一定有"蛔厥",而是在热病之后,胃肠功能失调。那么,他也有可能一见到饭,就出现一阵一阵的心烦。对于这种情况,也一样可以按照上热下寒给他治疗,开乌梅汤的方子。 

因此,作者认为,用乌梅汤来治疗"得食而烦,须臾复止"这个证候时,有蛔虫的,可叫做"蛔厥";没有蛔虫的,就应该把它看成是"上热下寒"。

驱虫禁饮食

"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

"生冷"是伤害胃阳的,伤害脾阳的。本来他已经是上热下寒,下面有脾寒,所以需要"禁生冷"。

"滑物"是不好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胃肠的负担。

"臭食"是指香味浓烈的饮食,如煎、炸、烹、烤的油腻饮食。 

直到今天,给农村有蛔虫的儿童吃驱虫药的时候,还要禁忌油腻饮食。

为什么要禁这些饮食呢?仲景的理由是,病人不要吃香味的饮食,以免引诱蛔虫。现在的观点是,在胃肠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就要避免太油腻的饮食。 

酸苦辛治蛔虫

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在治疗蛔虫病时,要并用酸味的药、苦味的药和辛味的药。

农村的小孩肚子疼,家长认为肯定是蛔虫,就给孩子喝热醋。喝上半碗醋,孩子的肚子就不疼了,即“得酸则静”。

喝一碗花椒水也有类似的效果,这就是蛔得辛则伏。

当然,没有人用苦药来治蛔虫病,因为孩子不爱喝。

在"乌梅丸"的这张方子中,乌梅和醋是酸的,川椒、桂枝、干姜、附子和细辛是辣的,辛味的,黄连和黄柏是苦味的。这些药几乎涵盖了治疗蛔虫病的所有的味:酸、苦、辛。再配合上气血双补的当归和人参,用蜂蜜作为蛔虫的诱饵,最后把米饭与药混合成药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