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纪行(十二):岁月沧桑话埃及

 香行万里 2021-12-13

         在埃及的十天,从中部的开罗到东部的红海湾,再到南部的卢克索,再到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亚历山大,在历史的岁月里穿行,感受着人类数千年文明。遗憾的是没有去最南端的阿斯旺。

        阿斯旺与苏丹接壤,那里气候炎热,有巨大的采石场,埃及所有的金字塔、神庙和方尖碑的石头都是从那里开采,然后顺着尼罗河运到下游;那里还有前苏联帮助修建的阿斯旺水坝,跟中国三峡大坝一样,是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彻底改变了尼罗河水几千年来泛滥成灾的状态。

         走马观花把埃及看了一遍,行程还是比较艰苦的,经常坐六小时以上的汽车,气候又比较炎热,很容易水土不服,一个团友发烧到41度,去私人诊所看病,医生首先要他洗个冷水澡降温,并且还不让擦干身体 ,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国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好在埃及行程中有一些冲沙、出海潜水等自费项目,我没有参加,趁机在酒店休息,上网看看埃及历史,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埃及也没有怎么拍照,拍人吧,要小费;神庙、金字塔一张就够,老温每天早起去红海拍日出,可是埃及太干燥,万里无云,日出也不漂亮,干脆静下心来感受埃及,学习埃及的历史。   

        关于埃及历史,前面呜呜泱泱写了一大堆,似乎交待得都不是很清楚,在埃及之行结束的时候,试图简明扼要总结一下。  

        埃及文明史有记载的是七千年,数字上比中国多二千年,实际上还不止。人类最初的诞生是数万年前的东非大裂谷,后来随着气候的恶劣,人类开始迁徙到尼罗河两岸,开始了农耕文明。埃及人到达尼罗河大约是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当时环境艰苦,尼罗河二岸都是沼泽地带,蚊虫泛滥,远一点的地方就是沙漠。所以,埃及人就在这里种植,捕鱼,用笨重的石器工具开垦家园,把种子踩进泥土里,每年4-5月,河水干涸,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烘烤着大地,炎热无比;于是人们又开始期盼雨季的到来。等到雨季真的来临,又夹泥沙俱下,奔腾咆哮,淹没了周围的村庄,埃及人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埃及尼罗河二岸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国家,进入了定居的农耕时代。尼罗河上游是河谷,属上埃及,崇拜图腾是老鹰;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属下埃及,崇拜图腾是蛇。大约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帅军队占领了下埃及,开启了埃及统一的法老时代。历史学家把古埃及的法老时代划分为五个时期,从公元前3100年埃及早期王朝算起,到公元后三十年,罗马帝国入侵,屋大卫俘虏埃及艳后,埃及法老时代彻底消亡。这三千年历史长河中,前后总共经历了三十个王朝。          

        在以公元记年开始的前后几百年,古老的埃及先后还经历了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入侵。所以在埃及博物馆,还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文物展示了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值得指出的是:如同罗马,希腊一样,虽然都是文明古国,但是现在的罗马和希腊,都是基督教的文明;古埃及和现在的埃及也不是同一个文明体系。公元640年,阿拉伯入侵埃及,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后来大量阿拉伯人迁移到埃及,阿拉伯文明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航海、数学、建筑、商业等都是世界一流,他们的文化影响了大半个世界。到公元九世纪,埃及已经基本上成为阿拉伯文化的国家,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          

        埃及之行,印象深刻。真有不到埃及,不知道人类历史的长河到底有多长之慨。  

        上图是埃及地图,黄色的是沙漠,整个埃及都是黄澄澄的一片,绿色的是尼罗河,尼罗河从南到北蜿蜒而下最终流入地中海,有了尼罗河的灌溉,埃及人才得以生存,有了尼罗河才有了金字塔 、神庙和方尖碑,所以历史学学界有个普遍的说法:古希腊文明是尼罗河的馈赠!蓝色的是红海湾,红海湾与地中海交接处是200公里长的苏伊士运河。

        上图绿色部分是阿拉伯帝国610--1252年的版图,埃及在左边的地中海沿岸,右边隔着红海湾与阿拉伯半岛遥遥相望。

        导游王迪,开罗大学中文系毕业,除了语调外,中文非常流利。

        上图是埃及法老的黄金面具。死后盖在法老脸上,力图相似,以便在天国灵魂能够精确地认识自己的躯体。这个黄金面具是埃及最年轻的法老“图坦卡门”,他十八岁就因为遗传疾病死去,皇后用十一公斤纯金打造了儿子的面具,精确描绘了主人的面部特征,看得出来还是个孩子,是埃及艺术性最强的面具,在埃及博物馆陈列。

        埃及孩子,面部丰满白皙,轮廓分明,典型的阿拉伯人。

        开罗市区一角,比起世界很多国家,他们还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很少有十层以上的高楼。

        埃及女孩在开罗大学学了四年中文,现在做翻译,每月三千埃镑(大约200美金),交一半给父母,剩下的是自己的开销。

        开罗街头清真寺门口二个年轻人在合影,女孩子虽然还带着头巾,但是传统对她们已经失去了内在的束缚。

        小巷里卖面包的小贩 ,谁饿了,顺手拿一块,也没有关系!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