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 | 沉香的药用历史(1)

 香行万里 2021-12-13

中国用香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人们已经使用博山炉熏烧沉香。

古人认知沉香:人神沟通,敬奉仙祖,怡情养性,启迪才思。

后人延伸:祛秽致洁,美化居室,养生疗疾,祛疫辟瘟。

沉香作为药物使用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名医别录》中。秦汉时期,沉香已经作为药用于治疗疮痈肿毒、气淋、妇科及五官科疾病;直至今天,沉香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

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

历代医著对沉香及其药方之记载:

汉代华佗《华佗神方》。

南北朝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魏晋朝陶弘景《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晋朝稽含《南方草木状》。

唐代苏敬等《新修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刘恂《岭表录异》。

五代李珣《海药本草》、吴越《日华子本草》。

宋代刘翰等《开宝本草》、苏颂《本草图经》、寇宗奭《本草衍义》、唐慎微《证类本草》、沈括《梦溪笔谈》、王衮《博济方》、洪遵《集验方》。

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李时珍《本草纲目》、陈继儒《偃曝谈馀》、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陈嘉谟《本草蒙筌》、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张秉成《本草便读》、吴仪洛《本草从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叶桂《本草经解》、黄宫秀《本草求真》、赵其光《本草求原》、杨时泰《本草述钩元》、周岩《本草思辨录》、陈士铎《本草新编》、蒋介繁《本草择要纲目》、张璐《本经逢原》、清代《药性切用》、《琼山县志》、《崖州志》。

民国时期《东莞县志》、《岭南采药录》。

当代《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华本草》。

古代沉香的产地是以岭南(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区(主要为白木香)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所产(主要为进口沉香)为主。

薰陆香(乳香)、鸡舌香(丁香)、藿香、詹糖香(苏合香)、枫香、檀香与沉香为同类,但并不是同一物。

“按诸香如木香之专调滞气,丁香之专疗寒气,檀香之升理上焦气,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养诸气,保和卫气,降真气也。......木香能疏导滞气,而沉之宜于气郁气结者,则有不同;木香能升降滞气,而沉之能升降真气者,则有不同;丁香能祛寒开胃,而沉之调中止冷者,则有不同;檀香能升发清阳,而沉之升降水火者,则有不同。”——《本草述》

“沉香,纯阳而升,体重而沉,味辛走散,气雄横行,故有通天彻地之功,治胸背四肢诸痈及皮肤作痒。且香能温养脏腑,保和卫气。若寒湿滞于下部,以此佐舒经药,善驱逐邪气;若跌扑损伤,以此佐和血药,能散淤定痛;若怪异诸病,以此佐攻痰药,能降气安神。总之,疏通经络,血随气行,痰随气转,几属痛痒,无不悉愈。”——《药品化义》

“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肾,须用之一钱为妙,不必水磨,切片为末,调入于心肾补药中同服可也。——《本草新编》

“阴虚气逆上者切忌。”——《本草汇言》

“气虚下陷人,不可多服。”——《本经逢原》

“阴亏火旺者,切勿沾唇。”——《本草从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