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早上读到一故事,一整天感觉很受用

 峨嵋吹雪 2021-12-13

《宋史·寇准传》记载,张咏在四川任官,听说寇准入相,于是对僚属说:“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耳。”后来寇准罢为刑部尚书,出知陕州之前,当面向张咏请益说:“何以教准?”张咏说:“(《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当时不解其意,归读《霍光传》,读到“不学无术”四字,豁然领悟,说道:“此张公谓我矣。”由此可知,一个人必须学术俱优,才能有智慧,才能有益于国家与人民;即使是才如寇准,也不例外。(出自《孟子高级读解》)

读罢故事,想了很多。

先想到宋朝的皇帝。老赵家好像生育能力成问题,不仅常常为继承人的事着急上火,而且宋朝顶厉害的皇帝也不多。但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温和、理性、宽容。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规矩,立下不杀言事者的规矩,所以言论环境宽松,所以当时的科技发展迅速,所以宋朝的经济建设卓有成效。宋朝的人文环境尤其令许多后来人心向往之。

又想到宋朝的诸多名臣。宋朝的名臣之多,简直创历朝之最。如赵普、吕夷简、范仲淹、富弼、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等,不该忘记的还有那位写过《寒窑赋》的吕蒙正,以及包拯和寇准。这些人立功、立德、立言,嘉言懿行令后来人向风慕义,追怀不已。

今日想来,这些都应该为当时宽松的政治环境所致。如春风化雨,遂令万紫千红。很多人立朝为公,有所争,争的是公益。即使政见不相容,不影响私下做朋友。如章惇、蔡京挟私报复,必欲置对手于死地,便被视为小人,为人不齿。不能不说其舆论导向是健康的。

再想到这则故事。如张咏者,可谓是表里如一,光明磊落。早看出寇准是个聪明人,但仅有聪明显然还不够。所以当寇准当面请教,便委婉加以提醒。

看来当时人说话废话少,说一句是一句,所以分量足。也如同高山流水,琴对知音。寇准闻言,很当回事。回家读书,一读就读到了关键处。

遥想当时,不知寇莱公是否已面红耳热,色含羞赧。事后他是否折节读书,日新又新,且不管他。良师益友,存心若天。听与不听,悉听尊便。

2020年4月1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