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岁小厨神两年学会20多道菜,教育理应如此“纵容”

 优家教育 2021-12-13

文丨 优宝


 
视频里,只见这个男孩淘米、洗菜、收拾鱼、炒菜翻勺、调味一气呵成,不知道的还以为又是哪家大人在用孩子作秀。
 
然而别说炒个菜了,今年才7岁的王子煜已经能熟练地做出一大家子吃的饭。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他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做出了8道菜,客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饭菜赞不绝口。


这又是什么神仙孩子?他的父母是怎么把孩子“锻炼”出来的?
 
这事还要从他5岁时说起。
 

来自妈妈的“纵容”
 
那一年,5岁的小子煜看着妈妈在厨房给自己煮面条,突然提出来自己想要煎个鸡蛋配面条吃。
 
要在别的家里,大人肯定会把孩子轰出去,省得他跟这儿添乱,才5岁就想煎蛋?被油溅到怎么办?
 
可子煜的妈妈却答应得很痛快,原来这孩子从小最大的兴趣就是跟厨房看大人做饭,但以往只是看看,想要自己动手还是第一次。


吃着妈妈煮的面,自己煎的鸡蛋,儿子提出想跟妈妈学做菜。
 
妈妈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没拒绝孩子,并很认真同意了这件事。
 
她和儿子约法三章,学做菜可以,但首先要好好学习,不忙的时候才可以做菜炒饭。
 
她把这当成锻炼孩子,拉近距离的机会,并且决定不过多干涉孩子的想法。
 
刚开始,5岁的孩子只能站在凳子上才够得着锅铲,就像每一个学做菜的新手一样,小子煜每次都手忙脚乱。
 
炒个简单的土豆丝,不但把厨房弄得跟轰炸过一样凌乱,还把土豆丝切成了土豆条,盐也放多了,因为妈妈只教了他方法、步骤,其他一概没管。
 
但面对这件事白的“作品”,妈妈却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直言味道真棒,就是咸了一点,第一次就能做成这样,太了不起了。
 
也许正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让子煜不断地精进着自己的厨艺。


周末和妈妈去超市买菜,妈妈也不限制他的想法,让他决定这次想炒什么菜,但唯一的要求就是做完不许剩下。
 
等简单一些的菜掌握之后,子煜开始挑战难度更大的菜,不管是清蒸鱼还是红烧肉,只要是他想做的菜,妈妈都会把材料买给他,
 
自始至终妈妈都把一切放心的教给孩子,自己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守护着他,在孩子需要帮忙时搭一把手。
 
妈妈说,孩子终有一天要独立生活,从小锻炼,也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
 
有了这样的“放纵”,子煜在两年的时间里就掌握了20多道菜,其中更不乏许多鸡鸭鱼肉之类的“硬菜”。
 
抖音上的那些做菜视频,他看两遍就能模仿出来,味道居然也都不差。


而他这两年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同样明显,平时在家他也会主动做些家务,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他比同龄孩子更加独立,愿意主动思考,还特别爱干净。
 
很多人都在感慨,这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娃,自己也不是没鼓励过孩子,但结果却是一言难尽,能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时候着实有限。
 
但其实他们之间相差的只是一个“平衡点”。
 

平衡的亲子关系
 
有个朋友分享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那一年他也才7岁。
 
在一次姥姥家的聚会上,父亲又在负责一大家子的饭菜,没办法,谁让别人做的饭实在相差甚远。
 
但看着父亲每次都忙前忙后的身影,朋友不免有些心疼,尤其是吃完饭后还要他洗那么多碗。
 
于是那一次聚会饭后,朋友提出要帮父亲分担这份辛劳,这次的碗全归他了。
 
大人们都很开心,说平时指使你们几个孩子干点活谁都不愿意动,今天怎么懂事起来了?
 
朋友没做什么解释,只是进了厨房默默地开始刷碗。


然而一大家子快二十口人吃饭的碗实在是太多了,朋友平时顶多就刷一两个,这么多碗刷了快1个小时也没刷碗。
 
这时外面的大人们有些坐不住了,扯着嗓子问他出什么事了?怎么还没刷完?需不需要帮忙?之类的话。
 
虽然大人也都是出于好意,但朋友却感觉自己不被信任,于是很是倔强地选择继续埋头苦刷。
 
终于妈妈忍不住进来了,看得出来也有些心疼儿子了,但嘴上却说着:“妈妈知道你很懂事,可大家都在等你出去呢,差不多行啦。”
 
没等儿子回话就自顾自的开始帮儿子清理“残局”。
 
但妈妈第一时间不是去洗剩下的碗,而是拿起儿子洗好的那一摞碗挨个检查起来。


似乎是一幅“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妈妈当着儿子面有些无奈地用指甲咔哧着碗上残留的污渍,继续让他“赶紧出去”。
 
朋友现在想来似乎是有些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哥哥姐姐都不愿意干活的原因吧——费力不讨好。
 
而他现在依然是这样一个人,轻易不会付出自己的真心,除非他百分之百确定对方的心意。
 
似乎在父母眼中,孩子做很多事情都注定是失败的,他们会愿意给孩子一个 “练练手”的机会,也会表扬肯定一下孩子的成果。
 
但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他们或严加教导,或当面指责,或嘴上鼓励安慰,然后下次委婉地拒绝孩子想“再来一次”的请求。
 
更何况在很多家庭里,还有什么事情是比学习更重要的呢?这些家务事等孩子长大自然就会了,以后他独立生活了,想不会都不行。


为人父母的,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说会道,也许是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尊重,培养了表达的热情。
 
羡慕别的孩子能干利落,也许是他们从小就被放任锻炼做事的能力。
 
可能做父母最难的就是区分在何时抛开父母的身份,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来交流;又在何时用端起父母的身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导师。
 
这管与不管之间的平衡着实难以拿捏,而当两者过于平衡,孩子便会因为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态度,造就出影响其一生的糟糕回忆。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谈论怎样收获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她总结为4要4不要:
 
1、不要用自己的情绪、付出来“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精彩的生命来影响孩子;
2、不要害怕孩子的情绪,要教孩子认识、表达、管理自己的情绪;
3、不要给孩子灌输道理,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认识这个世界,得出自己的道理;
4、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要陪伴他们经历、体会、思考和成长。
 
有句话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为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终有一天,要展翅高飞。
 
只有适时放手,让他们去拼,去闯,才有可能练就坚实的翅膀。
 
不要小看孩子的潜力,当你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孩子爆发的巨大能量,足以令我们惊艳。
 
就像那个“小神厨”,他的背后并没有太多天赋与努力加持,有的只是妈妈面对孩子时地放任自流与暗地里的保驾护航。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