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农村地区,各种大型的生产设施和企业办公场所随处可见。这些设施都分布在村镇中心不远的田间地头。德国企业当中,仅有极少部分将总部设立在大城市,大量全球领先的冠军企业都将总部和重要的生产设施建立在小镇周边。这种“逆城市化”布局给企业所在地的乡镇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极大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产业的良性互动,全方位促进德国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种分布式布局也是1955年毛主席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等思想。 近几十年来,德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场和农民数量不断减少,相比之下,农场生产的产品数量却急剧增加。这种矛盾的情况表明:现在的农场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但是,在农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德国大多数农场还是由家庭经营。 |
|
来自: yangsuorong >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