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不了 1 上段时间一位朋友和我聊了聊他最近的恋爱。 两人都在内陆一个省会城市。女孩子家境不错,应该比他家好。他则刚在省会城市买了房,每个月要还贷款,手头上没多少闲钱,稍微有点负担。 女孩子主动向他表的白,并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我衡量一个男生爱不爱我的标志,就是他愿意在我身上花多少时间、以及花多少钱。 这位朋友跟我描述他的恋爱,用了四个字:苦乐掺半。 女孩子的消费层级可能比他高,也可能是刚处于热恋期,故意追求一些形式上的消费,以证实他对她的喜爱。比如,逛商场必买东西,出去玩都是男生花钱。 这位男生跟我稍显抱怨地说:才交往了不到一个月,买东西我就花了2000多,当然这也不算多,但问题是我没钱,再这样下去,可能我以后还要贷款谈恋爱了。 导致两人分手的导火索是上个周末,他们去逛商场,买了两双鞋,一共七百多。男生虽然钱也花了,但可能花得不太情愿;女生虽然买到了鞋,但可能也察觉到男生的些微情绪变化,所以也买得不太开心。 回来的路上,因为关于手机备注的一点小事,两人都没好气说话,于是就赌气各自回了家。第二天、第三天,谁都没有先主动再去联系谁,就分手了。 当然,除了钱这个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矛盾。 所以这位朋友跟我说他分手的时候,我感觉他多少是有点如释重负。在他跟我分享整个过程的期间里,我也从未轻易地做出“这个女生不好”、“你这样做不对”的判断。 因为我明白,当事人也许只是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心中的苦闷,并没有想要我做出什么结论。 2 重点是,过了几天,男生的心理发生了反转,他跟我说:我觉得她真的很好,对我很主动,也很关心我,还说过想和我结婚。 言语之中多少流露着一些后悔可惜的情绪。 喜欢就再去追嘛,大家冰释前嫌,也未尝不可啊! 不过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我想说的重点是:在相处的时候,我们容易放大对方身上的缺点,认为这个不如人意、那个不合心意;在分开的时候,我们又容易放大对方身上的优点,觉得这个也没问题、那个也只是小事。 3 因为在相处的时候,我们都是局中人,带着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在分开的时候,我们又都成了局外人,可以不带感情色彩地判断。 但所有在分手之后你所认为的“没问题”、“小事情”,如果只是基于分手之后的理论判断,那么一旦将你再次放入那段关系之中,你可能仍然无法超脱,仍然受困于其中,感觉到不爽想逃离。 当初困扰你的那个点,以后依然将继续困扰你。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情侣在分手后的复合,最终还是会以再分手收尾。 在爱情中,个人主观感受的重要性大于所处局外的客观评价。 “情”这种东西,它就是不理性、不讲道理的。你以各方面的标准评价了一个人,各项指标都符合,但相处起来你却不一定舒服、能接受。 因为这都是纸上谈兵啊! 只有你亲身经历了,所有你在这段感情中的开心还是不开心、状态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应对,才能成为你评价一段感情是否真正应该珍视的主要原因。 这位朋友,恋爱才谈了一个多月,理应还是非常甜蜜的,但他却已经是苦乐掺半了,大概率来说,两人可能并不合适。 当然,也许都还因为年轻,不懂得适时为对方做一些改变和让步。在爱情这堂课中,不仅需要锻炼爱的能力,还需要弥补个人性格的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得到与失去的往复中,我们才能慢慢明晰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吧。 花事不了 我就静静的 等你回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