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硕读博怎么选导师?选什么样的导师?

 万里河山一杆称 2021-12-14

距离2022年考研不足一个月,对于广大考研学子来说,考研之后就面临着选导师的问题,在笔试之后和面试之前就要提前联系和确定导师,在双向选择中争取得到导师的青睐。提前选好导师对于你硕士复试以及未来三年的硕士求学生涯至关重要。

2022年考博也已提上日程,各大高校也陆陆续续发布《博士生招生简章》,一些博士招生较早的学校(比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即将进入博士的笔试或面试环节。而一些招生较晚的学校(比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也一般会在年前或年后一段时间内完成博士笔试或复试的招生。尤其是对于考博学子来说,导师对于录取谁一般具有很大的决定权。因此提前联系导师,选好未来四年的博导对于你的博士上岸和未来的科学研究或者学术生活至关重要。

文章图片1

弱弱地问一句:准备读研读博的你知道怎么样选导师吗?你知道选什么样的导师吗?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一、读硕读博怎么选导师?

文章图片4

1. 熟人推荐

其实选导师的过程就是考验你人脉关系的过程,在人情社会,考硕考博最好有熟人能够帮忙推荐。熟人主要包括老师、亲戚、朋友、学长学姐等。有熟人或者关系比较硬的人推荐那么你上岸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尤其是对于考博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导师可能会有一票决定权,只要你搞定导师,即使你笔试成绩差或者面试发挥不好老师照样可以录取你(考博面试的成绩比例较高,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如果你没有提前联系导师或者没有得到导师报考的允诺,即使你笔试成绩第一名照样不会录取你(当然也有小概率的意外情况)。所以,考硕考博前先看看自己身边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人脉资源。

2. 毛遂自荐

在没有熟人可以推荐的情况下,只能是毛遂自荐,以自己的方式去联系导师。自荐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邮件自荐;二是登门拜访;三是会议自荐。

一是邮件自荐。发邮件是毛遂自荐比较好的方式,当你确定好报考的学校和报考的导师之后就可以通过学院官网、知网论文或者其他途径获得想要报考导师的邮箱,之后给导师发去诚恳的问候,询问报考事宜。

毛遂自荐发邮件时语气要诚恳,内容要真实,充分表达自己想要读硕或者读博的意愿。邮件的内容一般包括:个人姓名、学校、学院、专业和研究方向介绍、学术成果、获得奖励、报考原因等。

内容如:

文章图片5

尊重的XXX老师:  

您好!   

我叫XXX,是XXX学校XXX学院XXX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我的研究方向是XXX,早在一年前我的老师就向我介绍过您,说您在XXX领域是我国学术带头人(夸赞地位高)。我也阅读了您大量的著作和论文,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争取做您的学生。

进大学(硕士)以来我就刻苦学习、扎实基础知识,养成了较强的学习、科研及动手能力,期间我的成绩和综合能力都很优秀(描述自己的学术成果、获得奖励等,推销自己的长处)。

学生想要报考您的硕士(博士),征询老师意见。

冒昧来信,敬请海涵。学生期待您的回信,万分感激!

祝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学生:XXX

文章图片6

二是登门拜访。一般情况下的登门拜访要获得导师的同意,最好是能够提前联系导师,和导师有交流的情况下登门拜访显得你比较看重这次机会或者比较重视这个导师,同时也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在没有经过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突然登门拜访,这种突然袭击会很不礼貌,也没有给导师准备时间,有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是会议自荐。可以关注一些国内的学术会议,如果关注到你想报考的导师参加某次学术会议你也可以报名参加,制造和导师偶遇的机会在学术会议上可以尝试着和想要报考的导师接触,可以请教一些问题,同时说明自己想要报考该导师硕士或者博士的意愿。在参加会议之前准备好自己的学术简历,在向导师表达好自己的意愿时可以将自己的学术简历交给导师,这样让导师对你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能力有个初步的了解。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二、读硕读博选什么样的导师?

文章图片10

导师的学术水平、导师的人品、导师的人脉关系、导师的性格性情等千差万别,选什么样的导师就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1. 选人品好的导师

选导师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导师的人品,导师的人品决定了你读硕读博的生活情况。如果你选个人品不好的导师,那么读硕读博的过程中你大概率会受到导师的压榨或欺凌,各种延毕、拖沓、相处的痛苦大概率会让你非常不快乐。如果你遇到人品比较好的导师,那么你在生活或者学术上会得到导师的关爱,会轻松很多。

2. 选严厉型or放养型导师

根据自己的性格或者需求选择不同师生相处模式的导师。

严厉型导师的好处是:导师会一直催促着你、严格要求着你去做学术,在导师的高压之下你长时间的学术投入一定会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可能会发表更多的学术成果;

严厉型导师的坏处是:导师的高压你可能会喘不过气来,你也会很少有自己的学术时间或享受生活的时间,有些情况下严厉型的导师更会PUA。

放养型导师的好处是:导师不会对你干预太多,自己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学术时间,这样会比较轻松;

放养型导师的坏处是:缺乏管理和自控,在学校混日子,学术做不好,学术能力得不到提高等。

3. 选学术型or行政型导师

学术型导师一般会全身心投入科研,学术会做得比较好,也可以在学术上给你真材实料的指导,如果你以后想走学术道路,学术型导师是最优的选择。行政型导师一般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行政事务上,在学术上可能会没有时间或者学术能力不好而不能给你切实的指导,但在行政上会给你更多锻炼的机会,如果你以后想走政治道路,行政型导师是最优的选择。

4. 选青年or年长导师

青年导师正处于学术的上升期,一般精力会比较充沛,也会带领你一块去做学术,一般年龄差距不会很大,也不会有太大的代沟,可以相互学习和相互成长,会处成很好的师生或者朋友关系。年长的导师一般事业有成,在学术上比较佛系,就等着退休了,上进心比较小,可能并不会带领你做学术,或者直接把你分配给其他导师。但年长的导师好处是学术人脉广,可以在学术发表或者以后的就业上给你帮助。

文章图片11

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以后读硕或读博的学术生涯中过什么样的生活,科研生活的压榨或关爱,高压的学术探索或自由的学术安排,学术能力的提高或行政锻炼的机会等等都是你根据自己的性格或需求慎重考虑之后的选择。怎么样选导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选什么样的导师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

最后,祝愿每一位准备读研读博的学子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称心如意的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