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译文 以严峻之心抵拒外物引诱,就像一团烈火,遇物即烧毁; 以宽和之心对待同伴朋友,就像一片阳春,无人不温暖。 感悟 心,是万事万物的主体,是一切行为言语的主导。修身处世,无非都是让我们把握这个心,时时处处调整到最适度的状态。这一条就是教导我们,对自己和对别人时,要把心态调整得宽严得宜。 修身为本,“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严密守住这个心念,拒绝外境诱惑,要像一团烈火,把一切物欲烧得干干净净。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一般人所以不能成为圣贤,不能成就伟大的功勋事业,都是被外面物欲的诱惑蒙蔽心智的原因。尤其今日社会,诱惑力量更为强大:名利、财富、地位,乃至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享受;从现实的生活空间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几乎都是在诱惑人的贪心、欲望。心念稍有动摇、松懈,就很难有不堕落的。因此生活在今天,我们想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给社会大众带来正面影响,这句话就更为重要,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在团体生活中,要“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放宽心胸对待同伴,就好像一片春日的阳光,使每个人都感受到温暖和煦。人生道路曲折坎坷,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因为有了同伴的配合、帮助,生命才充满希望,让我们能够坚定地走下去。放开心胸,包容同伴的一些不足,关怀照顾同伴的需要,善待身边每一个人,是我们本分的回馈,也是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增添一份力量。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持己就是持身、自身的修持。要求自己,应当在没有过失中尽量找过失,不但长养德行,而且也能避免灾祸忧患。而对待他人,即使有过失、错误,也要尽力从中找对方的长处,包容他的过失,这样做不但自己存心厚道,也能化解怨结矛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过失,却是大学问。这一条就是教导我们自己修身要严格约束,勤于自我反省。待人要宽厚包容,只看别人的长处、只记别人的善事。隐恶扬善,才能保持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团体和睦、社会安定;今天社会动荡不安,冲突矛盾增多,灾难频繁,和现在人喜欢看人过失、攻击别人过失,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要消除灾难,化解矛盾,这一条的现实意义就至关重要了。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 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后议论他人得失,吹毛求疵,搜污索垢,一点不能宽容,不妨试着想想,如果自己处于那样的境况里,不一定能做到别人的万分之一;在一旁评论别人的好坏,故意挑别人的毛病,说话不留余地,可以试着想想,如果换成自己遭人诋毁,可能未必会像他人一样心平气和默默承受。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将智者说得极愚,将难事说得极易,大家对此不可不谨慎。 事后论人,最忌讳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事情已经明明有结果了,还在那里指手画脚,自以为是,求全责备。 局外论人,一定要设身处地,实事求是,不可横加指责。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 如山鬼,亦自献诚 遇事只要一味镇定的从容应对下去,即使事情纷杂得好像乱丝,终究会找出头绪的。待人没有半点欺诈隐暪的作为,纵然如同山鬼似的狡诈之徒,也会自己向他投诚相处。 世间上的事情,从来都是知易行难。一个人,不要轻易对别人评头论足,不要做夸夸其谈的评说家,应该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生活中难免会有纷纷扰扰的俗事,其实用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却是磨练我们心性的一个途径和方式。有智慧的人,懂得在纷纷扰扰的俗事中,逐渐理出一条思绪来解决这些问题,让这些纷乱的思绪化为自己人生的垫脚石。而那些没有能力的人,只是遇到纷乱的事情,只是一味的抱怨,只会让痛苦的情绪不断折磨着自己,这是人生的一种被动。 朋友贵在真诚,并在人生的成长上能互相帮助,不在于数量和表面上的热络。与朋友交,应彼此信任、诚实、包容、和而不同,朋友之间不一定要方方面面都一样。培养自己的品格、充实自己的才华、怀有一颗善良的心,自然能够结交到善友。 真正的知己,莫过于患难之交。在你急需要他出现时,宁可挺身而出,为你两肋插刀,赴汤蹈火。换取你的真心,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以吾心换尔心。 只有面对真诚的朋友,我们才可以淋漓尽致地的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怀。有时候,拥有真诚的朋友,比拥有黄金更快乐!!因为黄金是有价的,而真情却是无价的,真诚的友情是心灵与心灵的互惠,它比天高,比海深。 朋友能给人力量,朋友能安慰生活,抚平心中的创伤。 知己,寻寻觅觅,不论男女,求的是一种温暖;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清虚所通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感也。舍是无明道矣。 朋友,聚聚散散,不论高低,要的是一种真诚;生活,平平淡淡,无论苦甜,要的是一种知足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清虚所通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感也。舍是无明道矣。 0大公无私就能生明,诚实就能生明,从容就能生明。大公无私生明,是因为不受私欲蒙蔽;诚实生明,是因为心处于清静虚无的状态,能够通达事理;从容生明,是因为不被感觉所扰乱。 除去以上所说的,就没有明的道理了。 |
|
来自: 新用户1852940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