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二、三之数悟“道”

 如水138 2021-12-14
文章图片1

《道德经》奥蕴玄妙,总是常悟常新,悟则总有新的体悟,大概与老子隐言蔽意、点而不破的写法有关吧?

老子有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数本无穷尽,“数穷”则有尽。古人计数多以“十”为限,因为从一至十皆实,百千万便己虚而不实;卜筮蓍草五十有五,最终亦归于十之内,即仅以六、七、八、九表示动与静之数;小成之卦止于八,成卦之爻止于六,皆不出十而止;爻动以六、九示,静以七、八示。动静相互对立,以六、九阴阳辨;阴阳合而为一,谓之“太极”;故世间物事无不一正一负,一阴一阳成对;“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我们在《道德经》里亦不难看到两两相对的实例,可谓俯拾皆是。

《道德经》中之用数,概不出十;有一(混而为一)、二(二曰俭)、三(三者不可致诘)、四(明白四达)、五(五色五音五味)、六(六亲不和)、十(十有三);但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数字应用,不外乎这句经典之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依序一二三,通常以实义释之为“天地”之气交和生万物;悟之则以为不然。三数环环相扣更应是反映物事繁衍进度次序的过程,并无实际意义,实义多出于后人的臆想。古有“事不过三”之说,即凡事屡次三番必会生变,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如“举一反三”、“三省吾身”、“三生有幸”等成语,都以“三”为极限,有“多数”的意思,并不一定确指实际数值;若如实指,就应该至十之极方生万物,但老子只言到“三”即止,是不违古代对“三”的共识所致;一二三传达的正是物生乃不断累加、直至万物成众的意思,表达的仅是一种由少积多的过程,仅此而已。

道,老子认为“可道而非常道”;他这样“可道”之:“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何为恍惚?“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即“道”的形象是混沌的;故而明确指出:恍惚之道,“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其“象物”虚虚实实,其“精信”痕迹可验;因此,道以物象之“信”,实现了“道生一”之必然。“一”生于道,便已非“道”了。《说文解字》释“一”曰:“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即“一”乃“道”的生化之始状,无论是“生”或“立”,“一”皆不再是“道”,而是逐渐促“物”(包括天地)生之初始,经层层递进的连续过程遂成万物;故“一”反映的是一种能量。“一”最小,亦最大,大到具有能催生万物的能量;“一统天下”、“天人合一”、“九九归一”等词语都反应了“一”的极大性与根源性的重要,其可囊括所有。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可见,作为能量之“一”对世间社会的影响不可估量。

若“道”是恍惚虚无之“象”,那么其“信”就体现出了“道”的可验证之规律性;虽“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但“道法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却是可以验证的。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欲以观其妙”;这个可观之“妙”,就是从“道”至“一”的能量生发的初始之妙;至“三生”万物遂成时,一切皆在视界之中,即推开了“众妙之门”,从源到流也就一目了然,故能“观其徼”。“道”从虚之“旡”到实之能量“一”,其本质就是由“道”及“德”的过程;所以老子认为:“道生之,德蓄之”,道“旡”生出能量“一”,德则蕴蓄了“一”,故德即“一”即能量;能量促成物生。所以,“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常自然之道,便是《道德经》篇首所言的“常道”,形成了永恒的规律。德作为一种促物生的能量,合道为“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有了道的初始发端,方有德的能量发力;由此引申出人的精神力量亦离不开能量补充的意思;品德、德行因此成了“德”的引申意义而固定了下来,有了我们今天不同于《道德经》中所言“道德”义的“道德”一词,专指人的行为规范!

下面不妨打乱《道德经》原文字句之序,重新组合,给“道”画个像:

【道可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谓恍惚;非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弱者道之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者道之动。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故失道而后德。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2021-1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