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入二万的农民工和失去生活勇气的大学生

 在作文里成长 2021-12-12
这几天有两件事在我脑子里总是挥之不去,一件是前几天给我家安装衣柜的54岁老师傅对生活的热情,一件是12月初传遍全网的独立摄影师鹿道森的自杀身亡。我总情不自禁地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去想,我甚至想,如果让这个25岁的小伙子和这个54岁干体力活的师傅面对面谈一谈人生,那么这个小伙子还会自杀吗?
 鹿道森在哈尔滨旅拍   图源鹿道森微博
鹿道森这么年轻,却自杀身亡,确实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按理说,别人也不用评价什么。可是,网上那么多讨论,那么多“丧“到极致的言论,甚至很多人把鹿道森的自杀看做一种必然,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压力下,年轻人活不起就自杀,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这种错误的想法得有人去纠正,否则会不会有更多年轻人效仿鹿道森自杀?出于这个原因,我才想要写这篇文章。
写下以上文字的时候,我想起了2016年我写的一篇文章《在不如意的世界里,满意地活着》(点击阅读)。那篇文章也是因为一个年仅18岁的天才少年和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江绪林先后自杀才写的(江绪林2016年2月19日晚自缢身亡,天才少年2月23日晚跳楼自杀,而且天才少年与江绪林还有交情)。
我提起以上陈年往事,是因为有两个点我忘不了,一个是江绪林那张忧郁的照片,另一个是在江绪林的追悼会上刘擎教授的话。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江绪林,一个自幼失去双亲,由姐姐抚养长大,从湖北农村一步步读到博士之后走入大上海的青年。这张颇具忧郁气质的照片,让人难忘。
华东师大刘擎教授在江绪林的悼文中说:“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追寻理想的道路漫长,请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走得慢,才能走得更远。
一、干体力活的老师傅的幸福生活
几天前我家里订制的衣柜到货了,送货上门并安装的是一个中老年师傅和他老婆,我全程陪伴,并在安装完之后和这个师傅聊了很久的天。
这个师傅全程戴着口罩,他老婆没戴口罩,所以我从他老婆的面相判断这师傅年龄应该不小了。安装过程中师傅沉默不言,我以为他寡言少语,没想到安装完之后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话题是从我问他安装这个柜子能不能赚500元钱开始的。
师傅听了我的问话,乐了,说哪里能赚那么多?这个柜子连送货带安装他就赚个350元。我心里想,就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啊,赚350元不低了。但我还是故意说,不会吧,别骗我。
师傅坐在窗台上,拿出手机,打开接这个活的APP平台,调出信息,我一看,350元。我又问,那你一天能赚多少钱?师傅说一般就一千左右。我心里暗暗吃惊,这是在长沙啊,一个三四千元就能招到大学生的城市,你这老师傅一天赚一千元,这是在吹牛吧?
我当然不能怀疑人家报多了,否则显得我档次太低。我又问,你今天能赚多少钱?师傅是个严谨的人,不瞎说,万事讲究有图有真相。他点开这个APP,一个个给我拉出了单子。我家这单是今天早晨的第二单,第一单也是安装柜子,赚了180元,加上我家的,今天早晨他赚了530元。下午还有两个单子,一个200元,一个300元。他说今天活接得少,估计能早点下班。
一天1030元毛收入,还能早点下班,这个收入蛮不错啊。我不由得惊叹道,那你和你老婆一人能平均500元啊。师傅说,平时都是他一个人干的,也就是碰到特别大的大件,他老婆才来帮他一下,平时他老婆都不出来的。
我说那就是说你这一天一千元的收入应该算在你一个人的头上?那这样下来你一个月赚多少钱?
师傅说一般一个月二万左右。我一思谋,数字对不上。于是说一天一千一个月应该有三万吧,你是有时候接不到活吧?因为我跟一些装修师傅聊过,确实很多时候没活干,有活干的时候日薪很高,没活干的时候就零收入。
师傅说他一个月只干20天,休息10天,这是他给自己定的规矩,年龄大了,每天都干活身体受不了。
我怀疑这师傅的话里有吹牛的成分,没见过这么拽的体力劳动者啊!可人家手机上的成交数据在那里摆着,又由不得我不信。我就只能惊叹了。我说你的收入真高。
师傅很平静地看着我说,他十多年前做木工的时候一个月就有一万八千元的工资,他在浙江东阳的家具厂里做了27年的木工,是那个厂里工资最高的工人,别的工人不懂的技术都来问他,他辞职不干的时候家具厂老板加工资挽留他。
我问为什么不干了?他说在家具厂干久了肺里面吸入了太多灰尘,怕身体有大问题,再说家里也有老人要照顾,就回了湖南。
虽然他没提“尘肺病“三个字,但我明白他担心的应该是这个。我说你回来怎么就又干上安装这么一个好活?赚得多还轻松。
师傅说刚回来也找不到工作,跑了几个月的运输,要搬重物,他腰不好,就没干了。后来有人介绍他注册这个平台搞安装,因为他有技术有经验,投给平台的简历很快通过,别人一看他是有经验的师傅,就喜欢选他。做了这几年,他跟一些家具厂已经建立起了很好的关系,很多老板现在有活了都不走平台,直接微信发信息发钱给他,这样就没有平台抽成了。
说着,师傅调出了他的微信,开始一个个给我展示厂家直接找他安装并发红包的证据。
信了,服了!我没有再怀疑的理由。
他说他今年54岁了,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从湖南省内某名牌大学毕业了。我说,那你这收入,肯定碾压了你儿子的收入。他说是啊,儿子刚开始工作,一个月四千元工资。
后来他说起他家的乡间别墅,有三层楼,每层350平米,共有20来个房间,主客厅73平米大。别墅是几年前造的,造楼花了一百多万,光电梯就花了20多万。房子临湖,坐在窗边就可以钓鱼。他热情地问我喜欢钓鱼吗?
虽然我不喜欢钓鱼,但此刻我必须喜欢。于是我们互留了微信,相约有时间了去他家钓鱼,他说他认识的客户里有几个很喜欢去他家钓鱼。
到他家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希望有时间我能去他家看看。这个从事体力劳动的师傅言语中的自豪和眼神中的满足让我对他的幸福感深信不疑。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他是一个幸福感很强的普通人。
我好奇的是,一个干体力劳动的师傅,真的过上了这样让人羡慕的日子吗?我感慨的是,过去的这几十年,真是体力劳动者的黄金岁月,只要肯干,只要会干,就有大展拳脚的地方,就能靠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
现在的社会风气比较邪乎,妖魔化体力劳动,无视体力劳动让那么多人过上了好日子的现实。因为鄙视体力劳动,年轻人都想做白领,即便很多所谓的白领岗位薪水很少,但年轻人还是趋之如骛,这才有了“三千元你招不到农民工,三千元你只能招到大学生“的说法。
可是社会财富大部分是靠体力劳动创造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围绕着人们的吃穿住用行进行的,除了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很多不耗费体力的工作创造的价值很一般,因此行业平均报酬也很一般。而那些创造价值的体力+技术岗位,行业薪水是非常高的,比如装修时贴瓷砖、做木工等。
当前建筑工地上已经很少能看到50岁以下的农民工了,2020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相当于目前中国年轻人里每10个人里面就有四五个是大学生(包括大专生)。全社会的白领岗位肯定比蓝领岗位少,而如果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那么,根据供求影响价格的经济学基本原理,竞争激烈的白领群体平均薪水只能越来越低,而蓝领工作的薪水将因为青黄不接而节节攀升。
前天我家另两个柜子到货了,来了两个安装师傅。这两个柜子是两个成品中小柜,安装相对简单,两个人一会儿就安好了。我和他们聊起月薪两万的那个师傅,他们看了看那个安装复杂的柜子,说那个师傅说的应该差不多。他们这两个柜子是在另一个小平台接的单子,我看了手机上的单子,送货+安装费共215元。两位师傅说,他们每人一个月可以赚到一万五千元左右,但是赚不了更多了,因为小平台派单量有限,工作不饱满,他们也想入驻那个大平台,但是资历不够。
二、自杀去世的25岁独立摄影师鹿道森
2021年11月28日晚11点28分,一封5000多字的遗书在微博上被定时发送,在自己选好的日子里,一个网名叫鹿道森的周姓男子消失了,12月1日,周某的遗体在浙江舟山朱家尖附近海域被找到。
自杀前鹿道森更新了自己的个人主页,在生卒年份那里,他写道:1996.10.24--2021.10.24。“10.24“是他的农历生日,公历是11月28日,也就是说,他选择在自己25岁生日当天自杀身亡。
鹿道森是贵州贵阳人,他在遗书中介绍自己为:“农村留守儿童、山区孩子、校园霸凌经历者、摄影创作人、独居青年、追梦的人。”鹿道森从2017年开始接触摄影,那年他上大三,用寒假兼职的工资买了第一台相机,佳能100D。
大学毕业后,鹿道森在贵阳开了摄影工作室,是一间港风复古房,因为没有什么钱,很多布景是手工完成的。在老师和朋友眼中,他有天赋,有创造力,也足够勤奋,经常熬夜修图到三四点。但他的客源不多,收入一直不理想。
去年春天,鹿道森决定去杭州。在摄影行业,北京、上海、杭州是很多人的选择,写真摄影师去杭州的尤其多,那里有更多的客户,更高的消费水平,模特和网红也多,而且有很多很好的拍摄环境。
但是到了杭州之后,境况并没有改观,他一直住在郊区,搬过几次家,但都“几乎是地铁站头头的那种”,“叫个奶茶都非常难”,他的月收入一直不算高。
创业的失败,追梦的艰难,人生的无望,最终使鹿道森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几天前我在朋友圈转发一篇文章时写道:“演戏啊,写作啊等工作,要出头,要靠天赋,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运气。换句话说,这些事成不成,不是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的,决定权在别人手上,因此风险很大。点背的人,努力一辈子,即便很有天赋,也会一事无成。所以得先活着,然后再去追求。
有个年轻读者今天就我这句话跟我交流,或许他也是自恃有某种才能,觉得可以靠着这个才能出人头地吧。但正如我这段话所说的,那些必须依靠他人的认可赏识来决定成功与否的才华,其拥有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你依靠这个才华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并非十拿九稳,更大的可能是,你不会成功,至少不会现在就成功。
一定要明白,在这个有着78亿人口的世界上,在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你绝对不会是唯一,靠才华取得成功,是运,也是命,是偶然,不是必然。成功的路上一定荆棘丛生,你得战胜无数困难,击败众多对手,才能感动上苍。而这个过程,不会短。

网络使人们的才华得以伸展,层出不穷的网红使一些年轻人变得迷之自信,以为自己才华出众,以为别人行TA也行,所以看不上普通的生活,不愿意干普通的工作,把全部的人生筹码押在了自己认为的才华上,可实际上,TA的才华并非TA的特长,只是TA的爱好而已。在这种迷幻中,把自己的人生走入绝境。
无数自媒体写手、短视频博主、漫画师、摄影师等有才华的人,信仰着才华,坚守着梦想。有梦,是好事;能坚持,也很好,但是,“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追寻理想的道路漫长,请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走得慢,才能走得更远。”
把世界看大一些,把自己看小一些,把才华看淡一些,先生存,后发展,先拼搏,后成功,先以一份平凡的工作养活自己,再用业余时间培育才华,等候命运的垂青,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活法。
劳动能把猴子变成人,劳动就能把绝望变成希望,寻梦的路上,“丧”得不行的时候,就找点体力活干一干,既能赚钱,又能解闷,且这样的工作还容易找,何必想不开?
活着一定是最美好的,这个人间,值得留恋!如果你信仰你的才华,你就应该信仰这个世界的美好,如果这个世界在你的眼中不美,那你确信你有才华?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推荐本文作者主讲的“小学生作文和成长教育课程”,全免费,视频号有大量公开课程,点击下图可听


本号作者杨昇介绍:

本文笔者杨昇,高校教师,喜好写作。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400多篇,单平台阅读量10万+文章21篇,全网阅读量数千万的文章2篇,传阅量上亿次的文章1篇。其原创文不但在全网的传播有广度,更有高度,1篇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刊登,1篇文章被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选登,《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一文更是引爆了关于“社区团购”的话题,随后的舆论海啸导致了最高层系列政策的出台。近几年来担任多家公司的公关顾问,在这些公司公关的艰难时刻,亲自操刀高质量公关文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长期提供公关文、演讲稿、广告软文、策划文案等的代写作,个人微信5624316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