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江苏盐城东台沈灶镇,一个27...

 Loading69 2021-12-14
1955年,江苏盐城东台沈灶镇,一个27岁的伤残的老新四军复员回到了老家,经历了12年的军旅生涯,经历大仗恶仗无数。而此刻战争的硝烟终于散了,虽然父母已经不在了,自己的脚也在战争中受伤残疾了,但是娶个媳妇,安稳过日子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有个媒婆主动找上门,她是来给这个退伍军人介绍老婆的。可是提到女方的时候,媒婆却支支吾吾起来,原来介绍的这个女方已经43岁了,丈夫刚死不久,关键还带着6个孩子。

女方是个寡妇,比小伙大16岁,这也就算了,关键还拖了6个油瓶。媒婆从来没提过这样没底气的亲,脸上的笑容都僵着,生怕被小伙赶出来。

可是小伙却说:“她一个带着6个孩子,没了丈夫,这个家怕是要过不下去了吧?你能带我去她家看看吗?”

小伙并没有直接回答媒婆,而是同情地提出来要去看看。媒婆多鸡贼啊,只要小伙没一口拒绝,这事就有戏。于是立马张罗把小伙带到了寡妇家里。

她家住在简陋不堪的茅草屋里,大儿子比自己小不几岁却没裤子出门,最小的孩子还在满地乱爬。小伙看到这些时,顿时感慨这是个啥样的家庭啊?

他主动和女方交谈起来,一聊之后,发现女方通情达理,非常明事理,关键她还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最终还是小伙主动提出:“只要你不嫌弃我腿脚不好,我们就搭伙过日子,把这日子过红火了。”嫌弃的话都没提一句。

在周遭的唏嘘不已之下,几乎没有什么仪式,这8个人的特殊家庭便启航了。对小伙而言,首先要解决的,还不是生活困难的事情,而是之前这个家庭欠下的巨额债务。

是的,媒婆还隐瞒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这个家庭丈夫死后,欠了一屁股的外债。而女方则开诚布公地提到了这笔外债。小伙并没有说什么,而只是简单地问:“欠多少?”于是拿出了自己的退伍费,问女方:“够不够?”

为了增加家里收入,小伙经常跛着脚参加集体劳动,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偿还完外债没两年,大儿子要结婚了,小伙拿出伤残补助,给大儿子盖了三间大瓦房,大儿子终于可以体体面面结婚了。

可是两年以后,二儿子也要结婚了,可是已经没有钱再去盖大瓦房了,小伙给儿子保证,给他几年时间,自己一定给他也盖个大瓦房,现在先结婚。在小伙的承诺之下,二儿子也在他的一手操持下结了婚,过上了体面生活。

三女儿早年被别人家抱养,但是养父母却在60年代初死了,不但留下了抱养的三女儿,还有一个养父母的亲生女儿。这个年代饿死过很多人,多带一个孩子回来,意味着什么?小伙却啥都没说,把姐妹俩都带回家来抚养,又一个孩子加入了这个家庭。

无论多困难,一定要让孩子们吃饱,一定要尽可能地去让他们读书,小伙从黑发熬到白发,笔直的腰杆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弯,最终也没有要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但是在他脸上看不到一丝愁云和抱怨。

面对7个和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他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诠释着一种让常人难以想象、无法企及的父爱。

在农村里很多人无法理解,一个带个丰厚的退伍费和伤残费的复员军人,虽然腿脚有些许不便,但完全可以选一个黄花闺女,生几个自己的孩子,可是他却主动倒贴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寡妇,替人家养了6个孩子,还带一个连名分都没有的女儿,这人真傻!

1994年,这个伤残军人已经66岁,辛劳了一辈子,查出了糖尿病,身体大不如以前,而此刻那些得到他呵护的“儿女们”没一个撂挑子,轮流来照顾他,就像当初“爸爸”照顾他们那样,穿衣吃饭、端茶喂药、卧床外出,都可谓无微不至。每天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们的打闹乐呵声,让四邻们无不羡慕。

他用自己大半辈子去无私无求地呵护这些没有血缘的“儿女”,等他老了,这些经历过苦难的“儿女”也更懂得这个男人的珍贵,也更懂得去“反哺”他。

这个退伍军人名叫周元官,江苏盐城东台沈灶镇人,参加过苏中七战七捷、淮海战役、中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等,负伤6次,立一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1955年带伤退伍回乡。

他回乡后娶的妻子,名叫沈邦珍。2015年,这个家庭入选东台最美家庭标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