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者与鱼者 踏雪无痕 夕阳西下,垂钓的人收起鱼具。有人钓得多,有人钓得少,为啥?垂钓是有讲究,有技巧的。 一,现场环境的把握。看天:春秋浅滩,夏冬深潭;早晚岸边,中午歇杆。辨风:乱风寻河湾,逆风白出滩。观水:激流钓两边,缓流钓中间;水涨钓滩,水落钓潭;水清无鱼,无草乱跑。二,最重要是鱼饵的选择。要投鱼所好,据不同鱼种,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选择不同饵料。 古代钓鱼的人多老者,所以称钓叟。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钓的是一种天地情怀;姜尚渭水钓的是君王,等待的是政治抱负的实现。现今,钓“鱼”者,老中青皆有,多为私欲。 人生千奇百怪:有的,一生垂钓;有的,一生为鱼;有的一生,有时为鱼,有时垂钓。 作为垂钓的人,要选准目标,搜全信息,据目标喜好,下好饵窝,吊起被钓者的口味,然后,垂勾下饵。“鱼”咬勾后,也有说法:小鱼小虾,甩杆要快;大鱼,钓线不要绷的太紧以免断开,也不要太松以免脱钩,应一放一收,敢于放长线,来回溜几圈,“大鱼”就服帖了,乖乖进入鱼篓。 作为“鱼”的人,有两种。一种人,被一步步诱骗,等到咬钩,方知晚了,有的一辈子被钓线所牵,成了垂钓人的工具和木偶;有的感到疼痛,努力挣脱,即使口豁也在所不惜,这也是一种壮烈,哪怕身败名裂,以敢翻鱼腹于水面的勇气,也要昭“白”于天下。另一种人,甘愿上钩,和钓者一拍即合,心意相通。这一种人,有被钓的经验,最易“鱼人翻身”,手握钓竿,又作垂钓者,垂钓后来“鱼”了。 被钓者,一般手握权柄。美色,钱财是垂钓者重要饵料。他们狼狈后,损害了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满足了他们不断上涨的私欲。“钓者”和“鱼者”,是一种病,一旦陷入其中,便不易收手,传染性极强,极易被模仿,如不及时诊治,整个社会就会浑浊不堪,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有人说,没有钓者,鱼就无钩可咬,我们应折其“竿”,断其“线”;有人说,责任不在钓者,在于“鱼”,我们应给“鱼”,不断清心洗目,让其明辨,不贪、不恋。对于“钓者”和“鱼者”,我们应采取严厉措施,坚持不懈实施下去,整个社会就会风清气正,既无“钓者”,也无“鱼者”了。 2021.12.12(改) 踏雪无痕:山东枣庄人。认为文字是纯粹的,她只服务于内心深处的灵魂。诗歌是文字组成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灵魂在借助这种形式进行倾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