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足球》15周年,看宣传片看得人热泪盈眶 我是十足伪球迷,所以动容的是他的文案和配乐 那些饱含故事沧桑的文字,配上戳人泪腺的音乐 不动声色地把不懂足球的人也渲染了十足的情绪 有人说,《天下足球》是一档以足球为主题的文学节目,它的可读性可见一斑。正是有了这样的认知,伪球迷的我不敢妄自下笔,所以撒泼打滚请了一位有着十年球龄的纯正球迷来聊聊天足,聊聊那些足球的日子。 这哥们儿是朋友称得上的文艺才子,现在为人师表的他,依然有着年轻时候踢球的那股朝气活力,读他的文字,球迷可以找到共鸣,伪球迷可能爱上足球。 “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酋长球场,32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 …… 渐行渐远的车辙,默默带走了属于四座城市的喧嚣,却指引着一路跟随的人们去追寻着那段逝去的时光。 当岁月含泪悄悄转身,37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试图回到原点,那个出发的站台,记起自己背起行囊时,那十七岁的样子。 ” 上面这段话是《天下足球》所有专题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那句:“32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让无数球迷动容。透过亨利的眼睛,我们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踢球时的模样。 上周一,无意间看到《天下足球》15周年专题,我才意识到,原来《天足》已陪伴我度过了近10个年头。 我高中开始踢球,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足球,但是因为要上学,也没有手机,只能通过足球报纸、偷偷溜进网吧来看一些消息。当时班里很多人打篮球,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足球,即使我看到了一些新闻,也并没有人一起分享。后来有一次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这档节目,内容很丰富,不说其他的,光说节目里面有周末的比赛集锦这件事,就足以把当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我牢牢地吸引住了。从那开始,每周一晚7点半在体育频道播出的《天下足球》就成了我最期待的节目,也成了我了解足球新闻的唯一途径。 那时候有晚自习,晚上一般9点才能到家,尽管有时候到家早可以看看片尾,但还是很难每周都看到。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脑,我就等周末偷偷溜到网吧,用别人的身份证开一台机器,在烟雾缭绕和一片嘈杂中,忐忑地看完当周的节目。 就这样,高中时代的我就在网吧里面看了无数期《天下足球》,也因为身份证被查好几次被赶出网吧…… 大学后,有了自己的电脑,周一一般也没有课,我过上了每周都能看直播的幸福生活。只要是周一,不管是在踢球还是在上(wan)自(you) 习(xi) ,7点准时回宿舍打开电脑,等待那句熟悉的开场:“最纯粹的足球,最高级的享受”,当时真觉得那就是最幸福的时光了。 也是在那段时间,天足制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专题,最出名当属《绝对巨星》系列,圈住了无数球迷的心,开头的那段经典文案便是出自这个系列。 如果你看了《贝影》系列,你就会知道,当一个人被全世界抛弃,要承受多少诋毁;当一个人从巅峰跌至谷底,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重新站立起来;你也会知道,即使你背负了本不应该属于你的责任,你也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唯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回尊重。 如果你看了《孤独的大师·里克尔梅》,你就会知道,天才多有缺陷,英雄注定孤独,又有多少才华横溢的巨星,倒在了自己的倔强面前。当我们为他们感到遗憾时,又怎知他们的坚持和初心? 如果你看了《罗纳尔多·传奇》,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天妒英才”,你也会知道,一个人的意志需要多坚强,才能在膝盖6次重伤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重新奔跑在绿茵场上。 如果你看了《欧文·追风少年》,你就会知道,翩翩少年纵使迅能追风,也快不过时光,在伤病面前,即使风华绝代,也只能随风而去。 如果你看了《亨利·谁与争锋》,你就会知道,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人在你出发的地方等你归来。从南非开始,到南非结束,从枪王赛季不败开始,到租借回来绝杀,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循环,因为你,一直住在那些人的心里,何曾离开过? 如果你看了《再见,齐祖》,你就会知道,命运是多么的无常,人生又何曾有那么完美的剧本。万众瞩目,功亏一篑,一代大师竟会以这种形式告别,只能说造化弄人。只是不知如今的齐达内再回想起当年那个犯规,心中是否已经放下? 如果你看了《战车之魂·巴拉克》,你就会知道,当他的巅峰期遇到了德国队的低谷期,是怎样一种命中注定的悲哀。曾经他和卡恩两人扛起了德国老爷车的大旗,就这么扛了好多年,一直扛到德国队完成新老交替,一直到崭新的德国队没了他的位置。你就会知道,冷眼旁观的球迷口中戏谑的“千年老二”,背后又有多少辛酸。 除了《绝对巨星》系列,还有《意甲二十年二十人》、《年度华彩》、《足球108将》……太多经典的专题。这些专题能成为经典,除了球星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文案和配乐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 《天下足球》的编辑都是文艺范,写出的文字直戳球迷泪点,煽情却不是无病呻吟,情之所至,情感一触即发。虽然文风看似一层不变,但它每一次的出色文笔和对情感把握的恰到好处依然让人常看常新、深为动容。 当然,《天足》的配乐也一直为球迷们所乐道,《贝影》专题的《Because of You》、巴乔专题的《You Raise Me Up》等等都很经典。更让我感到十分感动的是,《天足》的配乐让我认识了很多我从没听过的好歌曲,比如2012年度华彩的《Hall of Fame》、开篇曲《Don't Turn off the Light》、《Here I am》、《Patience》、亨利专题的《Liekkas》、 《 ce train qui s'en va》等等,这些歌曲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我的单曲循环固定曲目,十分耐听。 天足出品,必属精品,相信每个球迷都期待《天足》能给自己深爱的球员制作一期特别节目,同时也在不断地期待着下一部专题片。但是,从2006年的小罗、博格坎普、齐达内,到2007年的小贝、卡卡,到2010年的亨利、劳尔,到2011年的罗纳尔多、皮尔洛、斯科尔斯,到2012年的巴拉克,2013年的内斯塔,再到去年的德罗巴、今年的哈维、杰拉德、舍普琴科,随着一集一集球星专题的播出,我曾经所熟知的那些巨星一个一个离开我们的视线,或挂靴、或淡出主流联赛。 真不知当这些熟人一一离去,我们再看球时还会抱以何种心情……算起来,梅西都29岁了,可当他在右路持球突破的时候,我仿佛看到的还是那个长发飘飘的19号右边锋。 转眼间《天足》十五年,在智能手机和网络如此便捷的时代,集锦可以随时看,新闻满天飞,每周一晚的相聚也不再有。上周看《天足》的时候还看到暄儿哥那两鬓的白发,这周就看到了暄儿哥离开央视的消息。 世事变化,没有谁能永远陪谁,想想曾经一起踢球的伙伴,如今还剩下几个能凑在一起踢球?想想曾经看球的伙伴,现在还有多少能叫来喝酒撸串? 青春终将散场,足球不说再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将退了新人顶,新旧交替本就是正常的。只是他们曾经在我们的青春里绚烂过,却难逃岁月的手掌,我们又何尝不是?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双鬓灰白的你就在那里,神情的目光望过去,不知会看到自己何时的影子? 说是邀请爬爬,其实并没有稿费,也没有我预想的“撒泼打滚”。当时我说明想法,他立马爽快答应,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知道他有多忙… 果然,我的担心是对的。今天凌晨4点多,他留言:文思比较差,一下子写了一夜,发你邮箱了。我明白他的谦虚,也能想象他这一晚经历了怎样翻江倒海的回忆和无人可知的感伤。 这个十足的球迷,为了心中的足球,憋足劲儿写了一晚上,每个字势必经过记忆洗礼而从心底抽出。若不是对足球至深的热爱,又怎会拖着疲惫的身体不肯安眠,在这个飘雪的寒夜,写下积攒多年的惆怅。 -晚 安- 与其抓耳挠腮·不如现在积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