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匠语·第四期 很多时候 过度关爱是另一种歧视 ▽ 善 如果有缘,用文字相遇如何? 最近的社会新闻真是让人负能量爆棚。 没有学过新闻学或者单纯没有去细想报道者本身的公正性,很可能被烦扰到“怀疑人生”,但冷静之后,窥探各类轰炸式信息的背后逻辑,就发现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以前的和现在的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差异,最大不同在于,以前和现在,看它的角度。 关注,本身是个中性词,少了或过了,都会让它性质改变。有个词叫“慈悲如月”,善如月,不似太阳光芒万丈,又比星光明朗、柔和包容。 做到如此,挺难的。 想起前年读白岩松的书,有一句印象比较深的话: 淡中得味,这是岁月给的。 这种“淡”和慈悲如月的“月”,感受相似。 当时觉得“淡”很有意思,因为年轻气盛都喜欢浓墨重彩,慢慢开始喜欢去繁就简,不知道是不是岁月给予的改变。 1、 上个月看完的一本书,周桦的《褚时健传》,褚老的实干本色,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 我2015年底就88岁了,我老伴儿叫我“老头子”。一个老头子的确有足够长的人生经历,但是不知道有没有足够多的人生经验。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地活,我相信是不会有什么人生经验的。 年老,也是岁月给的,因为年老而增长的智慧,那真是岁月的馈赠了。 如果你恰好接受了这份馈赠,真是恭喜了。 2、 无论现在多么的不开心, 你要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每天都要给自己鼓鼓劲儿,以保持热爱生活的能力。 ▽ ▽ ▽ 很多人认为他们在思考 其实他们只是 重新排列了一下 自己的偏见 3、 其实,高贵的对手实在比高贵的朋友难求。 好的朋友陪你成长,而好的对手,往往教会你成长。 4、 追星,本是中性词。这里的“星”可以是明星、偶像、或是任何你想要成为的人的理想模样。 整个星空不可得,路上有偶像,仿佛一颗星星似的,你紧紧跟着,便是你的,挺好。 5、 不要做一种人 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而从别人的痛苦中 寻求安慰 ▽ 他们看到别人生活中的一丝苦难,仿佛就能给自己失败的人生一个万丈光辉的借口。 ▽ ▽ 6、 我们读书,最终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深刻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7、 朋友要过30岁生日,最近每次见面,总觉得她在刻意证明着年轻,OK,30岁是很年轻啊,只是我们曾经不知道而已: 曾经,以为30岁很遥远,30岁的人都是大叔大妈。 #轮到自己身上,30岁依旧是少女好吗!# 8、 这个世界上有另一种人,他们的生活模式与朝九晚五格格不入,却也个个活得有血有肉,有模有样。 走的路多了,见的人多了,就会发现有些执念实属没有必要。 9、 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 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当然,永远别忘了安静地做好眼前的事。 10、 渐渐地会发现,实干家是最不焦虑的一类人。 因为认真做事的时候,哪还有心思东想西想,徒增对未来的恐惧。 褚老所说: 把每一天安排好,就是对人生负责任,想得太多,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选择活在别人眼里, 注定会死在别人嘴里。 ▽ 本期完 手边灵感库more
<喜欢这篇文章就随手转发到您朋友圈吧> 与其抓耳挠腮·不如现在积累 ![]() 长按识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