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宗禔:好京胡声及音准对琴声共鸣的影响

 cxag 2021-12-14

图片

什么是好的京胡声

我归纳为五个字,脆,亮,松,宽,圆。

脆    在亮声中有金石声。

亮    清透明亮声。

松    声音振动松弛,不是发紧挤出来的。

宽    频率幅度宽,也就是高、中、低的频率都有,音色丰满。

圆    声音有立体感,不是瘪的。

这五个字指京胡的音质和音色的特点,不指音量的大小。

西皮琴要具备脆,亮,松,二黄琴要具备松,宽,圆。

专业琴师形容京胡声的一些口头语

赞美词

“有水音儿”  亮音如水般的清澈透明。

“有酥音”     音松,音活。

“有狠音”     音有力度。

“音肉头”     音色柔和。

“音干净”     音色纯,无杂音。

“要什么有什么”    技巧和强弱都能得到体现。

贬义词

“音太敞”    声音散,不集中。

“音死”    音不松弛。

“音太软”    发音无力。

“音太木”    琴声对运弓的强弱反应差。

“音太窄”    声音不宽,音量小。

“音太瘪”    声音不圆。

好琴声的共鸣离不开音准

恐怕大家都知道,声音好的琴一定共鸣声也好。产生好共鸣的原因很多,无可非议,首先来自于制作精致的琴本身。可大家是否想到过音准也会对琴声的共鸣产生影响呢?回答是,会的!举一个例子,音不准的钢琴(称“音花了”)经调音后琴声大了,产生了最大限度的共鸣。京胡也一样,只有把弦定准和按准音时,内外弦和每个音之间就会产生互振,从而加大了琴声共鸣,每个音都是通的。如果“阴阳弦”,音又按不准,此时,每个音符的振动是孤立的,不会引起其它音符的共振,这时很可能会出现某些音“发瘪”“发木”。与乐队的合作也是如此,只有大家的音准在一起时才会有相互的共振声,演奏效果才会和谐,动听。演奏者对此一定深有体会。

为取得好琴声,我有以下几点主要经验和作法,供专业琴师参考。

1.我在任何时候都坚决避免“阴阳弦”(内弦低)和始终注意音准。因为,在“阴阳弦”时音是按不准的。我更认为,后人不应该把“阴阳弦”误当成京胡演奏“味道”和特色来继承。我的经验是,只有定准弦和按准音,听着不“揪”心了,我才能自如发挥自己的演奏水平,尤其是演奏技巧的发挥。

2.我从不使用丝弦和钢弦的搭配。原因很简单,它们是不同的材料,因此,两种弦的振动,对弓子的反应和音准指感都是不一样的。最大的问题是定不准弦,也按不准音,这是无疑的。音准对任何乐器演奏者都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我始终用钢丝弦,保证音准。

3.无论我自己做琴还是调整琴,首先的要求是“这把琴能拉准音吗?”。也许有人会问“怎么会有拉不准的琴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琴是常见的”。制作上有问题的琴常常是定不准的。如,担子和筒子的尺寸不对会引起两条弦张力不对而定不准,或定的调门与此琴的尺寸不符而按不准。再如,蛇皮薄,轴子松动(“跳轴”),弦粗细不合适,码子不合适等也会定不准,拉不准。还有,有的西皮琴的外弦6和内弦6常常会出现音不稳定的“狼音”和噪音,这些对音准都会产生困难。

4.如果有两把琴,一把是音量大些,但音准差,另一把音准好,但音量相对弱,此时我定拉第二把琴。

5.除对音准要求外,我还要求我的琴内外弦的音量要平衡,音色要统一,不能一根弦好,另一根弦差。如,我们常会听到有的专业旦角二黄琴的内弦音量远大于外弦,或人为的要求某一根弦上的技巧音的突出和音质厚一些,而轻视对另一根弦的要求。往往这正是有些专业琴师内弦用丝弦的目的所在。但我认为,这样做会出现两根弦的音量一大ー小不统一和音色不协调。因此,演奏的强弱表现受到限制和影响了演奏技巧的整体发挥。要知道,观众听的也是你的整体水平,有谁只是听某音某根弦呢?相反的对音不准和有噪音一听就听出来了。

总之,我很重视好音色和音准,这是新时代对京胡演奏者的要求。希望能引起当今专业琴师的足够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