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常萦绕 同窗情未了 ——在毕业六十周年线下线上聚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徐友谅 尊敬的王校长,吴老师,各位老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刻,我们泽夫中学的前身——秦南中学首届初中毕业生,三甲班的同学,在阔别母校六十周年以后,今天又回到了母校,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六十周年线上线下聚会活动,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刚才,我们旧地重游,虽然不见了那古老的青砖拱桥,没听到那催人奋进的上课铃声,令人欣慰的是,又见了那排熟悉的平房和久违的教室,终于圆了我们的梦想,了却我们的夙愿,不亦乐乎! 母校常萦绕,同窗情未了。抚今追昔,睹物思人,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难平。诗情越千年,此时,不禁使我想起了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皇帝李煜的一首词:叫《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我仿照这首词,也写了一首,叫《虞美人·难忘母校》,来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花开花落知多少,母校常萦绕。不见当年师生面,只在月上稍头梦中见。三年同窗情义在,只是容颜改。君问能有几多情,试看江水东流何日停。 六十年前,我们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手告别母校。六十年后,我们鬓发飞霜,童心不老,重又回到母校。六十年既漫长,又短暂。说漫长,是因为整整一个甲子,岁月沧桑,改变了你我,改变了母校。说短暂,是因为仅仅弹指一挥,恍如昨天,又见了同窗,又见了母校。此时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此,我给老同学们赠送一副对联:六十载离别,魂牵梦绕,白了少年头。辛丑年相见,喜极而泣,慰我耄耋心。横批:期待再见! 我们对母校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眷恋,虽然当年的母校比较简陋,但儿不嫌母丑,生不嫌师贫。母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却铭记于心。校长徐海给我们上政治课,讲况钟刚正不阿的故事,使我们政治坚定,明辨是非;刘庭举老师教我们唱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使我们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钱达三老师不但教授物理,还教我们做人做事道理,使我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教导主任季甘伯,还有秦向真、吴翰英、葛星河、戴倜老师等,他们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其情其景,难以忘怀。是母校给我们输送了丰富的营养,哺育我们健康茁壮成长,给予了我们扬帆起航的原动力,坚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毕业后,奋战在各地各条战线上,勤勉务实,励精笃行,多有建树,略有所成,为党和人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无愧于母校,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六十年过去了,使我们深感欣慰的是,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丑小鸭”如今成了金凤凰,原来的秦南中学变成了泽夫中学,曾经增设了高中部,在校生最多时达1900人。校舍整洁,设施齐全,获得了很多荣誉,校园绿荫如盖,俨然是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六十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为母校的飞速发展而骄傲! 这次聚会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支持、热情欢迎和周密安排,在此,我代表三甲班的全体同学向王校长和各位校领导、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祝愿母校风生水起,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祝愿各位嘉宾和老同学们吉星高照,幸福安康! 2021年10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