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文学评论1978-2020||征求意见本:分期述要

 元辰1948 2021-12-14

夷陵评论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0-086 总第 563期  编发:元辰

1978-2020年夷陵文学分期述要

1978年老作家秦廷申在《人民文学》第一期发表短篇小说《“苕”队长纪事》至2020年夷陵文学界组团参加抗击新冠病毒肺炎,夷陵文学走过了波澜壮阔的42年。能够亲历故土文学的成长,参与期间,虽然德能微薄,亦是人生快事。

夷陵当代文学真正起点,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开创的新时代。我不揣浅昧勾勒夷陵文学42年的发展梗概,,以自己所掌握的资料,作一个分期述要。 

70年代末至80年代底:小说小高峰  散文、诗歌悄然成长

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的时代。挣脱“文革”思想束缚,创作回归正途,带来了夷陵小说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小说作者有:秦廷申、胡世全、童江南、朱忠运、黄荣久、王凯。

秦廷申1976年开始,陆续发表短篇小说、诗歌及散文。1978年,秦廷申短篇小说《“苕”队长纪事》载《人民文学》第1期,1980年7月《护瓜》发表《长江文艺》头条,小说《往事》发于《长江》,2007年短篇小说《瞎子阿毛》发《长江文艺》第01期。其小说创作跨越20年,且发表数量多层级高,堪为夷陵区新时期小说的开山人。

胡世全在世纪80年代初在县工作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雪人》发《中国青年报》,1984年获全国小小说大赛二等奖,开小说获奖先例。

1983年童江南首个短篇小说《金币》在《长江文艺》发表,继而该刊又发其短篇《夕照美人沱》。1986年中篇小说《摩托公主》由《长江》丛刊发表,获湖北省作家协会“长江文学奖”一等奖。翌年,童将小说改编为上下集同名电视剧,中央电视台摄制播出。

朱忠运自80年代初开始小说创作,《在那遥远的黑梁山》风俗小说系列和长篇《惨烈的生命圈》陆续在《青海湖》《芳草》等全国文学刊物刊出。成为夷陵小说发表最多的人。

1988年黄荣久小小说《多余的四通打字机》经《宜昌日报》发表后《读者》转载,1989年中篇《对窗伊人》发《佛山文艺》。

这十年,散杂文、诗歌、评论、戏剧等门类,在悄然成长。

上世纪80年代初黄世堂在《旅游》杂志发表《晶莹一小城》《云中游西陵,佳景更不同》等,是夷陵文诗散文的先行者。与徐敬河执编、区内众多作者撰稿的《西陵佳话》(1984),集中了夷陵早期散文创作成果。

程世农80年代在部队从《山东文学》发表春节题材的散文开始步入创作,入北大创作班深造,转入小说、诗歌创作。

黄荣久在部队期间就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并有作品发表。转业后,创作的《千秋鲁壁》(1988年上海《领导科学》、1989年《山西文学》、2000年《三峡文学》),成为夷陵早期散文代表作。

杜鸿在中专时代开始创作,散文《琴声》发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学生之友》1984年1月第一二合期;诗歌《奶奶·星星》发1986年《宜昌市报》,《山里人》发1987年《诗风》《情人的眼睛》入选1987年湖北省诗歌学会主编《青年自选短诗集》,报告文学《一小人》发1988年《宜昌日报》,8月2日并获该本“改革十年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散文《台球风透视》《信奉》发1988年、1989年《宜日日报》散文,《宜昌日报》,9月10日。

元辰1970至1982年在部队期间,在《国防战士》《云南日报》《基建工程兵》《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发表《评抗战历史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谈谈“战胜自己”》《析“自己选择自己”》《蜜蜂颂》《做春天的耕耘者》等评论、散杂文、诗歌作品。转业地方后,写了《性与爱在文学中》《文学批评的断想》《追寻当代审美意识的主潮》《本不该寻觅》《痴情的害人鼓动》《淡淡的人生的悲哀》《无可奈何的诉说》《这山川与爱的深沉》《杂文可不可以少讲道理》等评论。在华师学习期间参与大学生科研活动随写的心理学随笔入集《青年心理咨询》出版并获该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

欧阳运森自1974年开始,在《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湖北青年》《芳草》《布谷鸟》《三峡日报》发表《山歌铺天盖地来》《斟双杯》《峡江桔》《敬酒歌》《哭习久兰》《元宵赶会》等大量诗歌,是夷陵诗歌的先行者。

  这一时期的作品,立足峡江厚土,面向生活中现实的人心人性,不再“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尤其是朱忠运的《黑梁山系列》与《惨烈的生命圈》体现的生命意识、环保意识、反省意识,比国内许多作家早了若干年。这一传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夷陵小说创作。

90年代到世纪末:散文崛起 网络文学起步

90年代夷陵文学意气风发,散文崛起,网络文学起步,现在的中老年作家,大部分在此期间暂露头角。

自杜鸿《中堡岛重游》1991年于《湖北日报》发表1992年于《光明日报》发表,开启夷陵散文创作的井喷之势。尤其是《三峡文学》胡世全、张永久、吕志青,《三峡晚报》副刊部主任刘玉泉、《宜昌日报》副刊部编辑韩永强到宜昌县组稿辅导,举办赛事和笔会,为夷陵散文作者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者有:陈精球、彭明吉、黄世堂、朱忠运、杜鸿、朱白丹、黄荣久、元辰、欧阳运森、俞祖权、谭家尧、敖浩、程涛、杨光武、屈家泓、黄成格等。

彭明吉《故乡的山竹》《夜幕下的洛杉矶》,黄世堂《春俗大观》、朱忠运的《舅姨们》、杜鸿《怀想三峡》中的水乡古镇太平溪乐天溪、朱白丹《狗日的钢笔系列》、黄荣久《梦里梦外》、元辰《敬畏三斗坪》《人石对悟》《世纪末的空虚、文学的空虚与我的空虚》、欧阳运森的文史散文、俞祖权的行走散文、谭家尧的《男人三十好悲壮》、杨光武的《坐看舞起》,堪称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这一时期,个人散文集纷纷出版。三峡梦成真》(陈精求1992)、《风景》《情系夷陵》(朱白丹1994、2002)《书房听雨》《怀想三峡》(杜鸿1996、2000)、《悠游人生》《网上漫语》(元辰1997、2000)、《春俗大观》《三峡风骚谱》(黄世堂1994、1997)、《沧桑寻梦》《魂系故园》(欧阳运森 1998、2006)、《梦里梦外》(黄荣久1998)、游山玩水》 《名山胜水》(黄成格19992001)、《岁月印痕》(彭明吉2001)以及2000年区文联组织黄世堂、杨建章、杜鸿、田继民、欧阳运森、谭家尧等创作、出版的8部《夷陵旅游丛书》,把夷陵散文创作推向一个高峰。其中,元辰《悠游人生》《网上漫语》分别获1999年宜昌市第二届屈原文学创作奖、2001年第三届屈原文学创作荣誉奖,黄世堂《春俗大观》获2000年宜昌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杜鸿《怀想三峡》获2001年宜昌市第三届“三峡文艺星”奖。

小说除秦廷申持续发力、朱忠运推出《三春小阳秋》生命小说系列、《速写人生》家庭小说系列外,杜鸿小说暂露头角,中篇《小康工作队》1996年《三峡文学》《困兽》发1999年《芳草》。

1993年,夷陵籍作家刘小红编剧,郑克洪导演的电视剧《彼岸的呼唤》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出。

诗歌的主要收获是:1993年区法院青年诗人肖杰出版夷陵区第一部个人诗集《 青春的慢板》。1997年欧阳运森为迎接香港回归创作的《紫荆花》发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新边塞诗派重要成员杨眉又一部诗集《情歌照耀的西部》出版。

90年代后期,夷陵网络文学与中国网络文学同时起步。元辰1997年入网,进入“青青草”“榕树下”“原创广场”,1998年兴办“问石斋”个人网络文学评论论坛,与同时上上网的吴过(张永久)、尚爱兰回合,兴起一股不小的浪潮,被称为湖北早期网络文学三剑侠。1999年与稍后上网的杜鸿出任“故乡”汉语中长篇版主,为漓江出版社选编长篇小说,开展网络文学评论。2000年元辰出版《网上漫语》,杜鸿出版《怀想三峡》并于网上发布长篇小说《一个白痴统治的村庄》。

这一时期的作品,依托三峡地区厚重的文学积淀,秉承开放多元、锐意向前的审美价值精神,激动不安地向深度和厚度进军,深情告别旧世纪,昂扬迎接新世纪。

世纪初10年:小说第二高峰期和网络文学评论《现场批评》

世纪头十年,最出风头的是小说和网络文学评论。

——这十年,夷陵小说从发表、获奖数量与层次进入第二个高峰期。

2009年杨眉长篇小说《兵团儿女》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朱忠运创作、发表《三春小阳秋》生命小说系列、《速写人生》家庭小说系列、《男女风月》爱情小说系列。反映生物入侵的中篇小说《美洲杀手》经《青海湖》发表,入选王蒙、曲格平主编《优秀环保文学选》。

杜鸿陆续创作和出版、发表长篇《一个白痴统治的村庄》(时代出版社2002年)、《黛瓦园》(2006,长江出版社)、《鼓嗓》(2008,长江文艺出版社)、《琵琶弦上说》(2012,长江文艺出版社),《杜鸿中篇小说精选》(2006,长江出版社),中短篇《清凉与素白》(2001年《延河》)、《情人和狼》(后改《请你入画》2004年《长江文艺》)、《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2002年《芳草》)、《黑痣》(2003年《红岩》)、《幻想中的树》(2003年《广西文学》)等。其中,《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在荆州开展长达数月、近万人参加的大讨论,并获《芳草》年度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爱蝶狼》获2005年全国首届青春文学大奖。

元辰创作中短篇小说40余部,发表七部:《元氏三雄》发2000年《三峡文学》头条后,陆续发表《猫.虎.人》(2001年《芳草》头条)、《1946年的柳石镇》(2002年《三峡文学》)、《灰色冬季里的蒙二》(2003年4月《佛山文艺》下)、《松香》(2008年花城文化出版社《后王小波时代:中国非主流小说精选》)《绝地》2009年《芳草》武汉都市文学圈专辑)、《坠入云门》(2009年《三峡文学特刊》)

林文楷短篇《妹夫的母亲》2001年获《中国作家》《文艺报》联合征稿二等奖,并入选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之光》;长篇《龙脉》中篇2009年获湖北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三等奖;《今夜在飞雪》获2010年中国作协金秋笔会全国征文一等奖,并由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年《五个人的天堂》合集出版,

周士华自2009年后连续发表《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刺青》《瓷器》《风雨龙山镇》《落雪无声》吆姐儿嗬》《内一科》《三条腿的板凳》《桃花灿烂》《田玉梅的三亩六分地》等十来个中短篇。其中短篇《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获2009年湖北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二等奖。被推荐参加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学习培训。中短篇集《在什么山唱什么歌》2015出版,长篇小说《碧血黄花》2016年《长江丛刊》发表,2017年获宜昌市第六届屈原文艺创作奖,201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朱白丹2000年出版微型小说集《怪味豆》。在《青海湖》《短篇小说》发表的两个小说被《微型小说选刊》选载,2005年与朱光华、朱华逊一起出版小说集《兄弟同台》,获第七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奖三等奖。朱光华短篇小说《满湖鱼》(《三峡文学》2001年第1期)、《到处是莲子》(武汉市文联《芳草》2004年第5期,获2001年12月湖北省第五届楚天文艺奖二等奖、2004年12月湖北省第六届楚天文艺奖三等奖。

周远新2001年出版中短篇集《虚构的阳光》,为夷陵首部企业题材小说。

王金玉2004年出版长篇《三峡情歌》,石峰2004年出版长篇《苍山流云》

徐春芳短篇《紫薇花开》发《延安文学》2004年2期、《偶然程序》发《芳草》2004年5期,2005年《秋夜》发《延安文学》3期。

六一二厂青年作者宋离人2009年长篇出版《我们到红旗厂看王二盛》,成为夷陵首部工厂题材长篇。

青年女作者刘爱武出版长篇《第三种婚姻》,为夷陵首部婚恋长篇。

夷陵籍网络作家猫腻步入网络小说创作,《朱雀记》一举2007年夺得新浪第四届原创大赛·奇幻武侠奖一等奖。

——这十年元辰出版了第二部网络文学评论集《现场批评》

元辰1997年底上网开始文学评论,自建个人网络文学批评论坛《问石斋》开展文学批评达十年。2000年《对武汉四家联办网络文学研讨会的八点建议》一文被欧阳友权写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项目研究成果《网络文学论纲》,并将其列为与张抗抗文学本质主义相反的文学现象主义或日常生活美学代言人(这是误判。他仍是网络文学的本质主义者)。同年出版随笔、评论集《网上漫语》,2002年被网络封虾榜列为全国八大文学庄主。2009年推出感悟式文学评论集《现场批评》,获列宜昌市文联首届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网络文学现场批评的必要性可能性。虽属自费出版,印数较少,仍获得好评。2015《文艺探索与研究》第8期发表评论家黄叶斌2011年撰写的《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意义》,近十年后三峡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仍将此书作为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这十年,诗歌也多有斩获。

2002年下堡坪乡青年农民李万鹏出版个人诗集《青春路》。

2004年七旬退休干部王万明历经十年的诗歌学习和精心创作,出版了长篇叙事诗《单恋的风 》。著名诗人谢克强等出席区文联为其召开的研讨会,评价这是一部创造了湖北乃至全国叙事诗篇幅之最、蕴含三峡地域文化信息特别丰富的叙事长诗,为夷陵首部叙事长诗。

2006年覃毓华出版诗集《未经雕琢的感觉》,著名诗人谢克强为之序。

2009年元辰《把鱼种在你的山岗》获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

这时期的作品长于思索,勇于探寻人类精神的洼地,寻找时代精神的内核,于困惑或信心满满中自赎自救,放射新世纪昂扬向上的精神光芒。

2011—2020:小说、散文、诗歌的长篇时代 戏剧创作与文学义工得到肯定

这十年夷陵文学个体创作整体推进。

——小说长篇由杜鸿、猫腻、易晓燕等人扛鼎。

杜鸿长篇小说《石牌保卫战》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琵琶弦上说》2013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猫腻名声大盛。其《间客》于2013年获得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银奖,于2018年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榜首;《将夜》于2015年获得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金奖。2019年11月26日,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古装剧《庆余年》播出。

2015周士华中短篇小说集《在什么上唱什么歌》,2018年长篇抗战历史小说《碧血黄花》出版,并获宜昌市第六届“屈原文艺奖”。

2016年易晓燕长篇童话《仙子与灵娃》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入围2017年中国少儿文学奖评选。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武矣定》被评为2018年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扶持项目,2020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创夷陵多卷本长篇小说之最。2019年获得宜昌市第七届“三峡文艺明星奖”。

舒德训经过十年打磨。2016年夏出版40万字长篇茶乡史诗小说《红岩茶花女》。

2017年彭晓琴首部长篇小说《雀尕飞》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2019年朱春银长篇励志童话小说《火鸟羽戈》被评为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并由团结出版社出版。11月中国文艺评论网加编者按推出元辰评论《童话小说<火鸟羽戈>:构筑励志童话新篇》,并进入年度热流榜。

在2019年杨眉长篇地域风情小说《云顶西塞》由西塞国旅游公司自助出版,开启地域风情小说与旅游景点开发携手的先河。

林文楷继《龙脉》之后的又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湮沉》杀青待版。中篇《上天赐福》2012年获《小说选刊》优秀奖并入选当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选刊获奖作品集》。2013年12月林文楷编入“中国小说学会”主编《中国小说家大辞典》,并获“中国当代小说奖”。

2014年10月朱白丹、朱光华、朱华逊合著小说集《兄弟同台》长江出版社出版。朱华逊两部长篇待版。朱白丹在2019年4月12日发表的小说《局长的规则》被中国作家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选载。

元辰长篇纪实小说《父亲的24节运》、献给“老三届”的四卷本诗意现实主义系列长篇小说《南岳宪》完稿百万字。

——长篇散文由朱白丹、林文楷领衔。

朱白丹在战胜病魔之后的三年间,连续推出一百多万字的三部长篇文化旅游散文,把夷陵长篇散文创作推向顶峰。《沧桑百湖》2016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走遍湖北》201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走遍宜昌》2018年由敦煌文艺出出版社出版,并获获中华文学2018年年度图书奖。《走遍中国》创作中。

2015年黄荣久散文集《这条河流》出版,2017年获“宜昌市屈原文艺创作奖”。

2018、2019年颜长江连续出版散文集《我就是为它而来》(201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江流有声》(2017年中国摄影出版社)。

2020年初林文楷长篇地域文化散文《滔滔峡江又一年》由友谊出版社出版,与杜鸿《怀想三峡》、朱白丹《走遍宜昌》、黄荣久《这条河流》、元辰《七稚烟云》中的《黄柏河渔人》共同构成夷陵本土散文的峡江叙事。

元辰从2015至2017用三年时间完成长篇亲历散文《七秩烟云》待版,其中17000字的《黄柏河渔人》入选2016年省作协主编的《湖北大众文艺丛书∙网络散文》卷。

    —— 诗歌由王万明、杨眉的长篇领衔。

  2017年4月王万明85岁高龄之际,继2004年《单恋的风》之后,再由《三峡音像出版社》推出长篇叙事诗《美在人间》。

杨眉为父母之邦撰写的长篇抒情诗《放歌三峡》,2017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黄荣久诗集月亮有2018年出版元辰诗集《雪宴》2020年出版,为夷陵诗库再添硕果。

结集或创作中的长篇、专题诗歌作品还有黄世堂的《夷陵百赋》、徐敬河的《夷陵怀古》、元辰长诗《宜昌的大神们》等。

——戏剧文学由童江南、杜鸿、丁敏领衔

童江南拍摄制作的大型系列mv《龙船调故乡的歌》,包括龙船调在内的共十五首土家民歌,用原生艺术形态渲染视觉元素和演绎音乐形象,获2010年西班牙国际民歌博览会一等奖;以湖北“感动中国人物”为原型的电影《拐杖》,全国主流院线上映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13年度中国精品电影奖并获国家扶持资金,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0年杜鸿、童江南编剧执导、夷陵电视台录制的纪录片《走进<山楂树之恋>》获全国影视协会“改革开放30年赞礼优秀纪录片(专题片、宣传片)评选活动”金奖。杜鸿中篇小说《谁杀了潘巾莲》改编拍摄的同名网络大电影,全网院线播映,收视1亿+,票房1500万元,成为2015年中国网络大电影现象级作品,并获2015搜狐凹撕咖最佳视觉奖、2016年网络电影“全网奖”最佳摄影奖。杜鸿编剧的电影《五百米八百米》,2016年第四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最佳编剧“红枫叶奖”、2017年第23届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马车奖”及巴黎语言学院奖。

2014年,丁敏编剧、宜昌市歌舞团排演的话剧《悬崖上》一炮而响,先后获文化部、中国文联国家艺术基金奖励,以及国际青年戏剧节“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等六项大奖。2017年5月,他创作歌剧《梅香》,荣获宜昌市第二届艺术节文华奖、优秀编剧奖等六项大奖,获得宜昌市委宣传部和湖北省委宣传部精品文艺剧目扶持资金。2018年,修改复排,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荣获第三届湖北艺术节优秀剧目。他本人获2019年获得宜昌市第七届“三峡文艺明星奖”。

   这一时期作的作品总体走向沉稳宽和,不动声色娓娓道来,游弋在自己营造的哪一方世界,而又与这方土地保持着天然联系,带着父老嘱托,向着更高更远。

——网络文学义工精神得到肯定

2018年3月,湖北文联党组书记一行听取其《基层、网络与现场的文学——兼论基层文学创作与批评怎样回到文学与人、回到本民族、回到大国气度》汇报后,即席肯定这种文学义工精神,年底授予湖北省第四届“优秀文艺志愿者”,并由省文联工作人员萍娉、马璨网访写成《宜昌70岁老作家袁国新》一文于湖北文艺网、湖北日报网、今日湖北刊载。

2019年3月,中国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一行在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市、区文联主席陪同下,到元辰家中调研,听取《为基层的网络的文学现场站台守夜》汇报,而后在中国文艺网文艺评论加编者按发表,其后又连续加编者按发表其《童话小说《火鸟羽戈》:构筑励志童话新篇》(2019年12月11日)、《战"疫",我不能缺席》(2020年2月2日),转载湖北日报发表的《周凌云<屈原的村庄>:构筑诗意生活图景》(2019年10月15日)。

(2020年4月)

    《夷陵评论》欢迎惠赐达到省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水平的文学作品,来稿附个人简介、个人照片,邮66371560@qq.com,文责自负。 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