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年度回顾终结:2020微刊编辑小语

 元辰1948 2021-12-14

夷陵评论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1-042 总第673  编发:元辰

元辰:本名袁国新,19489月生,宜昌夷陵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游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夷陵文学评论1978-2020》《雪宴》等。

高新章数码版画作品

2020微刊编辑小语

/元辰

前言

    微刊是指挂在“元辰文源”微公号上的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夷陵评论》,创办此刊的初心是策动“夷陵人评夷陵人,天下人评夷陵人,夷陵人平天下人”,以此推进夷陵创作。以现场批评的形式鼓动基层创作、评论群体自我学习、共同提高。基本是一个人收稿读稿、编发(有时也约请人代为组稿,同时有热心人积极推荐稿件,更多是自由投稿),水平自然高不到哪里去,有时还忙中出错。至目前已发稿673期,有言“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值得念念的也就这份心了,实在无力办成一个纯粹的评论刊物,也不可能每篇推荐作品评论一番。重辑2020年的编辑小语,回顾反思,是希望坚持初心,努力做得更好一些。

编发黄荣久文史散文《我们的县令欧阳修》

本期特别推荐黄荣久散文《我们的县令欧阳修》,因为宋代文宗欧阳文忠公是庐陵的夷陵的也是湖北的全国的,他的诗文成就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新媒体文学还要不断地向经典学习。

2020012日)

编发温新阶中篇小说《彼岸》

本期特别推荐温新阶中篇小说《彼岸》。写作人大多如司徒瑞,向往灵山,却因财富、女色、名望缠身,也如司徒瑞失败得一塌糊涂,家庭、工作、写作统统崩毁,如何过得河去?或许,新媒体文学人可以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2020014日)

编发莫燅珠诗歌14

  本期特别推荐莫燅珠诗歌14首。他的诗擅长于细节叙述,既有张执浩那种现场 感,又有谷未黄的灵动奔放。他深得唐宋诗词意蕴,具有古典的音韵美和意象美。张执浩说新诗成熟起码得三百年。而现在能有风格的,非常不易。或许已是某种标高。

2020015日)

编发马忠文学评论二则

本期特别推荐马忠文学评论二则。评论之难,在于大多毫无理论和审美经验准备,就自以为是胡说或掉书袋卖弄一通。而他的评论,是在充分积累和准备的前提下,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直击选题的。不仅见解深刻,而且行文朴实真诚,无花架子,无故弄玄虚。好评论一眼可以看出,如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2020016日)

编发徐敬河律诗五首

本期特别推荐徐敬河律诗五首。他沉静地守住退休生活,不动声色叙述自己所见所感。语言干净利落,且有一颗未老诗心,让人读来心神一震。诗乎其难,妙在灵通圆转而成自家面貌。

2020017日)

编发陈夫洲诗书联璧

本期特别推荐陈夫洲诗书联璧。陈兄诗书都下过功夫,不只一般爱好。就诗而言,除丝绸之路一组仍属普教外,余皆自家面目。而其书自甲骨、古隶至于行草,堪谓精到。诗书联璧,在诗界与书界,为数不多。

2020018日)

编发熊平小说三题

本期展示熊平老先生三个人物短篇。熊老是湖北文坛老人,文革前有诗歌入选初中课本。八十又五了,仍创作不辍。小说、散文、诗赋均有结集出版。其精神长令我辈感动。他笔下这三位女性,虽离现时代较远,却依然鲜活。

2020019日)

编发欧阳杏蓬中篇小说《岩在背的平民们》

本期展示欧阳杏蓬中篇小说《岩在背的平民们》。扎扎实实的叙述,实实在在的乡土生活,琐碎、平凡的人生,如岩在背直不起腰的人群,成为八十年代初刚刚觉醒贫困乡村的写照。作者是打工散文的代表人物,也是乡村小说的高手。

20200110日)

编发朱白丹非虚构小说《二 子》

本期展示朱白丹非虚构小说《二 子》。一个山乡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父母双亡后拉杆子在长江上打富济贫,被判入狱。出狱后成了令日军胆寒的游击队长。然而错失跟共产党走的机会,被国军收编又看不惯贪污腐败,脱离国军单干,病中被汉奸出卖而杀害。历史虽然远去,这个抗日牺牲的本地人,依然值得怀念。

20200111日)

编发任茂华中篇小说《书香门第》

本期展示任茂华中篇小说《书香门第》。书香门第的延续须得天时遇地利逢人和。社会变革本应看重文明,而眼前利益致使短视与蛮横,一味摧毁。家族传承命多劫难、飘忽不定。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乡村书香门第的故居?这是小说提出的问题。

20200112日)

编发朱光华短篇小说 教你三天会游泳》

本期展示朱光华短篇《 教你三天会游泳》。看似香艳,并无情色,些许凡尘琐事、邻里波澜。生活即如游泳,敢于下水,有个好教练,就能一往无前。注意,跟自己老公,多少年也学不会的。

20200113日)

编发王建福散文三章

本期展示王建福散文三章。建福兄散文字安句稳,不事张扬而富有表现力。对世事人生领悟通达透彻,下笔有神。尤其擅长汉味散文,对汉上人情世故、习俗美食,如数家珍。成熟散文,此之谓也。

20200115日)

编发吴绪久悼亡散文《歌 ——关于“哈哥”的片断记忆》

本期展示吴绪久散文《歌 ——关于哈哥的片断记忆》。四万多字的宏篇,以诗意般的激情和小说式的叙述,深情回顾和展示了已故长阳县文联主席、诗人、散文家陈哈林不平凡的一生,激情点评了他的诗歌和他的诗意人生。吴兄笔触老道,用情专深,搜罗诸多细节,语言简洁跳荡而极富表现力,应是当代人物散文的上乘之作。读着这篇迄今为之最为详实介绍陈哈林的散文,我感到深夜编稿熬更有值,人生信念和境界却又提升。

20200117日)

编发张天一游历散文三章

本期展示张天一散文三章。张兄散文与书法兼美是宜昌卓卓有名的,使人想起“二美俱,两并难”,他却做到了。这三篇旅游散文贴实走心,优美亲和,不事夸张卖弄。语言朴实简洁却很灵动,而且注重细节。好散文朴实中闪耀光芒,如他笑呵呵的面容可爱。

20200117日)

编发韩玉洪亲历散文《知青下乡厂社挂钩集中安置的岁月》

本期展示韩玉洪《知青下乡厂社挂钩集中安置的岁月》。知青回乡和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一代人的特殊经历。艰难困苦,玉成于汝。青春之歌,虽然有些酸涩,无怨无悔,这代人已用实践证明。玉洪先生以朴实的笔触记载了长航子女下乡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的亲身经历,对于后辈来说,何尚又不是革命传统教育?

20200118日)

编发熊平散文《家乡书》节选三章

本期展示熊平老先生《家乡书》节选的三篇散文。熊老以扎实的功底,围绕儿时所见神树、戏水打浮泅、开窍读私塾三件事,叙述了难忘的故土和难忘的童年生活。故土难离,故土难忘,思乡恋乡,无论对于离乡的中青年还是老年,都是一种拂之不弃的情结。只是日近黄昏情更浓,愈老愈难以释怀啊。

20200119日)

编发麦聃中篇非虚构旅游小说《迟来的美好》

本期展示麦聃中篇非虚构旅游小说《迟来的美好》。汉正街的陈婆婆与汪爹爹临老结伴,不因疾病而退却,秉承“康复是一场旅游”的理念,改房车,自驾游,几进西藏,还到国外,意气风发享受“迟到的美好”。以厚实的笔触所造了风风火火的陈婆婆、宽和敦厚的汪爹爹,展现了老一代武汉人的人生信念和精神风貌。是武汉城市文学的新收获。

20200120日)

编发林文楷散文四章

本期展示林文楷散文四章。林公散文以文雅、贴实见长,语言细密,构思精巧。不喜板斧大刀,而喜文人雅谈。公本峡中三斗坪人,自幼受传统文化濡染,文气十足,且对峡中风俗民情、文化积存了如指掌,如《日食》等许多上万字的篇章,都娓娓道来,有促膝夜谈之雅。新著系列长篇《滔滔峡江又一年》,各章也是这种风格。我相信,他笔下的滔滔峡江,是峡江散文中最地道的原住民生活情景散文。

20200122日)

编发张建全散文三章

本期展示张建全散文三章。他是著名的词作家,《想见村里每个人》由王佑贵作曲后,一炮走红。尔后写了不少好歌,收录在王佑贵作曲唱盘里的就有四五首。被王佑贵誉为“词疯子”。更早他是作家,在刊物上发表散文和小说时,我还在政研室啃哧啃哧写公文。我们是战友,他入伍时我是宣传股干事。他到了报道组,我们经常合作。后来他下营当文书,提为新闻干事。基建工程兵撤销我们先后转业。再后他下海经商,又从深圳回到北京。多次邀我去北京小住,惜我不能成行。他的三篇散文,扎实老道,善于叙述,长于思辨,娓娓道来,清楚明白,行文真诚,没有浮夸做作,典型的军队作家风格,为我所爱。

20200123日)

编发李昌静散文三章

本期展示李昌静散文三章。这个当过十多年村主任的中年人,用自己的作品证明散文高手在民间。只看散文,不看介绍,看不出他是农民。这首先得益于他对农村的熟悉和热爱,为改变农村面貌付出过心血;其次得益于他对散文的热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的文字平静扎实,毫不拖泥带水,生活厚实,底蕴丰富,叙事有张有驰、有详有略,有历史感也有现场画面。就表达当下农村状况而言,不弱于许多高手。

20200124日)

编发夷陵老彭植物散文《与宜昌有关的植物,心中的树神》

本期展示夷陵老彭的植物散文《与宜昌有关的植物,心中的树神》。他的散文写得灵动,没几年已俨若高手,湖北作家网也发过他的草木散文。我感觉主要是他选材角度好,没有盯着那些热门题材,始终写自己最熟悉的。其次是懂得如何叙述,大处把住结构,细处刻画精神。资料引用和场景、情景取舍配搭得当,没有一脚高一脚低。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舒服。

20200128日)

编发张兆仁人物散文《怀人三题》

本期展示张兆仁的人物散文。三题三个人,有情节,有场景,有对话,有人生何处不相逢和近在咫尺不相逢的哀婉,细密,真切。能把怀人散文写得如此灵动,的确颇有功力。我为当年宜昌二高的同班老兄高兴。可惜的是,他退休后才涉足散文,不然成就不会输于许多人。不过。我对于中老年创作一向所持的观念是,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快乐就好,并非一定要比发表、比成果。

20200129日)

编发抗击新冠肺炎诗歌特辑

本期展示抗击新冠肺炎诗歌。此刻最需要的是众志成城,鼓舞信心。在关乎每个生命的关键时刻,文学不会缺席,不能缺席。诗歌会冲在前头,巍巍中华不会被疫情击倒。万众一心,健康保卫战就会顺利得多。困难是暂时的。乌云过后,必是朗朗乾坤。

20200126日)

编发许芳抗疫散文《尊重生命 敬畏自然》

 本期展示许芳散文《尊重生命 敬畏自然》。蝙蝠与果子狸是许多病毒的原宿主和中间宿主,它们自身不感染,却感染人。人撩上病毒,殃祸自身,应该反思。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是天道地道人道所归,不仅仅是防“疫”,更是遵从大道,善待环境。环境文明这篇大文章,需要每个人来做;保持人性的美好,不要堕落,更需要每个人来做。灾祸是个老师,希望付出如此惨重的生命代价之后,都能够长点记性。

20200205日)

微评冬如中篇小说《玉镯》

由于疫情突如其来,正常生活节奏全被打乱,解封之后压了一大堆事尚未处理,而后见缝插针才将刘抗美中篇《玉镯》读完。心情同小说中的我——徐心童一样处于人生悖论的绝境之中:因为照顾中风婆母需要调回县城而屈从余正英于是有了女儿诺娜,诺娜因为“车子、房子、镯子”的理想比母亲走得更远怀上亲生父亲余正英的孩子,还不知究里忙着去西雅图安胎生孩子;一切拜托人面兽心的贪官余正英所赐,象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缅玉也成为贯穿毁灭与罪恶的物证;贪官垮台是必定的,法网恢恢不可能让罪恶逃逸,问题是两代“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美女,如何走出并非完全因个人原因而陷入的人伦绝境?第三代受害者是让其出生还是让其终止?

冬如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小说。他问我觉得怎么样。

我说,小说文本及艺术真实性肯定没问题,问题是读者的承载能力。作者、读者和当事人有一个好的理由走出来这个绝境吗?抑或这就是人本该承当的伤痛?

我没有能力回答。没有能力回答,就只有和当事人一样去自杀。可又不想自杀,该怎么办?我不知你鼓足多大勇气,捅这个绝世伤口?

理性地说,这就是本该承当的伤痛。

消除腐败,比写好小说难。再难也只有坚定向前。

 2020525日)

微评骆勇《城市日常的文学与文学性》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城市化突飞猛进,人类发展从城市与乡村二元并存进入到城市统领乡村的新阶段。有了城市化的日常生活,就有了寻找“城市之心”的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重要作品、德华多·门多萨的《奇迹之城》,“以巴塞罗那城1888年度和1929年度两届世界博览会为背景,描述一个于连式的主人公奥诺夫 雷·波乌维拉,处心积虑,竭力钻营,摆脱穷困潦倒的境地,成为权倾全城的最富有的资本家,全景式地展现了巴塞罗那城市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对城市与人间的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

 中国的城市文学起步较晚,理论界通常以1983年北戴河首届城市文学理论笔会的召开作为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发端的标志。2018年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城市文学与文化”创新学科团队编选《中国城市文学研究读本》四卷出版,王进编选理论卷《城市文学:知识、问题与方法》、朱红、许蔚编选历史卷《城市变迁与文化记忆》、贾艳艳编选批评卷《城市文学与时代症候》、袁红涛编选地域卷《“文学城市”与主体建构》,梳理和汇集了30余年来相关研究的成果。

中国是世界上农村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精神身份需要确认,灵魂需要安家,少不了优秀城市文学的哺育与喂养,同时很多打工者拿起笔自我书写。城市文学应该大有用武之地。

宜昌文学界,骆勇是较早的城市文学关注者之一。并且已从情感、智慧、经历、心理上进入了角色。 他这篇城市文学随笔,表现出自我认知与研究认知两种身份。一方面认证自己的城市公民身份,一方面探究城市日常生活与城市文学的关系。

“城市离我们很近,而我们离城市文学还很远。”我同意这种判断。很多作者乡村梦没醒,来不及投入到寻找和塑造“城市之心”的过程中来。但是,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屋檐下,没有一群追逐、寻找、塑造“城市之心”的文学家艺术家,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城市形象是耸立不起来的。这需要城市主管者和广大文艺家们、文艺爱好者共同关注与努力,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心灵的家园、文化原动力的生产地。

 202062日)

微评王能伟中篇小说《我的两个老父亲》

小说,有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技法、立意有区别,却并非小说质量的艺术标准。新的艺术探索难能可贵,老的艺术手法能写出感人的作品也行。

王能伟这个中篇虽然是一个反应山区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由于直面山区贫困农民的人生际遇,两代人面临不幸而百折不饶,引一个娃也要把人生继续下去,于是有了人间温情、人生亮色。即便我这样读过许多经典小说的七十老者,也能被之感动。

小说的成功不在于事件大小,而在于小说人物在日常生活细节中表现的人生态度。无论遭遇多大的灾难,王老憨、王小憨从不怨天尤人,总是积极地战胜自我,老老实实地顽强生存下去,哪怕王小憨抱养王少憨之后,重又回到王老憨的老家王家凹,重复养父当年的人生之路,依然那么信心十足。

很多年,中国人这种老实而又不认命的憨厚精神、容忍精神,被批判为不思进取、因循守旧。除了站着说话不腰疼、崇洋媚外,还有就是不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之道。唯有鲁迅提倡“韧”的战斗,道尽中国古老民族精神的实质。所以我说,这个中篇的实际意义,在于肯定了这种看似因循守旧的活法,实则为民间底层最根本的原动力所在,而不是莺歌燕舞似的“人间大地处处充满着真善美”。

    202063日)

读编周长定评论我读<记忆老西安>

非虚构长篇系列大散文,可以写成社会生活美文、地域风情美文,揭示一个时段一个地方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气象,是许多散文大家努力垦拓的散文领域。夷陵区作协微刊《夷陵作家》开辟夷陵文史专栏,目的也在推动人们对本地人文底蕴和精神气象的再认识,从而使本地创作更具文化底蕴。周长定先生所读《记忆老西安》就是多卷系列记忆老西安文化历史的大散文,虽然我们未曾看到,但通过评论,引发联想,对于推动本地创作,也是西安山玉攻我夷陵石功效的,故刊发之。

20201005日)

余贵福诗歌读后

余贵福是夷陵区下堡坪乡的文化守望者,中国民间故事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堡坪民间故事”优秀传承人刘德方民间故事的第一采录人。可以说,没有他最先的采录和推荐,就没有刘德方后来的名满天下。他无愧于民间文化守望者的称号。

当然,他不只全程参与“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方”、“中国民间故事之乡下堡坪”两大项目的整理、创建、申报,还一直主持下堡坪乡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为下堡坪乡和夷陵区的文化建设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年以后投身非舞台文学作品创作,进步神速,《夷陵评论》发过他的赋作,能把赋写到贴切、平易、厚实的程度殊非容易,可以见他的文学感知力很高。

     他写新诗,也是近年来的事。见到他的《横溪河里的黄昏曲》,我被征服了。他的诗甚至超过许多一直写诗的人,至少在夷陵区是一个奇迹。于是,向他要了这组新诗,推荐给写诗的人。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诗歌以何心境守望乡土?

我以为这是当前乡土诗歌创作的一个问题。许多人的诗只是沉溺所见乡土镜像,比如跟着季节走,跟着节日走,跟着回忆走,拘泥于一些小感觉,甚至拘泥于缺乏诗意的表浅现象,缺少乡土的沉着厚重,缺少生生世世的历史维度和乡土人生的精神高度,缺少文化守望的责任与勇气。因而总在常识范围打圈圈,很难给人活着的冲动和诗意的润染。

余贵福的乡土诗里,不仅有历史的厚度,风景的优美,而且有人世的轮回、活着的冲动,有远古的怀念、未来的憧憬、美丽的传说与当今的脚步,还有个人心绪与眼前景色的水乳交融。

在诗歌里,他是一个发现者,从熟悉的乡土发现外人并不知道的文化之美;他是一个对话者,通过风景与传说,把对象当作知心朋友,与身边的历史和理想中的未来对话;他还是一个设计者,为家乡的更加美好,为人生的更加踏实,续写家乡的未来。他牢记诗者为历史文化守望、为乡土梦想守望的责任,从而找到了哀而不伤、歌而不夸、爱而不泛、俗而能雅的入诗角度。

读他的诗,能感知他对乡土的熟悉对乡土的真爱,还能感知到他内心的青春涌动和境界的高远,他的角度上去了,诗的感觉也就上去了。

很多诗人没境界,拘泥于具体的技巧。文化境界上不去,担当与责任上不去,即便用精美的句子写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好像成天喊你看啊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多么万古千秋的定律啊,起什么作用呢?多读书,多读历史,多了解平凡人生,了却今生来世,文化感知、审美感知上了台阶,语言技巧才能绿叶捧红花。对诗人雪中送碳的是人生境界,而能锦上添花的是技巧。如果本无锦缎,语言技巧也难以将诗人从雪中拉出。

我觉得这是余贵福诗歌给夷陵诗人提供的启示,至少我会把这个启示用到自己今后的诗歌创作中去。当然,多读一些经典诗歌,更新诗歌的表达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双翼齐飞,花红叶绿,诗歌才能更好。

借此与诸君共勉。

20201012日凌晨)

读编徐春芳《印象甘茂华》

收到她的稿子,我说编发。她说,看了宋桂年的《印象程世农》,想起自己也写过一篇类似的,不知发出来会不会以为是比较。我说没事,写作就要友好比较,互相竞争,大家提高才快。一篇稿子发出来,有反应,有跃跃欲试,有附和与发挥,说明有影响力。而且所写的人,都是对夷陵文学有贡献的人,作者说的都是心里话,被写是一种荣耀。欢迎大家写自己心中的文友和老师。并借作者此稿,致敬甘茂华。

20201205日)

2020年度回顾开篇

庚子多灾,新冠肆虐,抗疫至今,不敢松懈。扶贫攻坚,全面小康,众志成城,光耀史册。庆祝创作活动启动,高潮即将到来。

八十高龄老者方自义先生身先士卒,以笔为枪,积极参与抗击新冠战斗,发文送精神食粮。本年度为本地作者林文楷、黄荣久、元辰、何力、吕孝春、郑新红等写评论数十篇,并编汇《铁山评论》文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实在令人感佩。年度回顾便由他开端,选发其抗疫评论3篇。

推出年度回顾,意在推动创作交流,共同提高。不敢说有多大作用,但交流总比不交流好,同时也提倡互相关注,互相观摩,不要太过冷漠。不为别人点赞,不读别人作品,自己也少了许多获赞的机会。

2020年1211

简评兰桂腾芳《乡村槽坊

2019湖北新媒体文学联展推出了他的乡村系列,我在微评中说:“乡村是城市的母亲。城市化离不开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必然引起高度关注。比如扶贫攻坚正在决战决胜时刻,比如乡村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大家都期望的。 乡村同样是精神与文学的母亲。人到了城市,根还在乡村,梦还在乡村。一些人明知回不去了,依然梦魂牵绕。写好乡村,能给城市化安魂提劲,不用怀疑。但是如何写好乡村,如何还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一个梦,需要探索努力,不能总是停留于事物表面,不能总是简单的个人回忆。散文不是简单地把陈年旧事唠叨一边,而要有新的发现与感悟,要有人物故事人物命运,有令人击节的现场感。这是深度。”

 这次他又提交了《乡村槽坊》,和我们寻常多见的乡土散文一样,把一件事讲清了,历史感图画感有了,记录了历史,但历史中的人物故事人物命运和令人击节的现场感依然没有。  我希望他和许多跟他不相上下的散文爱好者更进一步,写得更好。

槽坊不是糟坊,是他那里方言不同。

20201214日)

读编宋华明诗歌散文并集

宋华明,一个具备散文潜质的多面手,新旧体诗,联,赋,都达到一定水平,尤以散文为胜。在我看来,如不集中突破一类,可能长期徘徊。他身边有周凌云、梅子老师,又有很好的基础,如不以散文,寻求突破,甚为可惜。散文上台阶,再回来写新旧体诗,也能克服现在的“好但平”。诗必须在气、韵、趣、识上突破古人和今人藩篱,不然只能自娱。虽非易事,却不得不注意。散文突破固然也难,但若有生活题材,且以他现在的能力,盯住人物故事人物命运,则相对容易很多。当否,请酌。

20201215日)

读编魏以进散文五章

以进的散文近年如春笋勃发,美不胜收。他善于从细微之处拾起记忆,口子开得很小,行文也很精致。叙述稳妥平缓,也有人物也有细节,情感真实,心境舒缓,从容雅致。然而,好也是好,了却未了。从当代散文的经验和我个人的阅读看,觉得四平八稳,雅而未至经典美文,微而未至生活精深。如果从同是分乡老乡角度看,谭宏清的雅致更接近精致;从国内散文大家看,汪尊琪的雅致更接近完美;从国际散文经典看,德富芦花更接近无暇。要做到典雅无暇,难度太大。我不建议追林清玄、汪曾祺,倒建议集中题材写好魏家坡,不仅把触角伸进童年记忆、父辈艰辛、历史变迁,而且伸进古老传说和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文化习俗、心理状态、精神生态中去,勾取沉淀的美酒,为生我养我的魏家坡作传。细微之处见精神,鲜活之中见灵魂,以小搏大是可以成功的。

20201220日)

读编徐敬河词十二首

敬河先生无疑是夷陵诗词大家,《七律 夷陵咏茶三十韵》不仅是其个人代表作,也是夷陵当代茶文化的代表作。文友箫水寒读过此作,要我约作者前往品茶,随时恭候。待先生有暇而文楷兄归来,定当践约,以畅爱诗敬茶之心。

 他还是我的兄长,温文敦厚,才学广博,诗情斐然。他的词亦如其诗,词意浑厚,境地圆满,佳句无穷。如“曾无灵药能奔月,但有新方总试刀。”“鹭飞款款耕牛动,忙在田中。”“矇眬最是令人痴,仙子飘然而至”“此生多少舒心事,最美当如伴老娘!”“说新叙旧兴飞扬,谈个天酣地畅。”“南天极目望家乡,可是当年模样?”......可谓琳琅满目。

若说建议,仍是两点:一,“吾生也有涯”,当集中题材,标书夷陵,以极致姿态进入地方文学史;二,开掘个性,展示人文飞扬的至性至灵而不只是展示中华诗词的集体性灵,后者已较好,前者尚不足,而前者才是进入诗词长河的身份证,不知先生以为当否。

20201221

读编林深数树《实践理性三题:人设都是天设》

我称他为林子是其堪称子也。诸子百家的子,敬词,他值得敬。不是他学问高,比他高的也多,但如他通、如他活的不多。他聪明,但不是小聪明,是适合治文史、理纲纪的大聪明。学问通达,纲纪聪明,为人还真诚,常怀戚戚之心,更不多了。心相通而习相近,是我们一直唱和下来的原因。

他的文字是学问、人生、性情的浓缩,尽干货,没虚词。有人说,不好懂。我说,问问层面到否,不懂慢慢看着,层面到,好懂,不必苛求文必从一年级讲起,大家时间很有限。

编发此文,不是要所有人懂,而是总有人会懂,懂的人还一定不少。如此短文探讨什么,他的来稿附言说得很清楚,不须我赘言。懂了的举个手,不懂的私下交流,好么?

20201223日)

简评郑新红七绝八首

    新红此八首画面感强,心情与愿景也有,佳句颇多:“渔翁只懂垂纶趣,钓碎一湖五彩霞。”“东君兴点花千树,翰墨妍开翠满坡。”“但愿今夕十六后,阴晴盈缺不相关。”然仍未至绝妙处,化已有诗句虽足,浑成气息尚少。最后两首意境重复,玩文字功夫,是诗家忌讳。诗词如不创新、我写、写我,很难走进当下生活,张扬时代灵性。

20201224日)

简评雷开艳《采蜜人——浅读朱白丹老师<走遍宜昌>

雷开艳这篇文章,说散文也可,说评论也可。我觉得很好,且乐意将其归为知性书评——我知道、我了解、我认识的《走遍宜昌》这本书。

这样写是评论吗?按照评论要立论和论述而不只介绍的观点来看,也许不被认可为评论;而从书评也应从自家心里流出来看,虽无没理论建树,却完整表述了一本书和一个读者心灵交融的过程,评论为什么又不能写成这样呢?

当然,如果作者是院校研究生,这样写不符合学术规范,可作者是业余爱好者,为什么非要装腔作势用自己把握不了的方式写呢?

文章感动人影响人就是成功。我觉得交流阅读感觉和阅读过程只要有助于正确感知原著,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去阅读、感知,评论的作用就达到了。她的评论立足于自己的感知,带动别人的感知,便属于知性评论了。她的审美是有依据的,她的感觉是高质量的内心流露,她的表达是流畅、自然而灵性的,这就具足了书评的资格和实力。

基层评论要走知性路线,理论依据要有,更要艺术感觉地道、表达真切动人,而不要装腔作势。

(2020年12月25)

简评雷开艳中篇小说《重生》

 第一次读雷开艳的小说,叙述平实稳定,除个别方言,几乎没有滞碍,错别字也没发现;人物关系清楚,人物转化基本可信;结构也比较完整,没有虎头蛇尾的现象。如果是初写中篇就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男人有钱就变坏,和老婆一起打工出身的李家荣开家具店发富之后也逃不出这个陷阱。吃喝嫖赌成了他的主要嗜好,每日醉醺醺回来,衬衣领上总有红红的唇印,对老婆吆五喝六了,对家庭的关怀冷漠了,对自己的职工不再视如兄弟了,连老丈人的六十大寿也忘了,赌博还输掉一间门面,人生和家庭都面临断崖。重生之意在于施以挽救。

老婆托他当年的兄弟勇柱拉来全市义务做好事的标兵王军华,约李家荣喝酒认识,从此开始了解另一类的价值观;加之家具厂被拆迁,另谋职业需要王军华的帮助,进入民生公路工程施工后,又目睹王军华仗义勇为替死去丈夫的孤儿寡母打官司得到合理赔偿,引发人生思考;再加2020年初的新冠封城,目睹病魔肆虐,家乡老百姓因为公路状况太差而卖不出去,促使李家荣发生转变,和王军华一起出资修建家乡的公路。

 小说面对凡俗生活,思考人生价值,充满导人向善的正能量。但总体上看,浅,平,和晓苏的农村打工小说相比,少了人心人性的深度和人生的情趣。都在意料之中,没有意料之外,作者的散文才华在小说中未能展现。可能是写得少,没有把有情趣有内涵有深度的细节运用到小说中来。我相信,经过这次试水,听听各方意见,再看一下晓苏农村小说的细节运用,很快能提高。

20201229日)

                            高新章数码版画作品

    《夷陵评论》 开设文论、名作欣赏、新作快递、群体推荐等栏目,常年欢迎惠赐达到省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水平的文学作品,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

    所有来稿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稿件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