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文心文论:关于一首诗的多方思考:方自义、玖鼎、李守望、元辰

 元辰1948 2021-12-14

夷陵评论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1-102 总第733  编发:元辰

方自义,宜昌人,高中退休教师。曾为宜昌县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湖北省中语学会会员、宜昌市中语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宜昌市夷陵区诗词学会会员 顾问、当阳市文艺联合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宜昌市夷陵区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著有儿童话剧《石栓》、歌舞《向阳花》、儿歌《新苗》、诗词集《桔叶集》及《桔叶集·续》,另有评论若干篇,曾在湖北省《群众文化》、宜昌市《革命文化》刊登。诗词曾在《中华诗词》、《中华诗词集成当阳卷》、《中国地名诗词湖北宜昌夷陵卷》及《新中国七十年诗词大典》等刊登。

李守望:湖北省特级教师。1969年始任民办教师。1972读中师,恢复高考进华中师院。分配夷陵中学任教。1983被“引进”宜昌县高中(后迁移更名三峡高中)。历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督学。多年执教高三,届届成绩优异,并两创宜昌市、一创湖北省高考语文最高分纪录。在深圳富源学校获最佳教学成效奖。他重视教学研究,曾在省考院组织的高考备考会上做专题报告,并深得好评。发表小论文百余篇,多篇获全国一二等奖。数十次为宜昌市调研考试命题,九十年代一连六次为高三三月统考制卷。主编署名语文专著七部,参编十多本。曾两任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青于蓝文化公司编辑。现为宜昌市楹联协会会员。

    元辰:本名袁国新,19489月生,宜昌夷陵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游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夷陵文学评论1978-2020》《雪宴》《麦青麦黄》等。

李守望:

  诗歌不是论科文,评点融求境意情

——与铁山先生商榷《踏青》

前一些日,在“夷陵诗词”网上读诗评《获奖诗词未必高》,很为铁山先生的敢于质疑、深入探究精神所感佩。文中有的看法有独到之处,值得写诗者留意。但是,某些看法愚并不赞同。近日又有朋友转发给我,征求愚意,我也只说了读诗不能过于征实罢了。昨日又有人说起,于是想到写点愚见,与铁山商榷一番,于人尤其于己,并非毫无裨益吧。

原诗如下:

莺声婉转与人同,醉采南山二月风。

舞燕千般春若画,星花万点势如虹。

铁山先生是逐句评析的(后文将其简化为“诗评”)。对第一句,大意说,莺声为“纠”,没有转折,因而不能用“婉转”;并说“'莺声与人同’不能成立”。

形容莺声婉转悦耳,古已有之,且不乏名家。罗隐《莺声》用“百啭”,杜甫《忆幼子》用“莺歌”,白居易《琵琶行》用“间关莺语花底滑”(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流利”或者说“流滑”);权威工具书《辞海》解释“莺歌”“谓莺啼宛转如歌”。这里不能执著于“莺声”“莺啼”“莺语”“莺歌”的不同,《踏青》所言“莺燕”,本来就是“莺歌燕舞”的变化与扩展,换成“莺啼”“莺歌”也一样。

更重要的是,读诗歌不能都用科学考察的方法。譬如说“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我们可以发问,吴刚、嫦娥缘何而来,诗人又作了什么新的创造,却不可以用科学解释说,月亮上根本没有什么吴刚、嫦娥、桂花树,那些阴影是低洼的平原。若如此,简直是把短裤衩晾在香蓬蓬的桂花树上,是对诗歌意境的大糟蹋。

《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个色彩,不单指赤橙黄绿青蓝紫之色,重要的是人之感觉,姿态味道音色等等。同样一景,悲人见其悲,喜人见其喜;同样一音,你闻而心惊,他闻而颜开。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也就感觉不同,描写也就自然各异。怎能以我闻之“纠”(真实科学之“纠”也罢)而不能让他人说“婉转”呢?

诗评曰“'莺声与人同’不能成立,因为人之声有说、唱、骂、笑声,哭声,吼声等”,这里曲解原诗,而后评断,愚以为差矣。原诗说莺声的婉转与人同。这个同,不是同人的各种声音,而是诗评者所说的人声之一种——“唱”。春天来了,踏青而乐,人欢唱,莺欢唱,“莺声婉转与人同”不就成立了吗?愚不是所评诗之作者,不知其本意,但作品发出来,就任人理解评说。诗无达诂,我之理解也是一解,能解通便可。

诗评说:“如果莺声与人同可以成立,就可以推出许多其他说法,如狗与牛,(它们都服务于人类),猪与鸟(它们都长毛)。那么,此作能否与上几种物同呢?这不荒唐至极吗?所以首句意不合不能成句。”这个推理和结论就更偏执,也不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诗歌写景取象都根据要表达的情感需要,原诗表达愉悦之情,取愉悦之象。如果按推理而成“狗声(猪声)婉转与……”,那才叫“荒唐至极”。

第二句“醉采南山二月风”。诗评征引了一些名家名作写二月风景的诗,(愚真诚佩服)其意是说,二月无花可采,采药要采根,不见其苗,难寻其根,因而不能用“醉”字。愚以为结论的前提未必真实,而且自相矛盾。古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足证二月是有青草的。诗评所引俗语“三月三,抽毛毡”,毛毡实际是白茅(本地俗称“丝茅草”)正青春年少所孕怀之花。三月开头可抽毛毡,二月中下旬的青草不正可观吗?愚坐其斗室,想其诗意,脚踩南山嫩草,身拂二月春风,眼观春景万物,耳闻婉转莺语,便醉意从五脏六腑渗透全身;那位山野踏青诗人采获更多,焉得不醉?

第三句“舞燕千般春若画”,诗评的基本意思是说二月燕子不会来,即使来了要食大量昆虫,才有力衔泥做窝,而不能“舞”。如理解了愚引王国维的论断,就不难理解这个“舞”字。即使燕子饿肚飞扑昆虫,诗人仍觉“燕舞”,著诗人之色彩,“舞”字甚佳,有何不能用?

诗评说二月燕子不会来,这倒值得一探。鲁迅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如果燕子没有飞回来,说“燕舞”也就成了笑话。我查阅大量资料的结果,说三月燕子飞回来,三月正是农历二月。特别是一篇写燕子的散文,明确说明农历二月二之后,燕子就陆续飞回来了。既如此,“舞燕千般春若画”应该成立了。

第四句,“星花万点势如虹”,诗评:“此句最大的问题是'势如虹’。虹,是园弧形的,而且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彩融合一起的颜色。须在雨后阳光复出,在天空才出现的……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弧门、拱桥和天然融洞口之类事物。”诗评“最大的问题”便是观点,没有分析另做结论,结论暗藏诗评的虹之形、色、时里。“势如虹”言形,“星花万点”言色,比喻形色,与时间无关。“往往用它来比喻”是对的,创新比喻怎么就不行呢?愚理解,诗人踏青所踏的南山似乎就是圆弧形,星花、嫩草,青树不也是多种色彩吗?

诗句受字数平仄限制,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需要读者去想象补充。不融汇全诗,没有大量的积累,就很难理解其诗句,更难做出准确公允的评判。

诗评:“这首诗的问题是明显的,误处是不能回避或通融的。任何狡辩是越辩越黑。”愚要求自己不狡辩,希望越辩越明。但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呢?任凭读者去评说吧。

过去高考备考鉴赏诗词,愚自编顺口溜:“读通全诗入内涵,明象悟境握情感。品赏语言嚼字词,手法作用赏断。”而后具体联系诗歌逐句加以解说。现在看来,它也是评论诗歌的基础。今天,反复揣摩铁山诗评,我还想补充:诗歌不是论科文,评点融求境意情。

附铁山方自义原文

获奖诗作未必高

铁山先生诗评

2021-08-27 阅读 184

桑德诺尔

读诗词之人,喜欢读高刊的文字,特别慕名获大奖之作。这本是人之常情。而一味追求,不加分析,未必有获。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首“金声杯"全国诗歌大赛获奖之作。为给作者留点面子,不言其名。

一一踏青一一

莺声婉转与人同,

醉采南山二月风。

舞燕千般春若画,

星花万点势如虹。

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这首诗。

一、莺声婉转与人同

莺声是婉转吗?"婉转"是声有"折"的。比如弯豆即胡豆结夹时有鸟叫"弯豆巴果”,或稻花扬花时有鸟叫"爹来背我"等这些叫声可谓婉转。而莺,是一种小鸟,声是"纠",是短而尖的声音,怎么有"折"呢?故,莺之声不是婉转的。

另,莺之声何能"与人"同?

莺之声,叫鸣单一,就是一个"纠"音。人之声可是多种:说、唱、骂、笑声,哭声,吼声等。只有口技之人学莺叫有一点点与相同。莺声与人同不能成立。

如果莺声与人同可以成立,就可以推出许多其他说法,如狗与牛,(它们都服务于人类),猪与鸟(它们都长毛)。那么,此作能否与上几种物同呢?这不荒唐至极吗?所以首句意不合不能成句。

二、"醉釆南山二月风"

二月,是值得一言的词。苏轼有句"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作者之"踏青″,应言者二月所"踏"。而这时雪刚消,应是“远看似有近却无"。那么古代大作家″千山绿"有错吗?非然也!那"绿"指的树,不是草。草还才出尖呢,诸如冬青树,松树,柏树,樟树等常绿树不都是一片绿吗?二月里"花发江边","发",为刚打绿未大开,见不着花的。

贺之章"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出的是柳的“细叶",即初的芽叶。"三月三,抽毛占。"那时浅草才能没马蹄。蹄,实是指脚壳。

又,二月能"采"到什么呢?怎能使作者在采之时“醉"了呢?二、八采药季,采的是草药的根部,很难寻,找花眼才能发现。何以"醉"哉?这一句权且成立。写诗嘛,总有点虚拟是吧!

三、"舞燕千般春若画。"

二月草出的不多,花未开几朵,昆虫未出窝,这时燕子会来?春燕一词不假,那也是抽毛占时,是农历三月尾四月初,燕子"早春二月"不会来。真的燕子来了,先要衔泥做窝,它得有住的,而且要食用大量的昆虫,才有力衔泥。否则就会饿死。它还能″舞"吗!这句子看上去很美,但不合时令。那有人偏说,我是写的"春燕",而你的题目是《踏青》,且点明是"二月",后语就承不了前言。

毛主席写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里"待到"一词看去不起眼,其实十分重要。

本诗的作者考虑过这样时令过渡的词吗?这一句单独看,似乎没有毛病,上下搭配起来,就有问题了。

四、"星花万点势如虹。"

       此句"星花"一词没问题,二月星星点点之花颇为合适。"万点"是。生硬地对"千般"出来的。此句最大的问题是"势如虹"。虹,是弧形的,而且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彩融合一起的颜色。须在雨后阳光出,在天空才出现的。它与宏、弘、鸿意思都不通融。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弧门、拱桥和天然洞口之类事物。

这首诗的问题是明显的,误处是不能回避或通融的。任何狡辩是越辩越黑。作为作者只能写这样,无可厚非。而那些评委责任可就大了。

竞赛主持者所聘用之评委格调是不能用职务名称或冠于什么冠帽来决定的,起码应以内行说话。这对于写诗老手,影响只能当笑柄,而对于习诗者影响极坏。这是全国大赛呀!

玖鼎评论

如果真的喜欢诗歌,那就多读一些诗歌!

首先读懂优秀诗歌作品,然后再写,写完以后要经得住推敲,最好与诗友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刊,追求什么网络投票,追求获奖。不然,名没有捞着,反而贻笑大方就不好了。

铁山先生的评论就给诗歌爱好者提了个醒,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没有弄清楚,以为可以糊弄别人,结果肯定是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的。


方自义回应:

读了《诗歌不是论科文,点评融求境意情》

——与守望同仁"商榷"之复

大凡有来无往非礼也。况李公谦恭称愚,使我倍加感概。区区三百来字之小评,劳神大驾宏文千余。尚引经据典,滂沱海证,欲将小苗摧而毁之。

现我回复两点:

一、支节弃之。什么"莺声婉转,″燕来之时",小支支灰飞。这些非尔经我典能言白。"事易时移″,"与时俱进"。前人言是,未必今日是。

我国典型季风气候,南北相差颇大。小学课文里巜春姑娘》在南海穿单衣裙,到黑漠得棉衣加披风。诗人书海南,燕舞四季不错,若到陕甘宁和东三省及新青藏,恐怕连燕影儿也见不着。湖北峡江一带居中,乡俗有三月三,抽毛毡,提示人们要"泡秧田"。这里三月当然指农历。说到农历,周公以前就有,只是周公定下来了。比耶酥要早几千年。凡关农事的皆为农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农谚),难道巜万

历年》中有二月清明?这农谚警示人们下谷种要审时夺事,以免谷芽被冻死烂掉。燕子这时节来了,花草丛中的昆虫虽不广泛,但松毛虫是大发季,有虫饱食,有泥广采。然而峡江的松树现存几何?几乎难见了。古人写"松溢山"引"经"能合今时?"是水皆映松″也不行了吧!真有魏征,孔明能预言五百年,五百年也未说准嘛!

二、同与不同,可成立与不能成立。

莺声与人同,莺声婉转与人同。

李公言:莺声可以与人的一种声音同嘛,那就是"歌″。我不想多言。在大大小小的文人中,有文人相亲,也有文人相轻。我只想文人相亲。顺便说一句,诗与歌是两个概念。自古传之今的"三人舞牛尾,一响穿竹林。″这是歌,不算诗。诗,特别是仿格律的古韵诗。启句是要遵度的。那么前言之"歌″从何而来?若要塞,塞到哪儿还原呢?又怎塞得进去呢?人就是人,怎么随意地说成"人歌"呢?因为要达到"同″,不行的硬它行,有此理呼?

"星花万点势如虹。"

这是结束句。重说,"虹"与弘,宏,鸿不相通。星光万点势如虹,句子不能成立。李公为了把它成成立。说"南山"是园弧形的,花有色,虹有形,色形兼具,来个"创新比喻",不就成立了。而比喻词"如"是明喻。且华中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师大,均把"如"排在首位。如的两边必须有相近相似之处。这怎能为了园成立而拉郎配呢?

总之读者会明白的。对错的不管怎么涂脂摸粉。得其反。


元辰编后言:

对景拈花道意真

——方李二老论诗商榷之我见

编发此期论诗商榷之文,是与双方沟通了的。因为方老年事较高,前又罹病必须顾及健康状况。然其心胸开阔,精神尚可,坦言不惧争论,方才决定编发。

论诗榷意,诗家常事。坦舒己见,互为砥砺,不以意气为上便好。许多创作与欣赏上的疑难杂症,因意见交锋而能拨云见日;审美各有偏好,求学各有方向,不能达成共识,则互相保留,各探其微,不至交恶;众多读者亦须广听博采,自思自悟;善意交流切磋,则夷陵诗坛之幸,故吾掺和其中。

意见不同,因方老的铁山诗评起。守望先生读过网友转发,觉得有话说。方老的诗评我看过,并深以为然。李老的商榷我读后也不觉得一无是处。诗评的确不是科技论文,律诗未必不能极度夸张和拟人。我也曾写“地有深心让紫荆”(先开),受到好友批评。夸张毕竟有“燕山雪花大如席”,而且有“挽断白发三千丈”。拟人有“相看两不厌”、“对影成三人”。

回到那首全国大赛获奖诗,我似乎更倾向方老意见。不论“莺声婉转”“势若虹”等句式及二月燕回不对南方物候,整首诗意境空泛,唯“醉采”略有意味。莺与人同醉采风,按逻辑接下来人与莺同春,“冲破千般春水画,心花怒放泄长空”,不是“燕舞千般春如画,星花万点势若虹”。既与人同醉,能不疯一回?所以方老说“获奖诗作未必高”是对的,物候不准,逻辑混乱。

必须说明的是,这首获奖诗因放弃莺与人春风同醉的觉受主线,走了写实的路。写实一路的标杆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每一细节经得住推敲。若是走写意的路,抓住了春风使人醉、莺声与人同,写出“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癫狂与寡欢,则细节是否真实也无所谓了。写实诗歌,不能夸张失实或者物候、细节牛头不对马嘴;写意诗歌,只要情绪真实,夸张癫狂也不要紧。这是史诗上的一个事实。“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官场失意之后的确如此,而青年李白恨不直飞日边,脱颖而出,有《韩荆州书》为证,岂会“天子呼来不上船”?然而没人质疑,杜甫强调的是个人感觉。

这说明,许多诗理需要结合作品,才能判断使用是否得当。而创作,对景拈花,择言达意,尚实尚意两路大有不同。实景通合圆融,意绪高蹈灵通,都不容易。

坦言呈拙,不知能否稍及微妙。若余绪未了,可直面交流,本刊不再就此题发文。

2021年9月5日

       本号虽然微小,总是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包括您的点赞和关注,共同打造优秀平台。创作与评论离不开大家。浪漫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也许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号,依然欢迎你回来坐坐。

    《夷陵评论》 以推介、评论夷陵文学和网络文学作品为主,兼顾读书和文化建设,开设文论、名作欣赏、新作快递、群体推荐等栏目,常年欢迎惠赐达到省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水平的文学作品,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

    所有来稿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稿件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