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者低调拼命,弱者高调卖惨

 爱智慧的石头 2021-12-14
做一个弱者、还是做一个强者,这往往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取决于外界。

选择做一个弱者,要比选择做一个强者承受更多
做一个强者,要做的,就是自强不息,发愤图强。这苦吗?是很苦,但也很酷。强者的奋斗之苦,虽然苦,但是有盼头,也更有尊严。为的,就是超越当前的困局。

做一个弱者,不停地抱怨,却不思进取。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虚度岁月,长期忍受外界鄙视的眼光。

即使偶尔能够得到少部分人的同情,甚至帮助,那也只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人有义务持续地无私资助。

结果只能是长期忍受物质匮乏之苦。


不停地抱怨,只会让自己沉沦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经历了丈夫、孩子离世的双重打击后,内心极度愁闷。

这份苦闷,如何来化解呢?祥林嫂开始向周围的人倾诉。

可是再悲惨的故事,当人们初听的时候,可能会起同情之心,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帮助到对方。可是听得次数多了,人们往往就会不堪其扰,导致反感。

倾诉的人,发泄了情绪,倾听的人,却是一种煎熬。

毕竟,人对于负能量的事物,听得多了,本能的排斥。


更有甚者,有的人,并无同情之心。他们只会把别人的痛苦遭遇,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把对方的痛苦,当成奚落对方的把柄。

此时的倾诉,就是落人以柄。

那么,祥林嫂不该倾诉吗?

也可以倾诉,只不过,倾诉需要把握一个度。期望通过倾诉,来完全化解内心的苦闷,是不可能的。

自己的坎,还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化解,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最终只能是换来失望、失落。


人人皆可为强者
我们有“资格"选择做一个强者吗?

有。

何为强者,不是有钱、有权、有资源,才能成为强者。强者,恰恰是在没有这些的时候,才显露出他们的“强者本色”。

内心是最柔软的地方,但是,一个人,只有武装到心灵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内心的力量,才是我们对抗一切的“原动力”。


《一个人的村庄》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落在一个人一生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谁也帮不了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难熬的冬季,别人进不来,无能为力,我们唯有靠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自强,我们才能迎来柳暗花明的一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