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自讨苦吃”

 爱智慧的石头 2021-12-14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溺于安乐之中,不思进取,那么,他的宝剑就会生锈。敌人到来的时候,他是难以战胜敌人的;

反之,如果一个人能够“居安思危”,不断磨炼自己的剑术,那么,即使敌人到来,他也能够坦然应对。

01

弱者被动吃苦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的。

弱者总是容易被眼前的安逸、舒适所束缚,从而看不到以后的痛苦。

或者说,他们即使能够看到今后的痛苦,他们也不愿意“未雨绸缪”,牺牲当下的快乐,来解决未来的难题。

他们往往难以抵挡住当前的诱惑,一味沉溺于享乐,结果错失了改变未来的时机;

他们对自己过分仁慈,不忍心“为难”自己,于是到最后,为难他们的机会,留给了别人。

弱者虽不愿意主动吃苦,可是人生的苦,是守恒的。

如果不主动去吃当下的苦,那么,在将来,就会被动吃未来的苦。

一个人,一旦被动吃苦,那么这份苦,往往是会加“利息”的。

如果当初主动吃苦,可能会吃一分的苦;

可是如果变成了被动吃苦,施加痛苦的,就成了别人、或者规则,原本一分的苦,可能就会变成十分的苦,而且难以躲避,甚至难以承受。

比如:如果一个人不愿吃上学读书的苦,看似一时舒服了。可是,将来,生活的挑战,将会袭来,此时避无可避,唯有迎战。

如果当初吃过读书的苦,那么,自身将有实力赢得这场战斗;

可是,没有吃过读书的苦,没有积攒下相应的实力,则很容易战败。战败了,则只能忍受生活的蹂躏。

比如:一个士兵如果不愿意主动吃训练的苦,那么,上了战场,很可能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主动吃苦,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有主宰自己人生的实力;

被动吃苦,则会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任人宰割。

弱者对自己的“仁慈”,终究会变成对自己的“残忍”。

02

强者主动吃苦

真正的强者,往往喜欢“自讨苦吃”。

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傻,也不是因为他们有“吃苦”的特殊癖好,而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着一个清晰明确地认识。

他们知道,有些苦,是非吃不可的。

就像有些亏,是非吃不可的一样。

不主动吃当前的苦、当下的亏,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苦、更多的亏,逼着自己去吃。

他们明白这一点。

所以他们并不排斥吃苦,反而,他们更加乐意主动吃苦。

在他们看来,每一次主动吃苦,都是非常合算的。他们吃了当下一分的苦,很可能会在未来获得十倍、百倍的回报。

正是因为他们喜欢主动吃苦,所以他们会越来越强大,最终拥有主宰自己的力量。

当然,也许有的人,也能够认识到主动吃苦的好处,但是,他们就是难以做到。

比如:有的人,明明知道读书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可是,才看了一会书,就又会不由自主的刷起短视频了。

真正的强者,不仅仅在于他们有着超常的见识,更在于他们拥有“知行合一”的品质。

他们在知道一件事情是应该做的之后,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知道一件事情是不对的时候,就会立马戒掉。

就像有些人,说戒烟,就立马戒掉了,没有反复;说起床,立马就起来了,没有丝毫拖延。这样的人,对自己“狠”,结果,他们成为了对自己“最仁慈”的人。

他们看似对自己“狠”,最后却会让自己“深受其益”。

逃避吃苦的人,终究会吞下更大的苦;主动吃苦的人,却能够避免吃更大的苦。

愿我们都能够成为“主动吃苦”的人。

共勉。

关注石头,与你一起读书、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