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看穿不言

 爱智慧的石头 2021-12-14


有人说:“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很多时候,使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沉默,而是因为我们的多言。
一个人,能够看穿一切,是一种本事,但是,看穿一切,却能够克制住自己言说的欲望,则是一份难得的自律与智慧。

01

看透一个人,不说透

很多时候,有的人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罢了。
为何?
在他们看来,他们随便耍点儿心机,就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占尽了别人的便宜。
其实,别人真的比他们傻吗?
未必。
有的人,天生善良厚道,他们不是傻,而是能够容人之错。

而有的人,冷眼旁观着这些“跳梁小丑”耍尽心机,不屑于拆穿他们的把戏。
他们知道,对于这类人,拆穿他们的把戏,只会为自己招惹麻烦。
所以,他们面对这些自作聪明的人,习惯保持沉默。但是,他们会默默选择敬而远之。
面对心术不正的人,敬而远之,是最好的方式。
那么,为何要“敬”呢?
这个“敬”,并不是真的“敬”,而是保持表面上的礼节,不让对方因为自己的失礼,而产生怨恨。同时,远离他们,避免与他们纠缠不清。

02

看穿一件事,不揭穿

老子说:“大智若愚”。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看起来似乎是愚昧的。
为何呢?
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聪明,虽然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但是,同样,也容易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愚笨的人,虽然平时总是吃点儿小亏,但是,往往没有啥大的灾祸;
精明的人,虽然平时总是能占点儿便宜,但是,恃才傲物,往往难有善终。

所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会让自己在该愚笨的时候,选择愚笨。
杨修屡次看破曹操的心思,并且大肆宣扬,最终把自己逼入绝境。
这便成了“聪明的傻瓜”了。
生活中,有的人,一旦看穿了一件事,便忍不住要去言说,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聪明。
司马懿说:“智者务于实,愚者争虚名。”
为了炫耀自己的聪明,却让自己陷入困境,这就成了“争虚名”的愚者了。
其实,周围的其他人,未必没有看破,只是他们知晓利害,假装不知罢了。
能够看穿不揭穿,“知,却假装不知”,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03

看破不说破,是一份修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自己不愿意提起,更不愿别人提起。
不知分寸的人,一旦发现别人的难言之隐,便会追问个不停,让对方尴尬、甚至厌恶。
有的人,一旦发现别人的“真相”,便兴奋不已,大谈特谈,却丝毫不顾及当事人的感受。
这种行为,只会严重的伤害到别人。
有修养的人,他们会体贴地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即使看到了对方的不堪,也会选择无视。

如此做法,是一份善良,同时也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一个修养极高的人,当他们发现别人的处境困难,不会大张旗鼓地去帮助别人,让众人皆知自己的“德行”,而是会不露痕迹的去帮助别人。
如此做法,虽然不会显露他们的“德行”,让别人误以为他们“不德”,但是,却能够在不伤害别人自尊心的情况下,帮助到别人,这便是“上德”了。
行善而不欲人知,才是真善。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言语的力量是巨大的。
有时候,说善言,是一份功德;有时候,保持沉默,同样也是一份功德。
愿你我,都能谨言慎行,自爱爱人。
共勉。

关注石头,与你一起读书、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