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鉴|河洛康家:打破家族财富魔咒,富甲三个朝代

 汲雲軒 2021-12-14

原创|艺术|生活|美学|真知

商  鉴

河 洛 康 家

文|若谷

导  语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传奇家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却是真真切切地在中原大地上上演了辉煌四百余年的历史画卷。

大河沉戈,日月轮转,历史总是泥沙俱下地淘尽多少风尘过客,然而在这个家族里,却走出来十几位号称百万的巨商大贾。

它,就是赫赫有名的康百万家族。

也许时运不济,时代的悲情,终于落在这个家族的肩头,走向没落的康家,几欲中兴,却难敌时运。然而曾经的辉煌,使这个家族走向了历史的顶峰,同时也划出了时代,为我们留下了诸多遗产。无论是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的康百万庄园,还是这个家族所代表的豫商文化,无不值得我们勾沉与探讨。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而这个恪尽天道的儒商家族,家中积福百万,田产连陌三省却能粗粮素衣,这又是什么样的祖传训戒所能达到呢?纵观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只有这个家族如此长盛不衰呢?

一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离市区4公里,距离郑州约100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以嵩山为冠,黄河为裙,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被人称做“金龟探水”,同时拥有两座名山、两条名河,可谓世所罕见,康百万家族在这里发迹,可谓是造化使然。

这座庄园,与风头正劲的山西乔家大院相比,可谓是私家庄园中的龙头大哥。它占地240余亩,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建筑格局之严谨,受到世人的赞叹,被称为“民间小故宫”。

这座全国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最典型的庄园,不仅有宅居、书院、戏楼、祠堂,还有自己的林场、石牌坊、造船厂、陵园甚至关押违犯族规之人的建筑和豢养兵勇的地方。这使得这个大庄园,就算是关起门来,也都是一个微型的小世界。

然而,繁华如过眼云烟,曾有的辉煌今已不复存子。只有这些老宅子,还在诉说着“康百万”家族历经12代、延续400年的财富故事。而这个家族里的传奇人物,就是在这个庄园里,经营了三省八县千顷良田,以及遍及各地的生意。

其实,我们外界常说康百万,其实历史上的康百万不只有一位,而是一个统称,是以康应魁为代表的康氏家庭十几代人的总称。我们国家有个传统,就是把有钱的人家称为百万富翁,所谓百万富翁,就是指财富无数了。从明朝开始,到乾隆年间,康家的田宅就达到了上千顷,这个数字可谓是十分巨大的。当然,这个家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商、治家的故事,也有有形的遗产——康百万庄园,在这个庄园里,到处你都能看见精美的雕刻、富有哲理的匾额楹联。这里头,就隐藏了康百万家族兴盛四百余年的奥秘。

推开厚重的大门,走过幽暗的青石门洞,一个壁垒森严、庭院深深的封建大庄园就矗立在眼前。触目所及的石雕、砖雕、木雕艺术堪称雕刻中的精品,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更是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所以的这些,无不展示了康氏家族独特的文化气氛,以其兴盛四百余年的奥秘。

站在二层的平台上俯瞰康百万庄园,四百余年凝固的历史瞬间仿佛复活了:不远处洛河蜿蜒而过,河面上康家的船只浩浩荡荡,使来使往,络绎不绝;再看庄园里面,家丁们跑上跑下,忙着搬物接客,侍奉主人;那些做帐的“相公”们,坐成一排一排哗哗啦啦地拔着算盘,计算着庄园里的财福累积的速度;女眷们有的安静的做着女红,欢喜地望着门外的花树,有的抱着孩子幸福地走在院落里;不远处的学堂里,孩子们正在摇头晃脑地跟着私塾老师背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   

这是都是康家人后来的成就。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就得回到明朝初期。当时明朝建立不久,河南地区长期战乱,人烟稀少,良田荒置。朱元璋下令迁徙西部几省的富裕人口到中原地区来生活。洪武七年的时候,康家的始祖康守信带着老母亲赵氏,从山西的洪洞迁到今天巩义的康店定居下来了。

但是对康氏家族起着决定性意义的人物,却是康氏的第六世传人康绍敬,在他这一代,也可谓是康家正式开始发迹的历史时刻,人才辈出,他的堂兄弟有14个人,光有功名的达到了7个人,这是很了不起的世族大户了。

康绍敬是康氏家族第六代传人中的杰出代表,他读书致仕,初任洧川驿丞,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大使。他所担任的官职并不高,但驿丞和大使都是管理地方水陆交通和官盐、税务、仓库的官员,与经济息息相关。而独具慧眼的康绍敬从这一职务上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找到了改变自己和整个家族命运的良机。

在明朝的时候,为了发展商业,拉动社会经济,朝廷曾实行“开中法”,就是以盐业为中介,推动边防和内陆及重要仓库运输的办法。盐业从汉代开始就由国家专营,朝廷的经济来源“半出盐赋”。明代时,盐业经营权即“行盐法”有所改变,实行“官督商办”。

而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商人最易暴富的行业就是经营盐业,因为既可以发财致富,又可以密切官商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目光长远的康绍敬当然不会错过这一“天赐良机”,他一面做官,一面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康家子弟把河南的粮、棉、油等物品运销山东,又把山东的盐及海产品运销河南,一来一去,日复一日,逐渐为康家挣下了巨大的基业,也为后来的康家传人历代经商山东打下了重要基础。

康绍敬奠定了康氏家族的基业。但是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基业传递下去?则需要智慧和方法,不然的话,一个康家也很难连续产生那么多的康百万。不过,这个时候的康家虽然很富,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富可抵国的地步,康家真正发迹的是,在明末清初年间,康氏第十代传人康复吉娶了明朝福王朱常洵落难的孙女,即弘光皇帝的女儿。

这个生于皇族的朱氏非常贤慧,生了康惠之后,相夫教子,这时的康家,才渐渐显现发达的端倪。可以说是落难的皇族公主,成就了康氏家族的百年基业,一点都不为过。

康惠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大勇,大椿,大鉴,而真正称得起康百万发家祖先的,就是康惠三个儿子中的老大康大勇。

穿过烟雾迷蒙的历史,我们可以还原历史的部分真实。明末清朝,国家初步安宁,朝庭除掉了内部的鳌拜之忧,又消灭了外有三藩之患,基本上完成了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发展生产的大环境已经产生,商品的交流,货物的运转更是带动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而处在全国交通要冲的康家,也迎来了经济繁华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康大勇利用门前河洛交流的水上优势,首先开辟了大河航运,抢占了致富先机。

康大勇文武兼备,雄才大略,但是因为他是明朝弘光皇帝重外孙的身份,让他远离了官场,而一心经商。他对弃仕从商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独到的见识,他开创的商船航运队伍来往于开封,济南,苏杭,京津之间,奠定了康百万家族兴旺发达的坚实基础。

康氏家族的大机器,正式开始运转起来,后来,康大勇的儿子康士路,孙子康应魁不但承认了他的雄心壮志,更是将康氏家族的基业,推向了历史顶峰。

这个时候的康家,不仅仅从事商业运输,还在全国稳中有序地开办了商业门店,多方经营,置办田宅,这样一来,康家的财富也就越积越多了。所以说,正是由于康大勇的开山奠基,康应魁的审时度势,展示了更高的经营谋略,才创造了康百万家族的鼎盛和辉煌,才使得康氏家族的百几基业,成为可能。

三   

到了康应魁时代,康氏家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这种速度,和康百万家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巩义位于河洛文化的中心地域,这里有着深厚的正统儒家文化的积淀,康家世代读孔孟之书,行孔孟之礼,即使进入商界,指导他们行为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儒家文化。

这让康氏家族的传人们,夫不坚守中庸之道和务实创新精神,遵循自然规律和拥有宽容的胸怀,再加上其天性的商业智慧,以及集权思想,民本意识,安土倾向,乐天情趣等等,无不展示着他们与众不同的商业实践。

他们可以毫不吝惜的拿出大把银两修整河防为国分忧,从而得到官府的嘉奖和倚重;他们赈饥荒,修学堂造福一方,使自己的商业活动远离“无奸不商”世俗目光,洋溢着“达则兼济天下”的色彩。这些善行和义举,又给他们的商业活动营造着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开辟着新的,更广阔的财源。

就是康应魁这位康百万鼻祖式的人物,却有着一个不怎么光彩的童年。相传,他小时候,非常调皮,他的父亲康云也非常溺爱他。但是父亲的溺爱,让小小的康应魁学会了不少坏点子,他经常在学校里耍乖弄巧,捉弄教书的老先生。有一次,康应魁的老师王先生让他背诵《三字经》,他站起身摇身晃脑地开始背诵起来。但是其中的内容,都被他篡改了。

比如有一次,康应魁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没有旦,阎王爷,不吃饭,割青麦,拉碾转,急得猪们乱叫唤,唧唧唧唧想婚恋……”,这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气坏了老先生,拿着戒尺打他的巴掌,他也没哭,只是咧着嘴喊哎呀。

王老先生的这次管教并不成功,让小小的康应魁给他结下了仇,没过几天,调皮的康应魁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个屎壳郎滚的粪蛋,在煤堆里滚了几下,又磨上了许多磨水,弄得又黑又亮,拿到老师那里,称是在哪里捡了一枚“地胆”,请老师鉴定。

这位善良可爱的老先生信以为真,拿来仔细鉴定,自然上了大当,在所有的学生面前当众出丑。自然,康应魁又遭到了老师的惩罚。

就这样,康应魁接着又耍了许多坏招戏弄老师,这王老先生实在忍无可忍,只好向康云从提出了辞职请求,康云从当然不会同意的。但是康云从却从此开始对他多留了意,他想找个机会,好好地管教一下这个调皮的儿子。

有一天,天上下着雨,康应魁懒床不去上学。康云从忍耐的限度终于到了极限,他把自己的儿子带进了康家祠堂。康家祠堂外面已经来了几位长者,都是族里的当家人,个个板着面孔,一脸的严肃。

这时,康云从让儿子脱下了棉袄、裤子,又用麻绳捆上了儿子的胳膊。然后抓起墙角的荆条,塞到了脊梁后的绳子了,以示要负荆请罪。接着,康云从牵着绳骰,带者康应魁来到了巍峨庄严的大殿里。走到祖先画像前,绳头交给了家族的长者,康云从开始向祖先忏悔。

所以的仪式完后,康云从拿来祖先排位旁的竹条板,狠狠地抽打康应魁的屁股。后来,族人拦下了康云从,抬起康应魁去医伤。恨铁不成钢的康云从,也坐在那里放声痛哭。之后很长时间了,康云从常和儿子谈心,讲做人的道理,讲男子汉大丈夫的责任,讲康家的传统和未来的发展……

经过这次责打,又经过父亲耐心的开导,康应魁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少。也正是这一次家法的实施,才磨练了康应魁的意志,唤起了他的责任感,让他明白了康家后人肩上的担子的分量——先人的遗志,父母的希望,社会的责任,终于早康应魁毕生努力和精心运做下,康氏家族实现了历史上更大的辉煌。

俗话说,严父出孝子,正是这次教训,让康应魁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而这次事件给他的重担和责任,也足足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来,康应魁当家后,帮助官府开仓赈灾,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也受到了官府的重视,康应魁也被“加官进爵”,一时间声誉大振,闻名遐迩。

好多外地人听说巩认有这样一位大善人,都跑来寻求帮助,而康家呢,当然也是来者不拒,有困难就帮人解决。

四   

康应魁,这位康百万家族第十四代传人,在世之时,两次悬挂“良田千顷”金字匾额,首次被老百姓尊为“康百万”。康家不仅在中原拥有良田千顷,在黄河里拥有庞大的船队。他的生意做到了周边多个省份。虽然们现在已经无法推测康应魁当年的辉煌,但是历史的痕迹镌刻在民间记忆中。

时至今日,在洛宁县的洛河边,还会有人跟你提到康家船。巩义民间也有顺口溜说:“河里行的康家船,岸上种的康家田,路上跑的康家马,栈房里借的康家钱。” 

而康应魁一生真正的大手笔是两件事:一是垄断陕西布市,二是从官方拿到一份长达10年的军需品订单。这个军需品的订单,也是一个历史机遇得来的。那是在嘉庆年间,川楚之地的白莲教起义,横扫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五省,长达9年的时间,为了镇压这些起义,清政府出动了大规模的军队。

出兵得需要粮草,粮草要从各省补给,这就需要十分强大的运输力量。但是遍看天下,只有康应魁的运输团队最为巨大,所以,运输粮草这个重任就这样白白给了康家。康家呢,也可以发起了战争财了。

有这样的好机会,康家一边挣钱,一边又拿出来银子,结交满族大员,接着又用银买到了布料和棉花的供应权。为了做好这一笔生意,康应魁一次性把产棉之地泾阳的一条长街的布市统统吃下,从而掌控了辐射半个中国的布匹批发生意。就连康应魁临终前还叮嘱自己的儿子:宁舍巩县,不失泾阳。可见泾阳对于康百的重要性。

在商场里,他是运筹帷幄的商界巨子,而在家中,他又是一位勤俭持家,慈教纯厚的当家人。道光戊子八年,他五十五岁,独资修筑巩县圣庙,后适逢祥符、中牟黄河段决堤泛滥成灾,乐输己财修筑黄河堤坝。山东、河南河道总督兼兵部侍郎副都御史钟祥赠匾:“涛平庶安”。公元1845年到1846年,河南连年闹饥荒,他出粟赈灾,使灾民度荒求生。

康应魁75岁生日那年,族人和乡亲来为他祝寿。在寒暄祝贺、酒过三巡之后,康应魁一把火当众烧掉了族人和乡亲欠债的账目。此举让乡邻们无不称道,连称康应魁为大善人。

也就是这一年,康家再次悬挂“良田千顷”金字匾额。再加上公元1773年,他出生那年乾隆赠给他父亲康云从的“良田千顷”匾。这两块千顷牌犹如旗帜照耀着康家后人的商业之路。

在康熙,雍正,乾隆直至嘉庆一百余年间,康氏家族经过四代人的创业奋斗,达到了康百万家族的全盛时期,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多达十八万亩,民间称其为“头枕三原,泾阳,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的中原巨富。

这个家族,可以毫不吝惜的拿出大把银两修整河防为国分忧,从而得到官府的嘉奖和倚重;他们赈饥荒,修学堂造福一方,使自己的商业活动远离“无奸不商”世俗目光,洋溢着“达则兼济天下”的色彩。这些善行和义举,又给他们的商业活动营造着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开辟着新的,更广阔的财源。

五   

在康百万家族,有一块被称为中华名匾的“留余匾”。这块匾,被康家人当成了康氏家训,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这个匾可以说就是指引康氏家族的不断前行的风向标,虽然听起来很中庸,但是你仔细品品,里面有着许多的哲理。

不管你是经营还是做人,“家和万事兴”、“做事留有余地”这些康家的盛世的宝典不能不值得今人借鉴。

“传家有道还是读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巨贾之一的康氏家族即使在金银满屋、良田万顷的时候都没有迷失。不仅如此,任何一代的康家大家长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勉励子孙不坐享其成,读万卷书。

即使经历过历史的浩劫,时至今日,我们仍可看到康家的文职室陈列的各类书籍。康家尤其重视启蒙教育,单设儿童居,不惜重金请名师执教,为孩子明日成为栋梁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与今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种种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把时光上溯到400多年前,不能不说康家有超前的意识。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是康家得以维持万贯家产、世代不衰的重要手段。在选拔人才方面,康家设有严格的程序,层层把关,最后才把全国最优秀的理财大师——一位位身怀绝技的“相公”们网罗到他的旗下。

康百万家族做为历史上的豫商代表,上自第六世康绍敬,下至第十八世康庭兰,纵跨明、清、民国3个历史时期,连绵兴盛了12代、经历了400多年辉煌,先后曾有康绍敬、康大勇、康鸿猷等10多人被称为“康百万”。

在清朝中期,这个家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达到巅峰。这个家族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曾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甚至早在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就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

康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度过了几百年的辉煌历史,还是没能逃脱走向衰亡的命运。那么,康百万家族是怎样衰落的呢?

有人说这是一种规律,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但有一点,康家人从创业到全盛,经过了四代人的努力,从全盛到衰败,也是经历了四代,也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成一种规律或者简单的机缘巧合。

康百万家族全盛时期是在19世纪初叶,当时正是大清王朝由盛入衰的转折时期,先是嘉庆年间历时十年的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到了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东捻,西捻反抗清政府的斗争此起彼伏,也正是在这时,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相继进入中国,外国资本的输入,打破了清王朝因循保守的经济管理体制,陈旧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康家的命运,也像这一个东方老大帝国一样,在世界新形势新格局的夹击之下,很难找着自己的方向了。

动荡的社会环境波及到康百万家族内部,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康家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加速康百万衰落的,还有其它方面的诸多因素。

1862年前后,清政府为遏制捻军活动,封锁河道运输,把河里的所有的船只全都烧毁凿沉,康家的航运船队当然遭受了灭顶之灾,康家的主要主要财源从此断绝了,这就是“大河沉船事件”。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庄园扩建,康氏家族随着人口的增多,开始大建庄园,从康大勇时代开始修建,一直持续到第七代。这次长达一个世纪的大建设,也耗费了康百的巨大的财产。

航运船队是康家招财进宝的经济命脉,这个损失对康家来说是致命的。以后康家虽多次想重组船队,却始终没有恢复起来。再往后随着铁路的修通,水上航运失去了固有的优势,因此,“大河沉船”可以说是康百万家族由全盛进入衰败的转折事件。

六    

康应魁之后,康建璧成为康百万家族的第七代掌门人。康建璧有一个行为不端的弟弟,被他杀了,后来被官府抓进了大牢,光是打点官府的银子粗算就有二十多万两。耗费银两只是表面现象,而“建璧杀弟”事件本身暴露了康百万家族内部潜藏的危机,它是家族的衰败迹象由隐蔽转向表面化,动摇了康家世代形成的经济管理体系。在康建璧坐监期间,山东的产业几乎流失殆尽。

后来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在回銮北京路上,路过河南,当时的康家掌门人康鸿猷独资修浮桥,建行宫,又花去大批银两。然而其时的康家已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为了装脸面,康鸿猷又大事铺张,又给皇上敬献了黄金珠宝打造的贵重礼物,基本掏空了康家的积蓄。

追根溯源,其实康百万家族第七代,第八代子孙,好多人都开始享乐成习,不思创业,坐吃山空了。在其子孙中间,光是吸食鸦片的就有三十多人。

这些人里面,有因为吸鸦片而卖地的,卖妻子的有之,也有沦为盗贼、乞丐的有之,家破人亡的亦有之。

此时,曾经显赫二百年的康百万家族真正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了。虽然,康百万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而供游人参观的康百万庄园却是这些历史的最真实的见证。

滔滔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文明,也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商人、商业和商文化。豫商处于中原腹地,崇拜河洛文化,深悟物极必反之理,因此把“留余”思想作为经商治家的最高原则。像康百万家族靠供应军需“尽忠发财”,靠赈灾济贫“行善得官”,可谓名利双收。

所以,我们不可否认,明清时期的康百万,在特定历史时期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世代经商之路。而康百万家族的传奇故事,为当下许多家族企业,和当今第一代创业富翁们面临退休的境况下,提供了一份难得且又实用的历史样本。

七   

如果把康家放之于中国历代大商人之中去,或者与他同时代兴起的商人商帮相比,康氏家族的兴起,不但有其自身的特色,又有其它的时代因素。与盛极一时的晋商、徽商相比,他们至少有几个方面是值得讨论的。

首先,从地理条件看,康百万和晋商、徽商所处的环境非常相似。都是地处山地,可种植的土地很少,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很不适宜农耕,但交通便利,适宜商业发展。

在经营手段、生活方式和文化渊源上,这三者之间又存在着很多的差别,你比方说晋商,早期他们多是拉驼队,走西口,赚钱之后经营票号,徽商早期靠经营茶叶,运输上都是用船,发了财之后呢,大多都是去经营钱庄,而且和官府的关系很密切。

而我们在今天去剖析康百万家族致富的原因时,最先想到的当属康百万毅然突破“士不经商”的思想桎梏,突破几千年来“抑商”、“轻商”的官方政策和“无商不奸”的民间议论,大胆经商。

另外,康百万家族赚钱的关键就是诚信经营,勤俭持家,履行合同。在经营上,采用的是多种经营、制度取胜。认为金银财宝都属“浮财”,容易一朝散尽,因此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最终形成农官商一体的康氏家族。

在内部他们打破任人唯亲的家族企业管理传统,从社会挑选各类经营人才,聘任为“相公”,按贡献大小,提拔为“小相公、大相公、老相公”,连自己的儿子想当“相公”、“掌柜”,也得经过严格的考查和审核。

“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这些匾额楹联时时刻刻都在告诫康家后代要把读书、行善、谨慎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在历史这面明镜面前,但愿今天的商人们能从康百万的百年辉煌及沉浮中悟出点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