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是西汉首都郊区(杜县,陕西西安东南)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密云、房山一带的人。他父亲老张,是长安县的小官,有一次出门,让张汤看家。老张办完事儿回来,发现家里的肉被老鼠偷了,十分火大,就抽了张汤一顿鞭子。张汤没来由被暴揍一顿,也十分火大,就把老鼠洞挖开,逮捕了偷肉的老鼠,取回了没吃完的肉,举告老鼠的罪行,对老鼠严刑拷打,反复审问,记录问讯笔录,撰写判决报告,就差让老鼠签字画押了,最后给老鼠定了个分尸处死的罪。老张看到这一幕,非常震惊,因为张汤还是个孩子啊!不但审判有模有样,连判决词都像是老练的法官所写。于是,老张就把张汤向司法方向培养。老张死后,张汤当了长安县的吏员。 【天生一个刀笔吏】 周阳侯田胜(武安侯田蚡的弟弟,也是武帝刘彻的舅舅),曾经被拘禁在长安县,张汤尽其全力加以保护(司法小吏,既可以把案犯制于死地,也可以救助可能东山再起的大员。张汤,从田胜开始编织自己今后进阶的关系网)。大约在前141年,田胜出狱,封周阳侯,对张汤自然有所回报,把这个县城小吏拉入了当朝权贵的圈子,从此,这个低级公务员,步入了上流社会。不久,张汤调到内史(长安特别市长)宁成手下,宁成觉得张汤小兄弟不错,就向上级推荐,于是,张汤被调升为茂陵尉,主持陵墓土建工程。
前135年,武安侯田蚡当了宰相,提拔张汤做了御史(监察官)。陈皇后巫蛊案发,由张汤主办,追查深入,很有章法(详见拙文《金屋藏娇:始于童话,终于梦魇》)。刘彻一看,这小子有点本事,前130年,提拔他当了太中大夫(中级国务官),张汤与赵禹共同制定了各项法律条令,务求繁密严苛。严格控制在职官员,制定了官员知人犯罪不举报就要判刑的“见知法”,使官吏互相监视、互相侦察。从此开始,用法更加严厉刻苛了。 【没有?制定不就行了!】
前126年,张汤升为廷尉(司法部长),位列九卿。张汤为人多诈,善施智谋控制别人。他当小官时,就喜欢以权谋私,曾与长安富商田甲、鱼翁叔之流勾结。当了廷尉之后,便结交天下名士大夫,就算内心与他们不合,表面上一定装出仰慕他们的样子。
武帝刘彻喜欢儒家学说,张汤判决大案,就一定要用儒家的观点来解释,任用研究《尚书》《春秋》的博士为手下,让他们对法条有疑处加以修饰弥合。每次上报判决的疑难案件,都预先向刘彻汇报,刘彻认为对的,就记录下来,作为判案的法规,以廷尉的名义公布,颂扬刘彻的圣明。如果奏事遭到谴责,张汤就认错谢罪,顺着刘彻的心意,一定要举出几个下属,说,他们本来向我提议过,就象皇上责备我的那样,我竟然没有采纳,实在愚蠢。因此,他的罪常被刘彻宽恕不究。他有时向刘彻呈上奏章,刘彻认为好,他就说,我还真写不来这奏章,是我的部下某某写的。他所处理的案件,如果是刘彻想要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酷的去办;要是刘彻想宽恕的,他就交给执法轻而公平的去办。
张汤虽做了大官,但很注重自身修养,与宾客交往,同他们喝酒吃饭,对于老朋友当官的子弟以及贫穷的兄弟们,照顾得尤其宽厚。他拜问三公,不避寒暑。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酷,内心嫉妒,处事多有不公,名声却很不错。宰相公孙弘屡次称赞他的美德。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案,都是张汤主办的,一律穷追到底。他处理案情、打击大臣、为己邀功的情况,多半如此。前121年,张汤升任御史大夫。 前119年,刘彻颁布诏书,禁止民间私铸铁器和煮盐,犯禁者受左脚穿铁鞋之刑,没收设备和产品(釱刑,用四公斤的铁钳,钳住脚趾,是代替刖刑的一种刑罚。釱读如第)。公卿大臣们又奏请刘彻,命令从事工商末业的人各自申报自己的财产,以一千钱为一缗,每二缗纳税一百二十钱,作为一算。另外,凡百姓家有小型马车,或有五丈以上船只的,都要缴纳税捐。凡隐匿财产不报,或申报不实的,罚戍边一年,家产充公。告发别人隐匿财产的人,赏给被告发者财产的一半。这些法令大部分出自张汤。张汤每次朝会,奏报国家财用情况,都到很晚,汉武帝因此忘记了吃饭。宰相李蔡(李广的堂弟)坐在位子上充数,天下大事都由张汤决策。百姓骚动,无法安心生活,都怨恨张汤。
本年年初,有官员奏称,国家困难,而商人往往家财万贯,却不肯资助国家急需,请陛下重新制造钱币,打击那些浮滑奸邪、吞并别人财物之徒(商人已经按照无穷无尽的法条交了无数税、捐、算,然而,在官员嘴里,他们依然是“浮淫并兼之徒”)。当时,御苑中有一种白鹿,于是,刘彻命人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四边绣上五彩花编,称为皮币,规定一块皮币四十万钱。同时下令:凡王侯、皇族进京朝觐,或相互聘问,以及参加祭祀大典时,呈献礼物或贡物时,都必须放在皮币之上(柏杨先生注:致送礼物或呈献贡物时,要放到一个华贵的盘子上,这个盘子,称为“荐璧”。现在,规定把白鹿皮币先放到盘子上,当作“荐璧”。也就是要先用四十万钱购买一张白鹿皮币,才能呈献贡物或致送礼物)。
【不贵,才四十万一张!】 大农令(农林部长)颜异颇廉洁正直。刘彻和张汤商议要制造“白鹿皮币”时,曾询问颜异的意见,颜异说,藩王和列侯朝贺时的礼物,都是黑色璧玉,价值才数千钱,而用作衬垫的皮币反而价值四十万,本末不相称。汉武帝听了很不高兴。张汤本与颜异不和,此番见颜异得罪了刘彻,心中暗喜,就等机会做掉颜异。前117年,有人告发颜异犯法,刘彻命张汤审理。原来,颜异跟朋友聚会,一位客人议论某项法令不很恰当,颜异听到后没有应声,只微微撇了一下嘴唇。张汤奏称,颜异身为九卿,见到诏令有不当之处,不提醒皇上,却在心里加以诽谤,应处死刑。从此以后,有了“腹诽”的案例,而公卿大臣们大多以阿谀谄媚的办法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