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前面讲到,十四岁的汉和帝刘肇,向窦氏外戚发出雷霆一击,窦太后、窦宪兄弟根本没回过神儿来,就全部被拿下,该软禁的软禁(窦太后),该诛杀的诛杀(窦氏兄弟及其党羽),刘肇开始亲政。 窦家惨淡收场,外戚该消停点了吧? 当然不会! 有道是: 杀了夏明瀚,自有后来人。 继老窦家之后,老阴家和老邓家先后走到了前台,不过,老邓家笑到了最后。 刘肇先后有两位皇后,都出身于名门大族。先是阴皇后,她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的老哥阴识的曾孙女。阴小姐从小聪颖,颇通诗书,据说,还有一身的“艺术细菌”——她是一位书法家。 公元92年,家人把阴小姐送入掖庭,毕竟是光烈皇后家的后人,她的后宫之路相当顺遂,先是很快就取得了高级职称——贵人(东汉皇帝的老婆们只有两级职称:皇后、贵人),刘肇对她也非常宠爱。到了公元96年,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后。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霜;太顺利的皇后,经不起宫斗啊。 巨变,肇始于一个叫邓绥的姑娘进宫。 邓绥是哪家的千金? 来头儿也不小啊。老爹是护羌校尉邓训,爷爷是太傅邓禹,那可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诶。老娘也不简单,是光烈皇后阴丽华堂弟的女儿,算起来不但和刘肇的阴皇后沾亲,而且还长一辈儿。 邓禹的夫人非常喜欢这个孙女,甚至亲自给邓绥剪发。老人家年级大了,眼睛花了,有一次给邓绥剪发时,一刀下去,把孙女儿的前额戳个洞,鲜血横流,但邓绥一声不吭,就那么忍着。家人发现之后,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有些傻,连痛都不哭诶,就问她为啥。邓绥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亲自为我剪发,我不忍让老人难过,所以忍着不哭。一家人都大吃一惊。 这一年,邓绥五岁。 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彼时儿童学习之书),十二岁时,《诗经》《论语》就通了。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居家女红(读如工)之事,从不过问。有一次,她老娘生气了,训斥她说,你不学习女红,天天看那些破书,我看你怎么嫁得出去!邓绥见母亲生气了,也不反驳,但改变了策略,从此,她白天学女红,晚上读经典,可以说是“革命生产两不误”。家里人都称邓绥为“大学生(诸生)”。老爹邓训发现这个闺女不简单,家中大事小情唔的,常常与她商议。 公元92年,邓绥本当选入宫中,恰好邓训去世,邓绥日夜号哭,整整三年不吃盐,不吃菜,搞得形销骨立,连家人都快认不出她了。 邓绥曾经梦见自己伸手摸天,感觉就像是青色的钟乳,她便仰头吮吸。解梦的人说,当年,唐尧梦见攀天而上,商汤梦见自己伸出舌头舔天,这都是圣王成事之前的征兆,实在是吉不可言啊!家人又找宫里的相师给邓绥看相,相师说,这个女女不得了,她的骨相和商汤的一样! 家里人暗暗高兴,但都不敢声张。 最初,祖父邓禹曾经说,我统帅百万之众,从来没有妄杀过一个人,我的后代必定有发达的。 公元95年,邓绥十五岁,身高七尺二寸(一米六六),出落得花儿一样,家里把她送入宫中,左右皆惊为天人。 公元96年,冬季,封为贵人。 阴皇后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信号,她发现这个邓贵人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都有规矩,竟然抓不到任何把柄。 而邓绥同样敏锐地嗅到了阴皇后的敌意,因此,她侍奉阴皇后日夜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大意。邓绥深知群众基础的重要性,她对平级的妃嫔,从无争执,甘为人下,即使对宫人仆役,也都施以恩惠。 刘肇对邓绥的表现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越发疼爱。邓绥生病,刘肇就特许她老娘和兄弟入宫伺候,而且不限定留宫的天数,想待多久待多久。但邓绥却说,让外家之人久留宫禁,对上,可能会让人讥讽陛下偏袒私幸,对下,也会让人诽谤我贪得无厌,上下两相受损,我实在不情愿啊! 刘肇感慨说,别人都以能够出入宫禁为荣,而你却反以为忧,真是难能可贵啊! 宫里每有宴会,妃嫔贵人们打扮修饰,争奇斗艳,而邓绥却只穿素装,朴质无华。如果哪次不小心与阴皇后撞了衫,她会立即回去换衣服。如果与阴皇后同时进见皇帝,她绝对不敢与阴皇后并排而坐,走路的时候也是微弓上身以示卑微。刘肇有时候与大小老婆们欢聚一堂,聊个天儿唔的,邓绥都尽量不答话,只要阴皇后没有说话,她绝不会开口。阴皇后身材矮小,行动举止有时出现不合礼仪之处,左右随从之人掩口窃笑,唯独邓绥怆然不乐,为阴皇后打圆场,仿佛是自己有了过失一样。刘肇了解邓绥用心良苦委曲求全,感叹说,修身进德之劳心费力,竟然如此艰难! 衣赐履说:这个女女不简单,在毫无波澜的平静中,让我感到一种寒意。 史书专门写了邓绥的隐忍退让,让人为这一弱女子感到揪心,但实际上是这样吗?读者一定要知道,刘肇可不止阴皇后、邓绥两个老婆,刘肇前后生过十几个儿子,恰恰阴、邓二人无子,也就是说,刘肇的小老婆多了去了,史家之笔,写的是邓绥低调退让,实际上邓绥之卓然高于众贵人、直逼阴皇后,已跃然纸上。 另,贵为皇后,行动举止有时出现不合礼仪之处,左右随从之人竟然敢掩口窃笑,奴才们好大的狗胆! 后来,刘肇对阴皇后日渐疏远,阴皇后心怀怨恚,经常叫外祖母邓朱出入宫掖。 邓绥更加谨慎,每当刘肇召她侍侵,往往称疾不应。刘肇生了不少儿子,但是很多夭折。邓绥担心继嗣无人,常垂泪叹息,不断选美女陪刘肇上床,让刘肇开心。 邓绥声名日隆,阴皇后心中恼怒,就求神拜鬼,意图降祸于邓绥。刘肇有一次得了急病,眼看就不行了,阴皇后秘密对亲信说,我一旦得志,一定要把邓氏斩草除根。 邓贵人听说后,流泪说: 我用一片诚心侍奉皇后,却得不到上天的庇佑。我惟有一死才能,上,报皇上的恩宠;中,解除我邓家的灾祸;下,不让阴皇后把我弄成人彘而受到后世的讥讽。 说完,邓绥立即要饮药自杀,宫人赵玉一把将她抱住,谎称有使者来报告皇上的病已经好了。邓绥信以为真,这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第二天,和帝果然痊愈。 衣赐履说:这一段,邓绥把这一场戏演活了,连我都差点被她给蒙住了。1.阴皇后对亲信说要除掉老邓家,立即被邓绥得知,这说明什么?阴皇后的亲信实际上是邓绥的人。吓不吓人?意不意外?2.邓绥听说阴皇后的话后,立即“欲饮药”,说明她身边随时都备着毒药。这是不可能的事儿。我们在《宫斗圣手窦皇后:美丽聪敏只是包装,阴狠毒辣才是内核》一文中说过,章帝刘炟的宋贵人身体不适,想要吃些生的菟丝子,竟然在宫里找不到,就写信让家人去寻找。此信被窦皇后得到之后,立即诬蔑宋贵人要做巫蛊诅咒窦皇后。那么,如果宋贵人身边要是有毒药,窦皇后想必会诬陷她要毒死自己,甚至毒死皇帝吧?也就是说,皇后、贵人身边藏有即冲即饮的美味毒药,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此,打算自杀是假的。3.邓绥说“不让阴皇后把我弄成人彘而受到后世的讥讽”,这话实在是太厉害了,言下之意就是:阴皇后就是吕后!而吕家最后是因谋反被夷了三族的! 论宫斗,邓美女远在前辈窦太后之上啊! 公元102年,夏天,有人告发阴皇后与邓朱挟巫术以蛊惑人心,事情被发觉,刘肇叫中常侍张慎和尚书陈褒于皇宫监狱中审讯。二人认为这些人祭祀诅咒,犯下大逆不道之罪。邓朱及其二子邓奉、邓毅,以及阴皇后的弟弟阴辅,全部处死。六月二十二日,罢黜阴皇后,软禁桐宫,后忧愤而死。老爹“特进”阴纲自杀,阴皇后的另外两个弟弟阴轶、阴敞,跟邓朱的家属,全被放逐到日南郡(越南东河县)。直到公元110年,已经当了好几年太后的邓绥才下诏,赦免被流放的阴氏家属,返回故乡南阳,归还被没收的资财五百余万。 阴皇后被废之后,邓绥多次为阴皇后求情,刘肇不但没有答应,反而认为邓绥心地良善宽广,有母仪天下之风范,就打算擢升她为皇后。邓绥宣称自己生病,闭门不出。 冬季,十月二十四日,刘肇下诏,立邓绥为皇后。邓绥辞让,不准,再辞让,再不准,如是者三,最后,迫不得已,登皇后位。各郡、各封国进贡物品(两汉王朝体例,郡国进贡,皇帝、皇后各一份),一律禁绝,每年只要进贡纸墨就行了。 刘肇每次想给邓绥的兄弟们封官加爵,邓绥则苦苦哀求推辞,所以她的哥哥邓骘(读如至)在和帝之世不过虎贲中郎将而已。 公元105年,和帝刘肇逝世(应为暴毙,因为没有指定接班人)。刘肇前后生了十来个儿子,大多夭折,后来又生了儿子就秘密送到民间抚养,此时,活着的还有两个。一个是长子平原王刘胜,另一个是只有三个多月大的幼子刘隆。邓绥以刘胜有痼疾为由,决定立刘隆为帝,于是将刘隆接回皇宫,先封为皇太子。 当夜,刘隆即位,是为殇帝,尊邓绥为皇太后,临朝执政。 衣赐履说:从邓美女的表现来看,很多读者恐怕都会觉得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心地善良的邓美女说成心狠狡诈的女巫婆。 我真不是为了宫斗而宫斗,为了阴谋而阴谋。 白居易有几句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意思是,如果王莽没有篡汉之前就死了,那他究竟是大汉忠良,还是乱臣贼子,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我们以同样的逻辑来考量一下邓绥,举两件事: 第一,和帝在世时,邓绥死活都不肯给自己的兄弟们加官封爵,终和帝一世,老哥邓骘只做到虎贲中郎将。公元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和帝去世;公元106年,三月七日,和帝下葬;一个月后,四月十九日,任命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所有的规格与三公相同)。公元107年,邓绥的所有兄弟,全部封侯。 第二,邓绥成为东汉历史上第一位完全专权的女主,直到她死,权力才回到皇帝手里,而此时的汉安帝刘祜多大岁数了?已经二十七啦!这一点,两汉期间的女主,只有吕后才有这个实力。 这样,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太傅邓禹那句话:我统帅百万之众,从来没有妄杀过一个人,我的后代必定有发达的。 而王莽的曾祖父王贺说,我救活的人何止一万,后代总会有人兴起吧! 【这一块黑,得黑很高级】 两相一联系,有没有感觉,史书上记录邓禹的这句话,是不是有点高级黑的意思呢? 【倘若读着过瘾,不防点个“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