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24. 水淹七军:关羽手下的东吴内应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曹操和孙权,私下结盟,共同对付关羽。二爷在樊城斗志正盛,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荆州已经变成了一个三明治,上面是曹魏军,下面是东吴军,二爷已经变成了——


一块肉饼
公元219年,八月,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围樊城,威震华夏。
曹操急派徐晃援救被围在樊城的曹仁,赵俨以议郎身份随徐晃军同行。
十月,曹操率军从长安到达洛阳,打算亲自南下解救曹仁,询问手下干部意见。大家都说,大王,赶紧出发吧,迟了曹仁将军他们就完了。
只有侍中桓阶反对,说,大王认为曹仁等人能否明了当前的形势?
曹操说,能。
桓阶说,大王您觉得曹仁将军和吕常将军(守襄阳),他们会向关羽投降吗?
曹操说,不会。
桓阶说,那您为什么非要亲自前往呢?
曹操说,我担心敌人强大,而徐晃他们恐怕打不过诶。
桓阶说:
现在,曹仁等人身处重围之中,仍然死守,并无二心,那是因为他们认为有您在远处作为外援。身居死地,必定有拼死之心。城内,将士有拼死之心;城外,有强大的援军,大王您掌控六军,向敌人显示,我们的后续援军源源不绝,您何必担心失败而亲自出征呢?
曹操同意,于是驻扎于摩陂(河南省郏县东。陂读如杯)。

【曹老板,也老啦】

有些材料称,曹操已经厌倦战争,并不想亲自带兵救援,但箭在弦上,不得已而表示亲征。于是,桓阶之辈揣摩主子的真实想法,跳出来反对,送上台阶,以维护老板的尊严。我觉得这么分析就有点过了。此时是公元219年十月,曹操于明年正月就去世了,满打满算,还剩三个月寿命(史称有个闰月),他老人家的身子骨能经得住这么折腾吗?一个六十五岁、即将去世的老人亲征“威震华夏”的关二爷,讲真,如果我是他的手下,也得千方百计拦住,跟送台阶、拍马屁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试想,如果曹老板到了前线,突然发病死了,这仗还怎么打?曹魏江山还能不能保得住都成问题哩。
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等支援徐晃,同时下令,必须兵马到齐之后,一同出击。
援军尚未赶到,徐晃率领的多为新兵,战斗力不行,但手下将领们全都催着徐晃出兵援救曹仁。赵俨对将领们说:
现在,贼兵把樊城围得铁桶一般,而水势依然很大,我们兵力单薄,又与曹仁将军不通讯息,难以协同。如今之计,不如向前逼近关羽的包围圈,派人通知曹仁,让他知晓外援已到,激励守城将士。我估计大王派给我们的后援,不出十日就能抵达,曹仁将军守十日应该没问题。援军一到,我们就里应外合,一齐发动,一定可以击败关羽。如果因为发兵迟缓,出了情况,魏王怪罪,由我赵俨承担全部责任
听赵俨这么说,史称,“诸将皆喜”。
徐晃按兵不动,而将领们都催着徐晃出兵,不深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曹军将领骁勇,坚决不当缩头乌龟。古怪的是,当赵俨说现在不能出兵,如果出了问题,我赵俨承担全部责任”时,“诸将皆喜”。哈哈哈。
诸将为何“皆喜”?
我只能判断,曹军的军纪极严,将领们要求出战,不是因为他们勇敢,而是一旦被扣上不敢进攻的大帽子,处分可能相当严厉。所以,当赵俨表示承担全部责任时,将领们既不用到战场上卖命,又不用承担责任,当然“皆喜”,呵呵。
徐商、吕建的援军到达,徐晃行动,向关羽军逼进,在距关羽的樊城包围圈三丈处扎营。曹操又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支援徐晃。
徐晃广挖地道,又以射箭传书的方式通知曹仁,多次沟通消息。
此时的二爷有些焦虑了,自从于禁等人投降,关羽收了降卒三万余人,粮食不足,二爷不管三七二十八,就把孙权储存在湘关的粮食,全部“借”走了。孙权闻知此事,表面上没有任何反应,暗地里下令,袭击关羽。


于是,三明治上下两片面包,开始夹击二爷这块儿肉饼了。
白衣过江
孙权打算任命征虏将军孙皎和吕蒙分别为左、右部大都,吕蒙对孙权说:
老大,如果您认为征虏将军有本事,就应任用他为统帅;如果认为我更适合,就应任用我。以前,周瑜和程普分别为左、右部督,率军攻打江陵,虽然事情都由周瑜决定,但程普自恃老将,而且两人都是统帅,就发生很多争执,几乎坏了大事,我以为,这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啊。
孙权醒悟,向吕蒙道歉,说,以你为统帅,让孙皎做你的后援。
孙权派使节进见曹操,请求允许他讨伐关羽,攻打江陵、公安。并表示,我们攻下此二城,关羽一定会回救,那么,樊城之围,不救自解,但请求魏王不要泄漏此事,使关羽有所防范。
曹操召集群臣开会,大家都认为应当替孙权保密。只有董昭说:
军事行动,最重要的是权变,要分清利弊。我们可以答应孙权为他保密,但暗中把消息泄露出去。关羽得知孙权的意图之后,如果回军江陵,则樊城之围就解了,这对我们有利。同时,孙权、关羽势必死磕,我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而如果我们替孙权保密,就如了孙权的心意,这不是上策。再说,现在被围的将士们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们每天都在计算,城中还剩多少口粮,终日惶恐不安。倘若他们生出其他想法,那才是真正的灾难(暗指曹仁等投降)。因此,孙权的信,还是泄露出去为好。而且,我认为,关羽此人强悍,自恃江陵、公安两城防守坚固,他一定不会很快退兵。
曹操说,对头!
于是,曹操将孙权的书信拷贝两份儿,下令徐晃分别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大营。被围困的曹军将士得到书信后,士气大增,而关羽则犹豫一番之后,并未撤军。
徐晃展开攻势。
关羽的总指挥部,设在一座较高的土丘上,而在另外四个土丘上设有分指挥部。徐晃扬言进攻总指挥部,却秘密攻打分指挥部。关羽见分指挥部危急,便亲自率领步、骑兵五千人出战。
《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载,关羽和徐晃原是老友,非常亲密,两人在阵前见面,说说以往旧事,叙叙离别之情,但并没有聊军事方面的情况。聊了一会儿,徐晃下马,举起高音大喇叭,向部队下令:
得关云长头者,赏金千斤!
关羽本来聊得情意绵绵,忽见徐晃下此命令,大惊道,老哥,你怎么如此说话!
徐晃说,兄弟,抱歉了,此乃国家大事。

【正史里没有这种场面】


徐晃冲击,关羽后撤。关羽在堑壕前围有十重鹿角(一半埋在地下削尖了的木桩),徐晃追击,冲入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圈,关羽手下将领傅方、胡修都被斩杀,关羽只好撤围退入沔水。
战后曹操评功评奖的时候,下达奖赏徐晃的命令说:
贼兵建鹿角十重,而徐将军大获全胜,攻破贼人包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熟知古代名将用兵,从来没有长驱直入敌人包围而取得完胜的。并且,樊城、襄阳之围,比当年乐毅包围苴城、即墨还要凶险,徐晃之功,超过孙武和司马穰苴!
徐晃率军回到摩陂,曹操在七里之外相迎,又大开酒会,给徐晃庆功。曹操亲自向徐晃敬酒说,樊城、襄阳能够保住,全是将军的功劳!
曹操如此怒赞徐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我们看一下双方力量对比:徐晃自有一军,又先后得到两军、十二营的援助,还有樊城中曹仁的数千人马;二爷没有增援,又抽调一部分人押送于禁三万降兵回江陵,还要担心孙权攻击江陵、公安。在这种情况下,二爷并没有被徐晃打残,只是将主力移防到水上。我只能说,二爷的战斗指数,确实高!
此时,吕蒙到达寻阳(湖北省武穴市东北),组建一支船队,让士卒全都藏在大船中,由老百姓撑船(使白衣摇橹),都穿上商人的衣服,昼夜兼程,沿长江西上。关羽设置在江边守望的侦察人员,吕蒙见一个抓一个,见两个收一双,东吴大军西上的消息,密不透风,关羽毫不知情。
这就是所谓的“白衣渡江”,原文为“使白衣摇橹”,有人翻译成吕蒙让划船的都穿上白色衣服,那就闹笑话了,真要都穿着白衣,岂不成了殡仪馆的运尸船了嘛!

【此图后面还要用】


实际上,直到此时,二爷并没有输,大不了顺江而下回江陵跟孙权过招儿就是了。然而,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二爷的后方——
东吴内应
前面我们讲过,二爷善待军士而骄于士大夫,他对荆州地方官员,基本上就两个字儿:鄙视
南郡太守麋芳和屯驻公安的将军士仁,关羽瞧不起他们,他们也忿恨关羽。二爷率兵在外,麋芳、士仁供应军用物资,任务恐怕是完成地不大好,关羽放出话儿来,说,等我回去,再好好收拾他们(还当治之)。麋芳、士仁听说后,都感到恐惧。
吕蒙军到公安,士仁拒守。吕蒙派前骑都尉虞翻前往劝降。虞翻来到城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想和你们将军见面。士仁不肯相见。虞翻就写了一封信给士仁,说:
聪明的人防祸于未萌,智慧的人预见将来的福祸。我们已经兵临城下,你们既来不及派出侦察兵,也来不及送出情报,这并非天命,而是我们有内应啊(必有内应)!将军预见不到危机,危机来临又无法应对,独守危城而又不降,拼死一战则灭绝了家族祭祀,为天下讥笑。虎威将军吕蒙打算前往江陵,断绝所有道路。将军你好好看清形势,到时你就是簸箕上的蚂蚁,无处可逃,等到走投无路时再降,则失了大义。我为你感到不安,请你好好考虑。
士仁看了书信,流泪而降。

【这是个人物】


虞翻对吕蒙说,我们用计赚得士仁归降,为防止他后悔,必须带他一起走,并留我们自己人镇守公安。
注意,虞翻的信中有此非天命,必有内应”的字句,这不是上天在帮助我们,而是因为你们内部有我们的人!似乎暗示我们,在关羽内部,孙权早就埋好了一颗大雷。
吕蒙抵达江陵,南郡太守麋芳守城,吕蒙把士仁叫出来与麋芳见面,麋芳秒降。
江陵降,二爷大势去矣!历代对士仁、麋芳之降,多有议论,大多落脚于二爷平素就对这哥儿俩没个好脸,动不动骂得跟三孙子似的,此番在前方作战,哥儿俩后勤保障又不力,二爷放出话来,回去再收拾你们两个龟孙!于是,两人忐忑,思来想后,干脆降了。
我觉得大体上就是如此。不过,士仁之降,与麋芳之降,还有区别。
士仁是广阳郡人,就在今天北京市房山区这一带,与刘备的出生地涿郡,相距四五十里地。故士仁大概率也是早期就投奔皇叔的元老之一,刘备拜他为将军,又驻军公安协助关羽,说明对他是非常信任的。吕蒙大军到达公安,士仁没有立即投降,好歹比划了几下子,收到虞翻的信之后,才流着泪投降了。至少说明,士仁本来并不想降。我个人认为,虞翻信中最有力量的一句话是:此非天命,必有内应。这句话给了士仁致命一击。
那么,谁是那个内应?


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麋芳之降。
麋家是徐州大族巨富,刘备任徐州牧的时候,麋竺、麋芳兄弟归附。后来,刘备遭吕布袭击,被打成十级肺痨,人生和事业都跌入谷底。这时,麋氏兄弟显示出商人的敏锐,在刘备身上下了重注,把妹妹献给皇叔当夫人,又提供二千奴客作为部队底子,再出家财以助军资。皇叔靠着麋家的支持,才得以继续革命生涯。
也就是说,麋竺、麋芳兄弟,不但是刘备集团的大股东,而且,还是刘备的大舅哥。刘备投桃报李,对麋氏兄弟极好,麋竺的军事、政治才能都一般,但是,他在蜀汉集团的地位相当高,平定益州之后,刘备拜麋竺为安汉将军,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刘备所属的荆州三郡,南郡最重;南郡诸城,江陵最重。麋芳被任命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可见刘备对他的重视。
要说麋芳这个身份地位,谁投降,他也不应该降啊!皇叔一贯以看人准著称,给关二爷配班子配了个投降分子,这简直就是自掘坟墓啊。
于是,各种专家学者,网络达人,给出了各种解释。史称,江陵城中失火,颇烧了一些军用物资,关羽大怒,放话说要收拾麋芳。于是,有些人把这段历史进行了脑补。一说公元218年年底,宛县守将侯音反叛,曹操调驻守樊城的曹仁前往镇压,前后用了三四个月时间,而正因为江陵失火,烧毁军用物资,导致二爷无法乘机攻打樊城。又一说,麋芳是个大贪污犯,最擅长倒卖公共物资。关羽在前方打仗,一应物资,麋芳倒也能供得上。但于禁投降之后,关羽一下子收了三万降兵,粮食、物资需求暴增。江陵富庶,本来也应该供得上,但许多物资都被麋芳给卖了,于是,供应链断裂。麋芳怕关羽追责,干脆一把火烧了仓库,掩盖自己的罪行。你别说,这些个脑补内容,编得还挺圆,逻辑上也通,不过,缺少史料支撑,更像是小说家言。

【这个形象气质,有点像】


我给麋芳投降的理由:
两个字:怕死
三个字:不想死
四个字:我要活着
麋芳如果不降,只有两种结果:一是关羽大胜,夺取樊城、襄阳,回来以后收拾他。以关羽的阎王脾气,手里又有假节钺的权力,杀了麋芳不是不可能,至少,二爷给了麋芳这个感觉。二是关羽大败,全是由于麋芳的后勤保障不力,又烧了军用物资,一样可以斩首。左也是个死,右也是个死,不如投降。
而投降东吴,官照做,酒照喝,妞照泡,除了面子上有些不好看,对麋芳来说,是最优选择。再说,面子算个屁!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麋芳投降之后,孙权没给他多少权力,但封为将军,在东吴还是很有地位的。
《三国志·虞翻传》载,虞翻有一次乘船,正与麋芳碰见了。麋芳船上不少人,都想让虞翻退避。有人对着虞翻的船大喊道,将军船到,闲杂人等,赶紧闪开!
虞翻这个人以说话直著称,连孙权都经常被他怼得胡子乱颤。举个例子,吕蒙拿下江陵后,归降关羽的于禁,又随大流归降了东吴。有一次,于禁和孙权并马前行,被虞翻给看见了。虞翻举着马鞭就冲上去了,对着于禁一顿臭骂,你个投降的俘虏,竟然敢跟我们主公并排乘马,你特么知道自己什么身份吗!说着,抡起鞭子就要抽于禁。孙权连忙制止。
此番,麋芳碰到虞翻,虞翻岂能给他好看?这个直男对着麋芳大船吼道: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意思是你麋芳这个不忠不信的小人,你靠什么辅佐主公?你“倾人二城”,竟然还当了将军,你也配!
麋芳听到后,赶紧让人把船上的门窗全部关上,灰溜溜躲到一边。
注意,注意,注意,虞翻说服士仁投降,取得公安,而痛斥麋芳倾人二城”,可见,士仁之所以投降,正是因为麋芳就是那个“必有内应”的内应啊!
同传还有一段记录,说麋芳打开城门投降之后,吕蒙并没有马上入江陵,而是在城外作乐庆贺。虞翻对吕蒙说:
如今打算投降的,也就麋芳一个,城中其他人岂可尽信?你不赶紧进城安抚、管控,跟这儿干什么呢!
吕蒙于是进城,发现城中确实有人策划袭击吴军,幸亏采用虞翻的建议,才没有酿成大祸。
那么,麋芳是怎么成为“内应”的呢?《三国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吴录》载,当初,江陵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关羽训斥麋芳,搞得麋芳十分恐惧,孙权听说之后,就暗地里和麋芳勾搭上了,麋芳已经有了归顺之意(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等到吕蒙攻打时,麋芳携牛带酒,出城投降。
麋芳的哥哥麋竺,听说弟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叫人把自己绑起来去向老妹夫刘备请罪。刘备说,你弟弟的事,与你无关。但是,麋竺好个脸面啊,惭愧地没办法活了,不久,就病死了。而麋芳投降之后,在东吴过得声色犬马。
都姓麋,都是皇叔的大舅哥,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泥?


【点赞、点“在看”,都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