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27. 曹孟德同志二三事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公元220年,正月,曹孟德同志逝世。对曹操这样一个复杂多面的人,如果专门作总结,短了说不清楚,长了又会与之前的内容重复过多,我折衷一下,用两回的篇幅回顾一下曹孟德同志的生平。本回讲一些之前没讲过的小故事,下一回,我们把曹操和刘秀作个比较,看看东汉首尾这两位不世出的英雄人物,都有哪些优劣异同。


以血缘论,曹操究竟姓曹还是姓夏侯?
《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孟德,西汉相国曹参之后。同传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载,曹操又名曹吉利,小名曹阿瞒。
曹操的祖父,是著名的太监曹腾。曹腾在汉桓帝刘志时,做到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收了个养子,叫曹嵩,曹嵩生曹操。
那么,如果曹操确实是曹参之后,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曹腾是曹参之后,要么曹嵩是曹参之后

【曹操,还是夏侯操?】


裴松之注引司马彪《续汉书》载,曹腾的父亲叫曹节,是个好人。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曹节家的邻居丢了一头猪,到处找,结果在曹节家的猪圈里找到了,就向曹节讨要。曹节啥话没说,让邻居把猪牵走了。没过几天,邻居家那头特立独行的猪,在外面快活了一阵子之后,竟然又自个儿回家了。邻居发现自己搞错了,非常惭愧,赶紧把曹节家的猪还回去了。曹节并没有骂街,而是笑笑就收下了。于是,四里八乡都认为,曹节真是品德高尚的长者啊!
类似的丢猪、丢牛的事,史书上并不少见,不必追究真伪。
曹节有好几个儿子,长子伯兴,其次仲兴,再次叔兴,曹腾字季兴,从小就被送到宫里当太监。公元229年,魏明帝曹叡追尊高祖父曹腾为大魏朝的高皇帝。
这是我听说过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太监皇帝,呵呵。
还是《三国志·武帝纪》载,曹腾的养子曹嵩,官至太尉,没有人知道曹嵩究竟是谁家的孩子。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和《世语》都说,曹嵩是夏侯家的孩子,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和夏侯惇是堂兄弟。
夏侯惇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人。
那么,曹操究竟是曹参还是夏侯婴的后人呢?
我倾向于认为,曹操是夏侯婴的后人,那么,就要证明曹操的祖父曹腾不是曹参的后人。我有四个理由:
第一,曹参家的后人不可能主动去当太监。倘若曹腾是因为犯罪被实施宫刑也就罢了,但他不是,他是家人主动送去当太监的。那么,他们即使自己不觉得丢人,大汉相国曹参在坟墓里也得羞得再死一次。

【曹参:卧槽,我老曹家出了太监!】


第二,曹腾家不至于穷到要送儿子当太监的地步。我们在《十四岁的汉和帝刘肇,一夜之间铲除大将军窦宪的谋反团伙》那一回中讲过,曹参的后人早就丢了爵位,泯然老百姓了。公元91年,和帝刘肇下诏寻找曹参后人,恢复爵位,赏赐钱财。曹腾于公元120年,成为当时的太子、后来的顺帝刘保的伴读太监,也就是说,曹腾入宫在公元120年之前。那么,和帝重新恢复曹家的爵位,仅仅二十余年后,曹家就沦落到要让儿子当太监养家的地步,可能性不大。
第三,曹腾的父亲叫曹节。这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啦!《后汉书·皇后纪》载,献穆曹后讳。就是说,曹操的女儿,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叫曹节。如果曹腾的父亲叫曹节,曹操的闺女也叫曹节,就严重违反避讳制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曹节因被邻居索要猪而被乡里尊为长者的记录,不实;曹节这个名字可能都是编出来的。
第四曹操本人没把曹参当先祖。《三国志·太祖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公元217年,八月,曹操下了一道命令:
……傅说出於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汙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这有什么问题吗?有。
古人是不会直呼自己先祖的名讳的,张嘴“曹参如何如何”,这是数典忘祖的做法。所以,曹操一定不是曹参的后人。而且,这还不是孤例,《三国志·和洽传》里也有曹操直呼曹参之名的记录。
曹操既然不是曹参的后人,那么,就只能是夏侯婴的后人了。特别是,终曹操一生,对夏侯家的兄弟子侄,与曹家的兄弟子侄,几乎无差别同等对待,所以,我认为,曹操的老爹曹嵩,应该是从夏侯家过继来的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曹操从小就机警,鬼主意多,最爱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他的叔父向他老爹曹嵩告状,曹嵩就收拾曹操,搞得曹操非常郁闷。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到了叔父,心生一计,就假装嘴歪眼斜。叔父一看他这个样子,吓了一跳,问他怎么回事儿。曹操大着舌头说,我,我,我中风了。叔父赶紧跑去告诉曹嵩,曹嵩大惊,着人把曹操叫来,一看,好端端的,啥毛病也没有。
曹嵩说,你叔父说你中风了,有这事儿吗?
曹操说,我中个茄子的风啊,叔父讨厌我,所以在您面前阴我罢了。
从此,曹嵩不再相信那个叔父的话,小曹同学于是更加肆意折腾。
曹老板小时候的事儿,印证了一个观点:调皮的孩子,可能将来更有出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刘备也是不爱学习,最喜赌马赛狗,还喜欢身着华服,到处显摆。孙权我们不太清楚,因为孙十万很小就跟着老哥孙策闹革命了,十五岁就当了县长,所以,基本上没机会搞这些飞机。联想到当下,特别是一些以严格管理著称的中学,别说飞鹰走狗,你看他们的一日生活制度,从早上五六点,到半夜十一二点,安排得针插不入、水泼不进,那些个小男生们,我感觉连偷偷瞟一眼女生、害个单相思的时间都没有,真是可怜诶。
不晓得曹老板如果被送进这样的中学学习,后来还能不能成为乱世奸雄?呵呵。
当然,我不是说飞鹰走狗一定就好,而是说,给孩子们一定的自由时间,可能比从早到晚填鸭要强得多。
曹操是德行也不长脸,学业也不咋地,当时的人没有觉得他有什么过人之处的。只有梁国(首府睢阳,河南省商丘县)人桥玄、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人何颙(读如用,阳平)看好小曹同学。
这俩人都是当时的名士,桥玄更是做到了当朝太尉,最有名的本事就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谁是大才,谁是废柴。桥玄见到小曹,立即觉得这小子不一般,对小曹说:
老夫见过的天下名士多啦,没一个能比得上你的!你小子一定要好好干,老夫年纪大了,将来还想把老婆娃娃都托付给你哩。
有了桥玄的评价,小曹同学人气陡升。
桥玄看人虽准,但他的影响力有限,就建议小曹去拜访许子将,求个评语。
许子将名叫许劭,是当时人物评点界的大咖,历史上著名的月旦评,就是他和他堂兄许靖两个人搞的人物品评大会,每月初一,点评一个当世人物,无论是谁,一旦上了月旦评,就相当于上了热搜榜,立即身价百倍,吸粉儿无数,人气暴涨。
于是,小曹找到许劭,问,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
许劭不答。
小曹何许人也?许大咖你不回答是吧?我非要让你回答不可!咱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最后从许劭嘴里逼出了一句话: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小曹同学大笑而去。

【许劭:谁敢比我准!】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曹操在治世是个能臣,在乱世是个奸雄,这个评价很牛;另一种解释更牛,意思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成为治理当世的能臣,也可以成为扰乱天下的奸雄。曹操从此就带着“能臣奸雄”的标签,走完浓墨重彩的一生。
退而苦学
曹操二十岁时,举孝廉,当了个郎官,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按易中天先生的说法,就是在洛阳县做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掌管治安。曹操上任后,把官署修缮一新,在衙门两边,各悬挂十余条五色大棒,有犯法的,不管你家是豪强还是平民,全部乱棒打死。
上任几个月后,有天夜里,逮住了一个半夜私行的家伙,曹操下令,打死!有人告诉他,这个人可打不得,他是当今天子(汉灵帝刘宏)身边最红的太监蹇硕的亲叔父诶!曹操哪管这个,打的就是这种朝廷内臣无法无天的亲戚!于是,真就将此人棒杀。从此,史称“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曹操敢于打死蹇硕的叔父,一方面说明当时他年轻气盛,另一方面他的家族根基很深,他不怕。曹操的太监祖父曹腾举荐了很多人才,这些人都在朝里做到高官;他爹曹嵩后来也做到太尉,此前职位也不低。如果什么背景都没有,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皇上身边儿亲近宠臣,发现这小子是个混不吝,但又奈何不了他,就举荐他为顿丘县河南省内黄县东南县令,远远打发出京城。后来,他的堂妹夫㶏(读如阴)强侯宋奇被诛杀,曹操连坐免官。之后,又被朝廷召回来当议郎,多次向灵帝上书议事,都不被采纳,朝政日乱,乌烟瘴气,曹操就不再发言。
后来,曹操又换了几份工作,觉得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借口有病,回老家了。他在城外造了一所房子,春夏读书,秋冬打猎,过得倒也逍遥快活。
我个人认为,曹操这次重新拿起书本,对人生的定位和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联系到当代,引出一个问题,即,读书是一路读到博士好,还是读完本科先工作,有了一定人生履历经验之后,再选择是否继续深造更好?
拒绝谋反
大约在公元188年,也就是灵帝刘宏去世前一年,已故太傅陈蕃的儿子陈逸,与法术家襄楷(这位襄爷,以前我们多次提过,他是桓帝、灵帝时期的一位大仙级的人物,官做得不大,但是精通阴阳五行星象,在士大夫集团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冀州刺史王芬那里见了面。襄楷声称,从天象来看,宦官们有大难,那些黄门、常侍们恐怕要被灭族了。
陈逸一听,非常激动。
王芬一拍胸脯,说,干啊!
于是,王芬就与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豪杰名士联络,大家一拍即合。王芬给灵帝上书表示,黑山地区(河南省鹤壁市)的盗贼猖獗,攻打抢劫冀州各郡、县,请朝廷允许他们组建部队加以剿灭。而此时,灵帝正好想到北方巡视他在河间国(属冀州,首府乐成,河北省献县。灵帝刘宏是河间王刘开的曾孙,继位之前,在此生活)的旧居,王芬等人听说后,大为兴奋,定好计划,等灵帝一到,就诛杀太监,废黜灵帝,另立合肥侯(姓名不详)为皇帝。
王芬等人拉曹操入伙,给他讲了这个万无一失的计划。曹操说:
废立皇帝,天下之至不祥也!过去,确实有人这么干过,而且干成了,伊尹和霍光都是如此。伊尹怀至忠之诚,以宰辅的高位,凭借执政大权,处置商王太甲。霍光则身负汉武帝托孤之重任,大权在握,内有太后主持(太后是昭帝刘弗陵的皇后,霍光的外孙女),外有群臣支持,而昌邑王刘贺当时即位没几天,朝里根本没有他的人,霍光才能雷霆出手,一举将其废黜(霍光废刘贺立宣帝刘病已事,可参详拙文《大将军霍光打算向皇上刘贺下狠手了》《从王爷到万岁爷再到侯爷,刘贺的人生就如过山车)。现在,你们这帮人,只看见人家废立君王轻松写意,却看不到其中的困难凶险。你们自己掂量掂量,以你们的实力比得上当年吴楚七国吗?合肥侯地位虽然尊贵,但尊得过吴王刘濞、楚王刘戊吗(吴王、楚王是发动七国之乱的带头大哥和带头二哥)?他们都被朝廷灭了,你们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

【就你们几个货,还想谋反!】


我们要注意,曹操反对王芬等人谋反,并不是说这帮人谋反不对,而是说你们这帮家伙没那个实力谋反。换句话说,如果谋反的实力够了,曹操未必就不参加。
计划再完美,也得看运气。恰巧北方天空在半夜时出现一道赤气,从东到西,横贯天际,太史观测天象后,上书说,北方地区有阴谋,陛下不宜去北方。于是,灵帝不但不去河间故居了,而且下令让王芬解散刚刚招募的部队;不但让王芬解散部队,而且下诏让王芬到首都洛阳汇报工作。王芬一看,咱也别去了,就自杀了。
什么赤气天象,这些都是鬼扯的事,王芬他们被举报了而已。此时,曹操已经三十多岁了,在政治上日趋成熟,不会轻易参与这种掉脑袋的事情。
对身后事深感无奈
公元219年,年底,群臣劝曹操取汉而代之,曹操拒绝,说,若天命在我,我还是当周文王吧。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享年六十六岁。留下一道遗令,说:
……我的那些婢妾和歌舞伎,都很辛苦,让他们住在铜雀台,好好安置,在台上的正堂放一张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摆上食物等祭品,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晨到中午,要对着帐中奏乐。汝等要时时登上铜雀台,望一望西陵墓田(曹操的陵墓)。多余的香可以分给诸夫人,不必用来祭祀。家里没什么事情做的,可以学着制作丝带、鞋子去卖(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而只是当个周文王呢?
我感觉,曹操一直认为,废立皇帝是至不祥之事,他可以把皇帝软禁起来,他可以羞辱皇帝,他可以杀皇帝的老婆,但他不能或者说不敢废掉皇帝。
两汉废立皇帝的人物只有三个:
第一个,霍光。霍光废昌邑王刘贺,立汉宣帝刘病已,对西汉的延续,功莫大焉。但是,他死之后,霍家被汉宣帝诛族
第二个,王莽。王莽篡汉自立,不但自己被人诛杀,王家也被诛族
第三个,董卓。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结局也是身死族灭
前面的这三个“榜样”,结局都“至不祥”,所以,曹操可能有这个顾忌,不愿废汉自立,免得曹家也搞到“至不祥”的地步。也就是说,对曹操来说,放权是不行的,这在《自明本志令》里写得清清楚楚,今后怎么办?篡也是个死,不篡也是个死,只能听天由命。
那么,他为何又暗示曹丕可以当周武王,取汉而代之呢?
我理解,曹操去世前,与高祖刘邦去世前一样,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人、对事、对局势的发展,都无能为力。
高祖想,吕后你爱干嘛干嘛吧。
曹操想,曹丕你爱干嘛干嘛吧。
我为什么说曹操有深深的无力感?
且看他的遗令是怎么说的: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编草鞋也是门儿手艺,刘大耳朵原来就是干这个的】


曹魏政权正如日中天,曹老板临死前,竟然告诫家人,学学制带子,编草鞋,万一曹家完了,你们好歹算是有门儿手艺,可以养活自己啊!
也就是说,曹老板认为,曹丕要当皇帝,由他去;他能不能守得住,天知道!
无力之感,溢出纸面


曹操感激桥玄的知遇之恩,每次经过桥玄的墓,都会去拜祭。专门为桥玄写了一份祭文:
原太尉桥公啊,您品德高尚,仁爱宽容,大家都很怀念您啊!我年轻的时候,十分顽劣,您却接见了我,还对我大大地褒奖,如同孔子说自己不如颜渊,顽劣如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你还曾经对我说:
我死之后,你经过我的墓地,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来祭奠我,马车过去三步,你就会肚子疼,到时不要怪我!
这虽是当时的玩笑话,但如果不是您把我当成至亲之人,又岂肯说出这话来呢!我并不是相信您的灵魂会发怒,让我生病,而是回首旧日交情,想起来就悲伤啊。如今我奉命东征,驻扎在乡里,北望苍茫大地,心系您的陵墓,以薄礼祭奠您,您慢慢享用哈!
老桥和小曹,端得一对妙人啊!

【点赞、点“在看”,都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