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人微语‖屿上远去了钢琴声

 拾稻书斋 2021-12-14

作者‖秦建华

随着动车铿锵的车轮,我们踏上了返乡的归程,也就结束了两天两夜的厦门之旅。

这是一个身心放松之旅;是一个年龄与日俱增、阅历与时俱进的感受之旅;是一个安步当车,想走即走,想停即停,自由散漫之旅。

旅后,最想说的还是厦门的老建筑(以思明区为例,似历史文化街区吧)。因为是海峡,台风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传统的以土木或砖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式建筑,不抗台风,所以厦门本岛的建筑以砖石为主,多平顶晒台。加之,是清朝中期的通商口岸,建筑立面多有西方元素。所以,这里保有大量的百年建筑鹭江道建于光绪二十三年的“厦门第一等邮局”仿佛昨日,鼓浪屿更是“万国建筑博物馆”。

因为是小岛,所以厦门的街道都比较狭窄,距离也不长,多是几十米,甚至几米的巷子,一条中山路几乎贯穿最繁华路段。又因为厦门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天曝晒潮热,骑楼就成为英国强盗、印度巡捕们最喜欢采用的样式。现今厦门商业区的骑楼就保存完好,依旧保留了开埠的繁华。

绕过波普化的“千城一面”,走进高楼簇拥下的小街巷,呈现的是市井生活,反映的是人文情怀,这是最厦门的地方,就如同赣州的梁屋巷六合铺一带。 厦门除了发达的公交,大众化的有各式共享单车和小型载货电单车,鲜见踏板电动车(许是多有超标吧)。因了发达的旅游业,厦门的服务业也很发达,年轻人创业率高,特色经营,选择这种即可载货也可载人的环保非机动车,就很当然了。  

几天里,我感觉厦门这座沿海城市的生活节奏也不太快。只是,号称“琴岛”的鼓浪屿于今琴声不再。(作于2019年9月25日)

作者介绍

    秦建华,著名媒体人,《客家摇篮》杂志执行主编,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