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建华有消息称,赣州市章贡区将要在河套老城区投资9800万元打造福寿沟博物馆。这个项目与我2011年的设想异曲同工。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至今能够原汁原味彰显宋代风貌的建筑除了地处市郊的摩崖石窟通天岩,就是城内造福市民千年的福寿沟了,其它的都是些现代赝品的“古迹”。通天岩由于过度开发,原始的风貌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古城墙经由历代在原址上的修复或重建,到今日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宋代遗物,而七里镇宋代官窑遗址则早已焚毁殆尽。 “福寿沟”由于深埋地下其保留下来的部分,既躲过了战火的焚毁,也避免了人为的破坏,是原汁原味的宋代城市“良心”工程,是佐证赣州宋城历史的有力物证,也是赣州有别于其他宋城的特色之处。但也因为“福寿沟”的不见天日,人们只闻其声未见其形,这对展现先人的造城智慧,完整赣州的古城旅游资源不啻是种浪费。 鉴于此思考,2011年底,作为赣州市婚庆行业商会秘书长,根据市工商联提出的为当年市政协会议的召开,行业商会要积极撰写提案供市工商联筛选的要求,我为婚庆商会代写了《关于在河套老城区兴建福寿沟观景窗口的提案》等两个提案供市工商联筛选。 《关于在河套老城区兴建福寿沟观景窗口的提案》的案由是:由市文物保护部门牵头,政府拨出专款,选择一处保存较完整且与出入口相连的沟段,将“福寿沟”的形状裸现于地表,然后用可承压的有机玻璃覆盖,成为一个直观窗口。这样既可保护文物,亦可让市民和游人看到“福寿沟”的真实原貌,并立一座石碑介绍“福寿沟”的功能及分布示意图,以警示城市规划设计者摒弃“重地上轻地下”的急功近利思想。 当时我想这“窗口”的设置在技术上应该不存在问题,也不会花费很多的钱。 那曾想,市工商联领导在对所递交的政协提案进行筛选时,认为“该提案在技术上难以操作”而淘汰了,保留了我的另一提案递交市政协提案组。 现在花9800万元建福寿沟博物馆,可见钱不是问题,格局才是问题。(作于2016年11月23日) 【作者介绍】 秦建华,著名媒体人,《客家摇篮》杂志执行主编,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