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稳度过小学低年级,很重要但极容易被忽视的三点

 帝都果妈不焦虑 2021-12-14
 
大家好,我是果妈。
这周我连续参加了两场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几位校长、任课老师,还有外聘的心理专家,依次给我们介绍新一年级的各种注意事项。

我也不得不接受,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家长的事实。
从全国范围内看,其实今年新一年级学生数量比去年少,北京也是如此。
 
可是,由于大家都很重视教育,西城新一年级人数反而多了很多。
 
像我们校区,今年每个班都是43~45个孩子,一个年级五六百人。往前推几届,一个班大概35~40人左右。
 
校长说,预计明年我们小学新一年级学生还得增加40%以上,后年更是难以想象。
 
对比我小时候上的菜小,虽然普普通通,但是一个班才28个人。
 
人数较多,必然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影响。孩子能不能适应还不确定,我反正开始担心起来。
 
我之前也看过幼小衔接的书,听过高年级家长介绍一些经验,还准备了字帖并正在教果果写字。虽然他并没有上幼小衔接班,但我自认为小朋友适应小学生活应该没有太大困难。
 
但,听过讲座之后,我却发现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忽略了,但同时很重要的点。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聊吧。




如何保证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班里人数太多,还有可能出现个别调皮捣蛋的孩子(毕竟才刚一年级嘛),让孩子专注上课变成了头等大事。
 
公立幼儿园,其实也有教学任务,但都是20分钟一节。上了小学,上课时间直接翻倍了,变成了40分钟。
 
根据专家研究,孩子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他们年龄的2~5倍也就是说,对于6岁孩子来说,平均只能高度专注20分钟。之后,他们难免容易分心开小差。
 
现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进度很慢,很多孩子都提前掌握了不少知识,比如基础的五以内加减法等。他们可能自以为懂了,就更不爱听讲了。
 
一旦低年级认真听课的习惯没养好,高年级就更容易掉队。

怎么办呢?

1)暑假期间就得调整孩子的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和上学期间一致。保证睡眠的同时,不要安排过长时间的午觉。很简单,在学校只能稍微趴一会儿,没有午觉。

2)锻炼身体。只有健康的身体,精力才能更充沛。趁着暑假,我准备隔天送他去上一次户外篮球课。要再长点个头,等开学时,还能被安排到教室第四五排的黄金位置。

3)如果怕孩子跟不上,假期想提前学一点,也一定不要用课本,最大程度保持孩子的新鲜感,避免他们觉得上课无聊。

4)多陪着孩子亲子阅读,让孩子能够安静坐着看40分钟书。当然,中间可以安排望远休息眼睛。 如果平时在家孩子都无法安静坐40分钟,在学校一天累计得坐七八个小时,只会更痛苦。 

5)家里的学习环境最好和学校趋同。比如,不要买过于舒适的椅子。如果在家时,孩子坐的都是动辄三四千的“符合人体工学”的高级软椅子,或者舒服的沙发,在学校却只能做硬板凳,连屁股都会提出抗议吧。当然,如果已经买了,也没必要扔了哈。

(“贫富差异”对比图)




如何利用好课间10分钟?





出于防控近视等目的,大部分爸妈和孩子们都希望课间10分钟里,孩子能够走出教学楼。
 
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跳大神、丢沙包、踢毽子甚至打羽毛球,这十分钟简直太珍贵了。活动好之后,下节课立马元气满满。
 
但如今这么多人,十分钟内安排课外活动的话,学校确实有困难。

我们家长会第一件事,老师就告知了我们这件事:不但课间不能出去,还得几乎全天戴着口罩。
 

无奈之下,我已经开始教小朋友,课间不能继续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无论如何,每个课间都得去打个水,或者上个厕所,活动下四肢,才能避免下节课腰酸背痛、东倒西歪。
 
他们现在这情况,一个年级五六百人,上个厕所说不定都得排大队……
 
当然,孩子们还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定,不能跑来跑去或大声喊叫之类,省的回头被“禁足”了。
 
此外,小朋友还得提前把下节课的需要用到的课本准备好,不能等上课了还手忙脚乱。
 
剩下的时间,让小朋友看着窗户外面远眺一下。
 
这些事儿看起来不复杂,但孩子年龄小,还真会记不住。尤其是,万一其他小朋友课间都不爱动,就凭我家娃那从众的心理,可能也不敢出教室了……
 
于是,我都准备编个顺口溜了,刻到他脑袋里,可惜还不够押韵:

课间必须做什么?

 一要打水和喝水,二要活动胳膊腿,三要排队上厕所,四要准备好课本,五要抬头望望远。

课间不能做什么?

不能打闹和奔跑,不能大声和喊叫。

太不容易了,哎。不知道小学老师教不教类似立规矩的顺口溜?




仪式感和底线都要有





孩子们过个生日都可能开个派对或者至少买个蛋糕,上学这么一件大事,当然更得有点仪式感,得让小朋友觉得上小学是一件值得期待和骄傲的事情。
 
比如,带他们亲自选书包啦、选文具啦,打扮的帅气漂亮地拍个入学照片啦之类,或者暑假时不时带着他们去小学门口看一看,并用骄傲的语气告诉他们:
 
你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以后几年都会在这里学习生活。老师会教给你很多很多知识和道理,你以后会比大人懂得还要多。
 
这类事情,看着也没什么特别,但确实能让他们接受、认同、向往小学生活。
 
虽然,他们的小学校园和幼儿园比起来,还是差太远了。幼儿园一进门,又是大滑梯,又是攀爬架的,牢牢地抓住了他们的心。
 
所以,无论我们做的铺垫工作再多再好,真到开学后,小朋友还是有可能不适应小学生活,不愿意再去上学,甚至找出肚子疼之类的借口逃避上课。
 
最好,开学后至少前两三个月,都得由父母一方亲自送孩子们上学,而且不能迟到,要把他们试图“逃课”的想法,温柔而坚定地扼杀在摇篮里。

 

除了以上三点,其实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时间观念,能够自然而快速结交新朋友等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

不过也不用太着急。小学整一年时间,学习任务相对简单,都是为了让我们和孩子们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

有点小小的担忧,也真的比较期待~怎么回事?

我之前也写过一些,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跟着50多年经验的教育专家,我发现实践性最强的幼小衔接攻略
 
据说,这是小学最大的挑战
 
熬了两个晚上,我终于弄好了小学六年的描红字帖! 

孩子磨磨蹭蹭,除了发飙,我还想出来了7个好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