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魏王曹操先走了一步,然后是曹丕继任魏王,随后代汉建立魏国。对刘备来说,这两件事情虽然很重大,但是比不上一件更让他很头痛的事情,那就是继关羽丢了荆州之后,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东三郡也因为孟达的投降丢了。刘备拿到东三郡仅仅一年时间就得而复失,于是震怒之下杀了负有直接责任的长子刘封。 后人对刘备杀刘封的理由有不少猜测和分析,大都是认为刘备之所以要杀刘封是为了给刘禅扫清障碍,其实结合当时的形势来看,这至少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和刘禅有关这么简单,我们分析下。 第一,当然不能否认,刘备杀刘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关于这点,有人会说刘备传位给刘禅是天经地义的,其实不是这样,当初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是很正式的,起码刘封理论上是有继承权的,只是刘备后来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大家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一点,但你就此认为刘备杀刘封是为了给刘禅让路也不尽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朝中上下都认可刘禅是刘备的继承人,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已经明确确定了刘禅的储君地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绝大部分的实力派都是刘禅的拥护者,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刘封根本没有实力去争,最多也只能是心里想想。 第二,为刘禅让路这是一个明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另外一个原因。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前,刘璋统治下的益州有两大派别一直是明争暗斗,他们就是当初刘焉入蜀时以三辅和南阳人士为主组建的东州军和益州当地豪强;刘备入蜀之后,他的实力构成基本上是元从旧部,荆州派,东州军和益州豪强,刘备通过和东州军首脑人物吴懿联姻,形成了元从旧部,荆州派,东州军三派联合打压强大的益州豪强的态势。 刘备在世的时候,一切都好说,刘备如果离世了,留下刘封这样一个强武有力而且在军中有一定根基的义子,而且还是本来就有继承权的长子,很难保证不会有被强大的益州豪强利用的可能(所谓的益州豪强比如李严,费观等人就是)。借丢了东三郡和没有援助关羽的时机杀了刘封,可以提前消除这种可能的隐患和杜绝政治投机者对刘封的利用,不能怪刘备心狠,这种斗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第三,刘封开了个很不好的头,那就是在友军有难的情况下拒不支援袖手旁观,而且这个友军还是自己名义上的叔父,即使是为了严明军纪,刘备也要对刘封重罚,否则如果日后再有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四,东三郡如此重要的一个地方,刘封当时是副军将军,是东三郡最高军事长官,孟达的叛逃虽然有畏惧刘备追究责任的原因,但是也和刘封关系不睦有关。东三郡丢失,作为最高的军事长官是一定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第五,荆州丢失的责任不在刘封身上,但是关羽的死和刘封有关系,虽然说即使是刘封出兵也不一定能救得回关羽,但是刘封拒不出兵这是事实。关羽的死对蜀汉打击很大,而关羽又是刘备名义上的二弟,刘关张三人关系天下皆知,所以刘备迁怒刘封在刘封不出兵的那一刻起就是注定的。 所以刘封死因和刘禅有关,和关羽有关,和孟达有关,但是背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刘备对益州本土势力的戒备,担心日后刘封会和这股势力合流从而危害到刘禅的统治,这才是刘封之死的根本原因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