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从北理工学霸变成流浪汉,只因生活没想象得那么顺利

 坚持最后5分钟 2021-12-14

编辑丨十八

文丨老翁捞史

对于一些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书可能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读书却是最好的出路。

就如曾经的北理工学霸姚远,七零后的姚远通过努力刻苦地读书,在九十年代就考上了当时的北京理工大学,这个好消息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姚远作为当时他们那个小地方能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来说,这个荣誉是他父母怎么也不敢想的事情。

文章图片1

就在20年代初期,上海民警的一次人口排查中,发现一名可疑人物,经过系统层层排查,终于确定了此人正是与家人断联了十余年的名校学霸姚远。

姚远的出现使人们深思,曾经让人羡慕,父母骄傲的大学生,曾经稳定工作在科研所里的研究员,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样的大起大落才会沦落到流浪,变成上海街头的一名流浪汉

文章图片2

名校学霸为何一人远赴上海?

这年,在大家认为学习读书考上大学并不重要,考上高中都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的时候,七零后的姚远成了他们村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并且还是北京的一所名校。这对姚远乃至他们一个村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当时的姚远被大家称为学霸,但我们要知道,并不是人人都能像姚远一样是个学霸,我们知道学霸是通过天赋加后天不断地努力形成的,姚远能够考上北京理工大学靠的不仅是他的天赋,还有比平常人多倍的努力。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上了初中,考上了大学就放弃再继续读书的原因,或许对其他普通人来说,更早的如入社会打工也是另一种不同的选择,而姚远在家人的支持下一人从老家来到了人人向往的首都北京。

文章图片3

第一年初到北京,姚远因自己是第一次从湖北老家出远门而感到许多的不适应,再加上语言、环境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这让新进入大学的姚远倍感压力。

但好在他凭借着自己对学术研究的坚持和来上学前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终于让姚远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环境,每年的寒暑假姚远也放弃了回到老家的假期生活,而是选择待在学校的实验室不停地做实验。

姚远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感兴趣,导师和同学们回忆起姚远都是这么说的:

“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面,除了回寝室休息,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平时找不到姚远在实验室准能找到”

可谁也想不到几十年后新闻上的流浪汉竟是当时的优秀学生姚远。

文章图片4

从学校毕业后,姚远顺利地进入了一家科研所继续做研究工作,又成为了一名人人羡慕的研究员。

可是第一份工作并不像姚远所期待的那样。初进公司的姚远就像当年他刚进入大学一样,和公司的其他同事比起来显得格格不入,就在姚远以为自己也能像上学那会一样从容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他却发现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

毕竟步入社会已经和校园不一样了,进入社会我们要学着如何跟同事相处,如何跟老板上级相处,如何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姚远以为只要像在学校一样刻苦钻研自己的研究就好了的时候,现实给他一棒重重的打击。

同事的孤立,领导的不支持,被无数次驳回的方案,日积月累的生活上的压力已经压得姚远喘不过来气。

文章图片5

姚远毕业后的第一份研究员工作一干就是将近十年的时间,没人能理解这十年姚远的苦衷,工作已压得他喘不过气,可是他也不敢像父母说明现状,这些年也只在实验室度过,没有一个可以倾诉。

或许这些种种不顺心导致了姚远思想上的一种转变,他想去魔都上海闯荡一番,他再也不想给别人打工了,从小就没有经历过什么失败挫折的姚远,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就这样,一天他终于拨通了父母的电话,告诉了父母自己想辞职去上海闯荡。

文章图片6

名校毕业却在上海流浪十余年未回家

父母刚听到这个消息,不能想象自己成绩一向优异的儿子为什么会放弃好好稳定的工作,再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姚远的父母也有劝说姚远能不能回到老家来发展。

以他的学历和能力,在老家完全可以找到一份更稳定或是大家都看好的工作,可姚远经过这几年在外的生活与学习,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了,心高气傲的他不顾父母的阻挠,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独自去往上海的路。

文章图片7

刚到上海的姚远就被上海来了一记重重的打击,我们知道上海不同北京,简单来说是从北方到南方的转变,姚远明显感到这里空气的潮湿和本地人一样的眼光。

但经过之前几次的经历,姚远还是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了上海的生活节奏,初到上海姚远并没有着急去找工作,而是在市中心租了一间精装房,而交完房租姚远的积蓄剩的已经不多了,但他想的是很快就会找到新的工作,就并没有在意剩的不多的积蓄。

在后面的几个月中,姚远熟悉完之后开始找工作,刚开始大一点的企业看到姚远的简历都很欣赏他。

可是在谈及实验研究方面的时候,大部分公司都不提供完整有封闭的实验环境,小公司姚远也有应聘几家,可是好像都达不到他所预想的程度,小一点的公司姚远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还比不上上一家公司的待遇。

文章图片8

就这样找工作的不顺心,骄傲的姚远并不想把自己在上海的遭遇告诉父母,远在老家的父母本来就并不是很赞同姚远来到上海重新开始,所以就这样和父母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父母年纪本来就大了,再加上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经常联系不上姚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姚远也并没有把联系不上父母这件事放在心上。

就这样,姚远靠着自己上一份工作攒下的钱,在上海硬撑了一年,又到了该交房租的时候,姚远早已经没办法再续租了。

而且市中心的位置对姚远来说本来就无法再支撑了,姚远退掉了市中心的房子,搬到了郊区开始继续找工作,继续想办法在上海生存。

文章图片9

渐渐地姚远已经脱离工作很多年了,上海好像有什么魔力,让姚远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等再去面试工作的时候已经不像当年那样自信了。

而他自己也意识到自己也已无法再从事之前的行业工作了,经过这样的挫折打击,让姚远无脸面对自己的父母。

这些年搬来搬去,也早已和父母断了联系,也无脸回到老家去见父母。走投无路的姚远开始住在一天30元的老破小里。

文章图片10

鱼龙混杂的生活早已让姚远没了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就这样曾经的北理工学霸却沦落成如今这幅模样,姚远早已不在乎自己的实验与以往的经历了.

他开始在上海的街边拾起垃圾,褪去了曾经的光耀,或许捡垃圾不用跟别人打交道,或许蓬头垢面没人还会在意他是谁,也许姚远这样的行为让很多人意想不到。

文章图片11

一旦我们在决定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之后,需要去正确地使用,而不是为所欲为。姚远来到上海之后,并没有正确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觉得工作生活落差都很大,眼高手低,最后沦落到一捡垃圾收破烂为生。

并不是我们对捡垃圾有什么偏见,而是很可惜一个接受了十几年国家高等义务教育的高材生,并没有将自己的价值发挥运用到正确的地方。

当年警察找到姚远的时候是在一个破旧不堪的垃圾站将其发现,而十几年未与父母相见的姚远不过四十多岁,可是在我们看来头发乱糟糟,像一个将近六十多岁的老人。

文章图片12

长路漫漫,不要让别人的“人生标配”拉胯你

如今回到父母身边的姚远才明白,人生大部分都是平凡而又平庸的,你会发现以前你眼中的学霸,现在做着和你差不多的工作,拿着差不多的工资。

大家都会高考失利、创业都会失败、婚姻都会坎坷、工作都会迷茫、人的这一辈子是在和平庸作斗争。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只有一边拾起自己的玻璃心,一边继续奔跑才会遇见光。

文章图片13

学霸姚远被民警找到时已是四十多岁了,但我们相信这一切都不算晚,这个年纪刚好到了人生干事丰富,能力强的时候,民警如此热心送他回家,说明社会没有遗失这个人。

姚远变成今天这样是因为他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得到父母朋友正确的引导,觉得北上广就是大城市,去了上海就一定会出人头地。

文章图片14

可是呢?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节奏,不要太过纠结一定要怎么样,多去想想非要这么做吗?

当时姚远如果能早一点回家,如果能早一点不那么纠结自己的实验工作,他现在是不是已经是名优秀的实验研究者了?

原本名校生出身,本应该前途无量,可是一步错步步错确实很可惜了,而姚远的父母这么多年也没有放弃寻找他们的儿子真的是太难了。

文章图片15

这场团聚等待了有十余年之久,希望昔日学霸姚远回到父母身边以后可以重新自信做人,好好补偿父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