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剪辑师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关于声音制作的一些探讨

 昵称27492377 2021-12-14

是的,我终于更新了!先感谢还没有取关的各位!!!这段时间工作繁忙,实在无法坐下来踏踏实实写一篇东西出来。其实最忙的那段时间,本来都不想继续更新了,但是又不断有人在跟我提起这个号以及里面文章对他们的影响,我才慢慢意识到它在行业内部已经开始起到一些好的作用了。既然有了一些影响力,何不多做一些规范行业的事?所以只要有时间,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大家不用着急。

今天说两个和声音制作有关的事。一个是与声音部门协同工作的流程,一个是剪辑自己监听环境的设置。

首先声明,我是剪辑师,没资格对其他工种品头论足,我只是试着从最客观和最合理的角度来和大家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 剪辑组和声音组的工作流程

最近有不少人都在问我,关于剪辑如何处理现场同期声的流程,于是我简单的梳理了一下。

先来看几张图,注意观察对比头几轨对白的部分(红色方框内),可以点开看大图: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发现什么了?为什么前两张时间线上最多只有三四轨同期声,而后两条时间线则动辄十几轨?注意我说的只是现场声音部分,不包括临时声效和音乐。原因是采用了一个不够合理的流程。顺便说一句,上面两张图都是好莱坞之作,下面两张图是国内的作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下面两张图大家更熟悉一些。

先说一下我们用了好多年的、在99%的人心里的“正确流程”。

  1. 现场录音师把Poly(Polyphonic),也就是带有多轨道的wav文件,给到剪辑。通常一个Poly文件会包含8个分轨。

  2. 剪辑做完声画同步,开始带着8轨剪辑。有时候对白需要叠在一起,就产生了16轨。我相信所有剪辑师看到满屏幕的同期声都想骂人,因为剪起来实在是太TM费劲了,可是又不能删除没用的轨,因为要给声音部门留好了。

  3. 剪辑完成后,输出AAF或者OMF。声音部门拿着其实已经被转过码的音频开始做声音。

这个流程似乎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有没有人考虑过,为什么调色时需要套底原始素材,难道做声音的时候不需要套吗?画面用代理素材剪辑是为了减轻剪辑负担,同样的思路也适用于音频。

流程整改思路:

  1. 录音师在做现场录音时,把Soundroll信息设置好,通常格式为17Y12M03或者DAY_03,并把头两个声道设置为Mix L和Mix R(混音左声道和混音右声道)。

  2. 现场同期素材交接到剪辑时,连同PDF和CSV的Report,以及附带所有Metadata的ALE文件(OK条信息、NG条信息、场镜次、等等)一起给到剪辑,方便以后的素材查找的管理

  3. 剪辑助理在合板儿的时候,只使用头两轨也就是Mix L合Mix R。这样在大多数的剪辑阶段,剪辑师只带着这辆轨进行剪辑。简洁明了,减轻了许多负担和累赘。如果有特殊需要,仍然可以从Poly文件里面提取出分轨进行使用。

  4. 剪辑完成后,剪辑输出音频的EDL和AAF。音频edl的概念很多人不清楚,其实和视频的EDL作用一样,都是为了回套。音频部拿到EDL,根据Soundroll信息,把现场完整的多轨wav还原到时间线上后,开始工作。

回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Soundroll不匹配而出现回套失败的问题,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比如EdiLoad很好的解决。EdiLoad还可以帮你清理掉EDL里多余或者重复的Events,给你一个更加干净的时间线。具体操作不具体示范,声音老师们可以研究一下。

图片

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 剪辑师彻底解放,不用再面对一大堆没用的轨道,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画面剪辑和音效上。国外的电影制作环节,剪辑师所承担的创作任务非常大,通常是带有大量的临时声效和临时画面特效,尤其是特效大片更为如此。对比中外时间线就可以看得出来,国内的剪辑师很少会去涉及到声音和画面效果的处理。而国外很多大型的制作,在粗剪阶段甚至就可以试映了,就是因为剪辑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 音频部门可以在最无损的状态下工作,因为所有现场同期声都被conform成了原始文件,而不是经过AAF或者OMF处理后的。

  • 音频部门可以获得完整长度的素材,而不是AAF或者OMF里仅带有余量(handles)的素材。

  • 经过套底后,来自现场的音频Metadata比如轨道名称等信息,也会被带入到ProTools。

图片

我也请教了一些做声音的前辈,大家都表示早些年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数字制作的时候,这个流程确实是很常见很标准的。只不过那时的套底工作还比较复杂,多数时候需要手动进行。进入到数字时代,有了OMF和AAF这种相对偷懒儿的交接方式,大家就都不采用这种流程了。现在ProTools 10以后的HD版本都可以通过Field Recorder Guide Track功能很快地完成套底工作。所以这套流程,对剪辑对声音都是有益的。当然行走了这么多年的老流程也不可能说换就换。万事开头难,但总要迈出这第一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进行测试。

但是,以上流程有一个前提,就是录音师在现场真的有去做混音,而不是只负责“声音不破”。

  • 剪辑工作站的音频校准

光有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还不够,剪辑师自己的工作环境也需要进行“整改”。你的监看设备需要校准,你的监听设备同样需要校准。原因和道理是一样的:导演在剪辑师那里听到的声音应该和在预混棚里听到的尽可能接近。但是大部分剪辑师不会过多的考虑声音方面的问题,毕竟相比画面色彩而言,声音更加抽象。

先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讲不了太细,供剪辑和其他后期们参考。做声音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这部分啦,想给我挑刺儿的也可以继续往下看。图片

图片

上图这个大家经常在自己剪辑软件里看到的东西是dBFS电平表,也叫峰值表,用来监测数字音频信号。dB就是大家常说的分贝,FS就是Full Scale的缩写。注意左侧的数值:dBFS的世界里,最大的能量就是0,超过了0还是0。右侧是VU表,是模拟时代的产物,用来监测实际音量。不像视频领域现在已经基本完全过度到数字制作流程,音频领域里数字和模拟扔在并行。

有两个概念大家需要知道,一个是Reference Tone(如上图)。这是一个“标准值”,是我们在只做声音时的一个平均音量。数字世界里,这个值在dBFS里一般被定义在-20(不同国家或者不同播出平台可能有不同标准),对应着VU表上的0。总而言之,数字的-20对应模拟的0。另一个概念是Head Room,以dBFS来说,-20到0之间就是Head Room,也可以叫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超过-20,电瓶的颜色就会变黄,到达0或者超过0就会变红。音频这些概念其实和视频很像,本质上都是信号。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试着去和视频知识融会贯通一下!

图片

我们在日常剪辑过程中,总体平均音量应该徘徊在-20左右的位置,比如正常的对话、动效、音乐等等。注意这里的-20是整体的音量,而不是单个声音的。声音与声音叠加后,音量也会增加。所以一定要监听整体的。Head Room这部分是干嘛的呢?比如爆炸声、猛烈撞击、开枪声、大声争吵,这些声音通常会用到Head Room的范围。很多时候剪辑输出的小样,不是音量小到你不得不把电脑音量开到最大,就是声音大到过载(Overloa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劈了”。这都是因为在剪辑过程中,没有进行很好的监听所导致的。

接下来,我以我现有的这一套设备来解释一下如何为音频设备做简单的校准。大家可以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设备举一反三:

软件:Avid Media Composer

声卡:DNxIQ

调音台:Mackie FX8 Pro V2

监听音箱:JBL 305 

连接方式:DNxIQ通过卡农口输出到调音台的卡农Input,调音台走卡农线再输出给音箱。

这里需要注意,因为我是通过卡农口,也就是MIC口输入信号,调音台上的Gain一定要打到最左侧的起始点也就是Mic Gain的U的位置。如果使用大三芯Line in,Gain扭就要打到中间位置。具体原因可以私信问我,不做过多解释了。这个Gain一旦设置好,一般就不需要再动它了。

图片

之后,在Avid里播放一个1000Hz,-20dB的信号,也就是俗称的千周。因为这个千周信号是单声道的,所以在校准左侧音箱时,确保你软件的mixer调音台里,都把Pan设置到了最左;同理在校准右侧音箱时,Pan到最右边,如下图:

图片

这时软件内部的电瓶表应该准确的指向了-20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片

注意,这个只是软件内部的表,是输入电瓶,并不代表实际音量。而在我的调音台上也有一个电瓶表,是用来监测实际输出音量的,我们需要通过调整推子的位置,直到指示灯显示在0的位置。换言之,就是把数字的-20和模拟的0对应上了。如下图所示:

图片

左声道调整完毕后,用同样的步骤调整右声道。

下一步,调整音箱的输出音量。现在手机上下载一款可以监测声音分贝的app,这里推荐dB Meter。按照下图所示设置好后,将手机放置在自己头部的位置,点击Start开始监测。

图片

在Avid里播放-20dB的粉噪(Pink Noise),和播放千周一样,需要分别单独校准左右声道。调整音箱后面的音量旋钮,直至软件里的读数显示在78dB到85dB之间,校准完成。调整完左声道,再用同样的方法去调整右声道。

到这儿,所有校准工作就结束了。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校准,对于一个剪辑工作站来说已经算是一个比较标准的环境了。作为剪辑,我斗胆在各位音频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了一把,有表述不准确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出。感谢刘佳老师和子路同学的帮助,在一些我不确定的问题上给与了我极大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剪辑师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时间线和相对标准的监听环境。有人可能会觉得矫情,但个人认为,大家天天都把工业流程挂嘴边,那是不是得有点儿实际行动?所以在这里,借着这个公众号,再次呼吁所有后期同仁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流程,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更安全地进行创作。

PS: 文中还会提到OMF,只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FCP7),但是这个格式真的可以扔一边儿去了。

文中提到的“千周”和“粉噪”音频文件,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直接发送“我要”来获取下载地址图片

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