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上火,那是身体虚!顽固牙周炎,原来是脾肾两虚,方子说给你了

 新用户41883773 2021-12-14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总上火这个事儿。

为什么有些人总爱上火啊?而且,用去火清热的办法,不太好使?

来吧,我给你讲个故事。

我讲完,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医案记载姓陈,当时是37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牙疼,疼两天了。

牙疼的同时,牙龈肿胀,糜烂。

她到医院去,诊断为牙周炎。当时,医生给开了青霉素、抗菌消炎药。结果怎么样呢?压根儿不好使。

其实啊,这个过程,患者再熟悉不过了,多少年来都这样:先是牙疼,牙龈肿,疼得受不了,生不如死,然后到医院去。大夫抬头看一眼,告诉说是牙周炎,然后就给开点消炎药。几乎每一次发病,都是这个过程。而每一次的治疗结果,都不太好。

所以说,这一次,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舌质淡,苔白,面色晄白,形体偏瘦。看上去,人很虚弱。

细问得知,患者长时间以来觉得精神疲惫,尿频,尿色清,也不爱吃饭。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而且强调,从前所有的清热消炎药,都不要再吃了。

方见——

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当归、升麻、柴胡、蒲公英、补骨脂、骨碎补、黄柏、知母各10克,薄荷、陈皮、炙甘草各8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3次。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患者牙龈肿胀疼痛的现象就明显减轻了。接着,再用10剂,肿痛感完全消失。患者接受随访一年,未曾复发。

多少年来的牙周炎顽疾,用这么一张方子,就好利索了。这是1989年《四川中医》上刊载的验案。我借花献佛,给你讲一讲。

这里头有啥道理呢?我觉得,这背后蕴藏着一个被很多人熟悉,又为很多人所不理解的知识点——总上火,可能源于体虚。

比如说上头医案里这个患者吧。

你看,她的主诉,是牙疼。而且,牙疼很厉害,伴随牙龈肿痛,糜烂。这个事儿摆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她上火了。

问题是,为了治她这个火,青霉素肌注不好使,抗菌消炎药也不好使。这是咋回事?

原因很明确——这个火,不是一般的火,而是源于体虚,为虚火所致。

怎么知道此人体虚的?

你看,此人脉象沉细,苔白,舌质淡,这是典型的虚弱舌脉。小便清长,此乃肾阳虚。食欲不振,此乃脾阳虚。脾肾不足,所以精神疲惫、形体消瘦、面色发白。

你看看,这不是虚弱,是啥呀?

脾肾阳虚,中下二焦就有寒邪。寒邪深重了,把剩下的阳气逼出去了,就形成虚阳浮越。浮到头面部位,导致牙周炎、牙疼。

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滋补脾肾之气。温阳、健脾、益气。如此,才能把虚浮之火降下来。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当归、升麻、柴胡、蒲公英、补骨脂、骨碎补、黄柏、知母各10克,薄荷、陈皮、炙甘草各8克。

这里头,温补肾阳的事儿,交给补骨脂和骨碎补。

健脾益气的事儿,交给党参、黄芪、白术、陈皮。

柴胡和升麻两味药,提升中气。

当归一味,用于养血。血为气之母。补气,必须补血。

知母、黄柏、蒲公英、薄荷,滋阴清热去火,用于治标。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意图。我非常粗略地给你解析了一下。我建议你反复多琢磨,把这里用药的学问吃透。

总之,当患者的中下二焦不再虚弱了,整个人上头的虚火就可以降下去了。这就是身体内环境归于平衡、重新协调起来的结果。

其实啊,这种因为体虚而上火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多见。

有些人,以牙龈肿痛为主。有些人,以脸上起痘痘为主。有些人,以口腔溃疡为主。有些人,以咽干鼻燥为主。

但无论怎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寒。或容易拉稀便溏,或手脚冰凉,或乏力懒言。总之吧,身体是矛盾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这个火,是不是虚火。调治的方向,就是补虚。我建议有这类困扰的朋友,能去看看中医,结合中医师的诊断和建议来拟就用药思路。文老师上述文说中的方药,仅供参考,不见得就适合谁。一切,都是在表述临床思路和经验。非专业的读者,要在中医师的帮助下来借鉴、化裁。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