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断舍离掉了一批打印的资料。这些东西当时用过后,以后再也没有用过了,并且大部分资料都有电子版。 那为什么留着这些资料?以为还有用,或者担心以后找不到了。 相似的情况还有我的书和其他东西,很大一部分几乎不看,为什么不能清理掉?外显的是我和物的关系,其实根源在哪里呢?就想起《西游记》,这部书外显的是唐僧师徒完成取经的过程,其实讲的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第一回就点题“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这部书就是讲修心。“心猿意马”,孙悟空的隐喻本来就是“心”。 猴王道:"......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 看描述,孙悟空拜师那部分,是去了灵台方寸山上的斜月三星洞。这个地方指的是哪里呢? 其实都是指的“心”字,斜月三星,就是汉字“心”,灵台是穴位,位于心脏后方,灵台这个地方的方寸之间,也是指心。 所以悟空去学道,就是修心。须菩提祖师原型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在《西游记》,须菩提也给猴王取名“悟空”,就是体悟万法本空。 佛教经典《金刚经》的两大主角之一就是须菩提。讲的就是佛陀饭毕,须菩提开始问佛陀问题,引起的一系列师徒对话。佛经读起来其实也蛮有故事感的。 所以修行是修心。清理东西也可以是修心。投资也是修心,让人去看自己的贪婪和恐惧。一部《西游记》,讲透了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