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剩余碳配额可交易 生物质发电可“抵碳”山东企业如何“入局”碳交易

 渐华 2021-12-15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11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8608万吨,成交额209.8万元,开盘价43.12元/吨,最高价43.50元/吨,最低价42.95元/吨,收盘价43.16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0.09%。截至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CEA)累计成交量287.7698万吨,累计成交额12.5431亿元。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的临近,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步上升。

  在不断升温碳市场上,山东企业表现如何?

  剩余碳配额可交易

  “企业每年无偿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配额限制,1单位的配额代表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如果实际排放量超过规定的额度,就需要在市场上购买来补齐缺口,而排放低于配额的企业可以将剩余的配额进行交易。”11月17日,中铝山东有限公司环保管理员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进入12月份履约期,山东的大部分电厂都已经核算出了实际碳排放的数值。目前,中铝山东自备电厂算下来配额盈余,能富余几十万吨的配额,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能够顺利度过履约期,还可以通过“售碳”进行二次“掘金”。

  2021年,伴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山东首批发电行业330家企业全部上线,上线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连日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多家此次纳入碳交易的电厂及相关单位发现,目前大部分发电企业已经核算出了相关配额,在钢铁、焦化等行业的自配电厂包括发电厂会出现配额不足现象,有色金属及机组效率相对高的电厂可以留下富余配额。

  “每个企业的配额都不一样,是按照电力行业的发电量、蒸汽量乘以规定的系数来计算。有的是纯火电厂,还有的同时有热电,等于将生产发电中的热量进行了二次利用,发电量包括利用率都会提高。目前,中铝山东自备电厂主要是使用背压机组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较高,能够真正减少损耗,提高发电利用率,真正实现精细化发展。

  对于富余的碳配额如何交易,目前山东不少企业也在观望或者储备。“碳配额是资产,即便有富余,也有很多企业惜售。”一位行业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考虑到国家将逐年收紧碳配额发放量,未来碳价走势尚不明朗,电厂将持有剩余配额以备后需,包括将利用富余碳对集团碳排放进行中和。”

  中铝山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新能源发电、CCER等项目,在未来整个碳交易过程中,企业发展还是要算经济账,看长远发展。

  生物质发电“抵碳”

  “琦泉集团旗下兰陵项目装机容量2x40MW,是集团内装机容量最大的项目,申报第一周期是2017年1月到2023年12月,七年不超过2049866万吨,年均减排量292838吨。在政策放开且履约条件不变以及兰陵电厂满发满供的前提条件下,按照碳交易开始的撮合成交价计算,每年预计收益为1172万元左右。”作为绿色能源的倡导者和践行者,11月18日,山东琦泉能源集团办公室主任赵瑞卿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4年起,集团就一直在参与CCER(生物质热电)项目,也是山东最早进行生物质发电项目CCER的企业。

文章图片1

  2020年10月28日,在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明确了“CCER将成为全国碳市场的抵消机制”,意味着以林业碳汇为首的CCER自愿减排机制回归市场。

  “我们主营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就是希望能够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赵瑞卿介绍,以25MW机组为例,每发1千度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166.8kg,碳循环为1506.9kg,碳回收率为90%。“作为行业的先行者,我们当时开辟了生物质发电行业CCER'抵碳’的算法,包括行业标准。”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在建容量1027.1万千瓦。

文章图片2

  “目前,市场上购买CCER的企业有很多,但缺货源。很多控排企业首次参加全国碳市场,不知道去哪找货源。”赵瑞卿表示,他们2014年最早进入行业时,碳交易的价格很低,大概在十几元/吨,随着目前碳交易市场正式挂牌,碳价上涨也利好企业以及行业。

  除了CCER项目,通过林业碳汇中和也是一个方向。“公司在跑马岭生态休闲度假区新造林2626亩,产生的碳汇量用来抵消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和山东琦泉能源集团四家企业总部运营产生的1340吨二氧化碳当量,从而实现碳中和。”赵瑞卿表示,集团也尝试做过“会议碳中和”,用林业碳汇中和开会会议中的碳排放。未来碳中和将关系每一个个体,通过林业碳汇真正减碳。

  搭建平台服务山东

  如何激发山东碳市场新活力,成为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11月18日,山东中和碳排放服务中心总经理郑静在接受经济导报采访时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对全省330家发电企业进行业务辅导,对纳入首批碳交易的330家发电企业进行碳交易注册登记、交易账户开户等业务辅导。对发电企业碳交易和清缴履约工作进行咨询服务,指导企业弄清楚碳交易全流程,配额如何买卖,清缴履约的相关要求,并辅助38家控排企业开展了CCER账户开立工作。

  郑静认为,加强山东碳市场能力建设,需要进行常态化培训。2021年以来,该中心已经组织各类培训10余场,培训千余人次,已取得碳交易员、碳核查员、碳风险管理师资质的近300余人。此外,要真正发挥服务中心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心通过对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反馈给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和碳交易机构,协助山东企业解决有关问题。

  针对行业问题和难点,有部分行业企业反映,目前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相关补贴以及配套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地。郑静建议,碳交易市场想要保持良性发展,政策要清晰稳定,减少政策和制度上的不确定性;运行机制要合理,并且能够不断优化。

文章图片3

  “根据试点经验,临近年底履约期,全国碳市场将进入交易活跃期。”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表示,目前正积极争取尽快把符合要求的投资机构纳入全国碳市场,待时机成熟后纳入符合条件的个人参与碳交易。

  对于未来山东企业实质性的碳交易,郑静认为,要保障碳价波动平稳,同时市场的价格信号要清晰有效,能够有助于引导企业去节能减排,引导资金技术能够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真正发展为一个健康成熟的碳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