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完饭就拉肚子,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73 2021-12-15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腹泻这个问题。腹泻,就是咱们俗话说的拉肚子,有的情况拉肚子是好事儿,比如没吃好,吃的不干净,咱们需要把不好的东西拉出来。

但是呢,有的情况拉肚子很不好,比如说,有的人吃完饭就拉肚子,肚子里进点东西就得排出来,营养根本没吸收,您说这是不是很不好啊?

如果长期都是饭后腹泻这种情况的话,必然会营养不良啊!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今天就要来说说这个问题。

这种情况呢,大多是属于脾虚腹泻。脾主运化,和消化密切相关。咱们总说脾主运化,那运化的意思大家知道吗?

运,是转运、输送的意思;化,是消化、吸收的意思。而脾呢,本身是主管运化水湿和运化水谷的。如果脾胃虚弱,没有能力来运化食物和水湿,那食物和水湿混合在一起,营养物质和排泄物质分不开,混合在一起排出体外,就出现了脾虚腹泻。

饭后腹泻,或者是时干时稀,大便淡黄色还会夹杂着不消化的食物,因为脾胃虚弱的问题,饭量也少,特别是吃油腻的食物,胃不舒服还会增加排便的次数。

长此以往的这样,身体肯定会缺少营养的,也就是“气血化源不足”,还会出现面色不红润,发暗发黄,精神疲惫,四肢无力这些。

那我们需要怎么调整呢?其实原因已经很明确了,脾虚,咱们的目标就是——健脾止泻

主穴是外劳宫5分钟,补脾经10分钟,平肝经5钟。

外劳宫,温中健脾止泻,补脾经,健脾益气和中,平肝经,扶土抑木,调中和气。加上平肝经,还有一点是因为孩子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特别容易情绪化,会干扰到脾,消耗掉肝的“有余”。

外劳宫,在手背上,中指和无名指指掌骨之间。揉外劳宫就是家长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掌,并将宝宝手心向下,无名指和小指向手掌的方向蜷缩,让穴位凸显出来,家长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左右揉穴位就可以了。

图片

补脾经,家长的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拇指,家长的另一只手用拇指指尖从宝宝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这就是补脾经。

图片

平肝经,家长的一只手固定住宝宝的左手,露出宝宝的食指,家长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沿着宝宝的食指指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

图片

如果肚子胀不舒服加上四横纹5分钟;吃的少很瘦弱再加上捏脊3-5次。

四横纹,在手掌面,第2~5指根部横纹处,线型穴,家长用拇指来回推就可以。

图片

捏脊的详细操作请点击这里: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少生病的方法!

如果很重,久泻不止,消瘦,四肢发凉的孩子,是累积到肾了,温补脾肾,用二马,补脾经,清补大肠经,各10分钟,当然这种情况很少见。

附上小儿推拿注意事项: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一日一次,慢性疾病长时间治疗,7-10天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几天;宝宝不分男女,上肢只推拿左手,其他部位可以左右两边都推拿;宝宝皮肤娇嫩,手法不要过重,要轻柔持久,推拿的时候可用宝宝的爽身粉、润肤露润滑。传统小儿推拿手法对于7岁以下的儿童比较好。

脾虚的孩子食物可以常吃山药,来健脾;还可以蒸苹果泥给孩子吃。这两种食疗方法适合脾虚的孩子。

文|编辑半夏

图片制作|蛋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