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刹海“九庵一庙”的传说

 鼓楼静语 2021-12-15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什刹海是北京城宗教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不仅有人们较为熟悉的护国寺、广化寺、关岳庙、拈花寺、瑞应寺、嘉兴寺、火德真君庙、广福观、贤良祠、什刹海寺、铸钟娘娘庙,还有人们较为生疏的哑嘛庙、无量寺、秘密阁、五门庙、丛林寺、北极庵等。

旧时,人们到宗教建筑不仅是为了烧香拜佛、祈福平安,还可欣赏到嘉兴寺的牡丹、普济寺的白海棠、拈花寺的古松、净业寺山门前的荷池、玉皇庙的铁香炉、瑞应寺的壁画、汇通祠的鸡狮石、广福观的九头鸟、三圣庵旁的稻花、金刚寺的修竹以及护国寺的透亮碑、机灵鬼、日月井、卧式观音、楼抱塔……还可以参与宛平县城隍庙的烧火判、城隍出巡等民俗活动……历代文人还会借一席清修之地,诗文唱和,以博雅兴。《诗文荟萃什刹海》收录有《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记事四首》《同舍弟邀汪伯玉、仲淹兄弟游莲花庵》《九日仁先招集广化寺,述张文襄去年今日事感赋》等。“九庵一庙”形成年代什刹海的“九庵一庙”取自于民谚中“九庵一庙三座桥,海眼就在金丝套”之句。清人梁章钜的《退庵笔记》有“元明之际,在什刹海附近,曾建有万善寺、广善寺、三圣庵、海会庵、静海寺、心华寺、慈恩寺、金刚寺、龙华寺、广化寺,故名什刹海。”清咸丰二年(1852)四月一日所立的《重修广化寺碑记碑》有“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十刹之一。”以此推测,所谓的什刹海“九庵一庙”之说大致形成于清末时期。后来将“三座桥”“金丝套的海眼”加入其中,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这段民谚。

所谓的“九庵一庙”实为虚数,可理解为宗教建筑众多的意思。从什刹海宗教建筑分布情况来看,环湖而建的有观音堂、土地庙、恩海家庙、什刹海清真寺、火德真君庙(亦称火神庙)、白衣庵、海潮观音庵(亦称海潮庵)、海印精舍(亦称唐氏家庙)、普济药王庙(亦称西药王庙)、宛平县文庙、三元伏魔宫(俗称范氏家庙)、广化寺、缪家宗祠、汤家宗祠、三圣庵、海会庵(亦称海会寺)、万善寺(亦称曹化淳家庙)、大藏龙华寺、瑞应寺(亦称龙华寺)、心华寺、德胜桥清真寺、永泉庵、丰泰庵、三元庵(亦称兆惠家庙)、真武庙(亦称玄应庙)、净业寺、太平庵(亦称余家宗祠)、三官庙、镇水观音庵(亦称法华寺、汇通祠)、普济寺(俗称高庙)、兴德寺、莲花庵、龙泉寺等,如果再纵深一点,将又有20余座宗教建筑涵盖其中。有的学者则认为所谓的“九庵一庙”是实数,也就是围湖而建的10座宗教建筑。但由于坊间存有不同版本,“九庵一庙”自有不同说法。哪些宗教建筑属于“九庵一庙”什刹海环湖而建的庵大致有前海东沿的白衣庵、后海北沿的三圣庵与海潮庵、后海西沿的永泉庵、后海南沿的丰泰庵和三元庵、小铜井胡同的天仙庵、德胜门西顺城街的太平庵和镇水观音庵、银锭桥胡同的海潮观音庵、西海南沿的莲花庵、鸦儿胡同的海会庵等。这些庵或多或少与什刹海的“九庵”有关。

“九庵”中最为著名的有镇水观音庵海潮观音庵、三圣庵、太平庵等。

镇水观音庵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姚广孝、司礼监刚丙奉诏兴建,初名法华寺,亦称法华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后赐名汇通祠。祠内立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积水潭汇通祠》和五十一年(1784)《积水潭礼汇通祠》御制诗文碑,诗注有“通潞转漕,籍玉泉引流汇济是潭,在都城西北隅,入皇城为太液池,东南出经大通桥为运河,以岁久淤垫,重加挑浚,并葺新旧祠,名曰汇通。”汇通祠建在小土丘上,四面环水,北侧设有水关,亦称西水关、铁棂闸。《燕都游览志》有“水关在德胜门西里许,水自西山高梁桥来,穴城址而入,有关为之限焉。下置石螭,迎水倒喷,旁分左右,即吸复吐,声淙淙然自螭口出。”由于水关风景秀丽,人文景观甚多,被称之“都下第一胜区也”,刘侗、于奕正则称之“游,则莫便水关”。《净业湖访古录》亦有“祠前槐柳错生,高柯翳日,低枝卧流,菰蒲怒长,与树荫成一碧。叠石为崖,磴可座可憩。”

海潮观音庵亦称什刹海海潮观音禅林,俗称观音庵,位于银锭桥胡同9号及后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始建年代不详。从该庵内铁香炉上“嘉靖三年(1524年)四月海潮庵”等字铭文上看,此庵在明嘉靖三年(1524年)已经建成。清《雍正庙册》《乾隆庙册》均有记载。此庵因紧邻什刹前海,夜间风停人静时可听到波涛拍岸之声,故名。崇祯六年(1633)冬季,英国公张维贤乘冰床来到银锭桥旁,见风景极佳,急忙购买海潮观音庵庙地构筑新园。《英国公新园》有“东过而春夏烟绿,秋冬云黄者,稻田也。北过烟树,亿万家甍,烟缕上面白云横。西接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笔者在2006年走访中发现前殿梁柝立柱处绘有大量彩绘,其年代可追溯于明代至民国时期。

三圣庵在今鸦儿胡同67号。《燕都游览志》有“三圣庵在德胜街左巷后,筑观稻亭,北为内官监地,南人于此萟水田稉秔分塍,夏日桔槔声不减江南。”袁宗道的《三圣庵记游》有“德胜门内东偏,有公田若干顷,中贵治之,引水为池以灌。沿池数里,绿杨鬖鬖,一望无际。池边一庵,曰三圣,面市背田庙,门前古木四章,身如青铜,亭亭直上,苍翠可爱。殿堂不甚崇,然极雅丽。”《帝京景物略·三圣庵》有“三圣庵,背水田庵焉。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亭亭……台上亭,曰'观稻’。”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三圣庵坐北朝南,有东西两院。东院为正院,有正殿三间。西院有南北房各三间。20世纪30年代三圣庵尚存。

太平庵亦称滇省香火院、天仙太平庵、余氏家祠,德胜门原西水关60号。据明崇祯七年(1634年)《太平庵碑》记载,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为王聚洲所构筑,称滇省香火院,为云南会馆之用。此庵部分殿房出租,剩余殿房为僧人焚修之用,剩余资金存入云南会馆帐上,“预储不虞之费”。后在扩建中掘有“太平庵”三字片石,遂改名太平庵。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太平庵位于西海北岸,依水而建。坐北朝南,略向东倾斜,院落较为宽敞,但殿宇不多。仅有山门三间,正殿三间,另有小房二间。1941年曾任国民北洋政府大理院院长的余棨昌(字戟门),在太平庵旧址建余氏宗祠,在临水处构筑二层小楼,名濯梦楼,自称怡园老人。祠内西侧墙壁嵌有1941年6月芜湖洪荣撰,永新陈继圣书的《北平余氏宗祠记》。东侧墙壁嵌有清末御史余缙撰,王良常书的《诸暨余氏祠堂碑铭》。《诸暨余氏祠堂碑铭》有“得此庵,庵荒废已久,颓殿仅存,亟修葺之改为家祠。临湖筑楼数楹,以为祭余饮馂之所。旧有毘卢佛像仍供奉殿中,重镌诸暨。祠堂碑铭甃于东壁。复求洪铸生同学前辈为记,甃于西壁。祠额仍附写太平庵三小字。已仆旧碑,树立院中,以存古迹”。余棨昌著有《故都变迁记略》,为当年研究北京发展史的参考书目之一。

“一庙”特指广化寺,民间则认为与什刹海寺有关。《日下旧闻考》有“广化寺在日中坊鸡头池上,元时有僧居之,日诵佛号,每诵一声,以米一粒计数,凡二十年,积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焉。”明天顺五年(1461)又有僧人仿效前朝之法,诵佛积米,四众赞助,重建广化寺。广化寺占地20余亩,三百多间殿房,分为五路,中路主体建筑有照壁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之洞任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时,在广化寺设立编译图书。三十四年(1908)张氏委托两江总督端方购买湖州姚氏和扬州徐氏私人藏书运至北京,存放在广化寺。宣统元年(1909)经奏请在广化寺成立筹备京师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前身),1912年8月正式开馆。什刹海亦称十岔海、十刹海、十刹海庵、古刹十刹海庙,位于糖房大院27号,德胜门内大街64号,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年陕西僧人三藏在张姓、刘姓二位太监捐献宅第基础上创建。寺坐西朝东,依次有山门三间带左右耳房各二间,前殿三间及南北配殿各三间、南北配房各三间。正殿三间及南北配殿各三间。后殿五间及南北配殿各三间。共有殿房四十间。十刹海寺虽然规模不大,却在京城具有一定影响。由于住持僧三藏“终身未尝寝,多立少坐,危坐即其休卧时。主十刹海二十年,终未饭长住一颗。日出乞食,归立钟板侧”,寺僧们节俭成风。若干年后京城一带遇受旱灾,十刹海寺用积攒下来的粮食救济灾民。人们故把十刹海寺南侧水域称之十刹海,为什刹海名称来源之一。

什刹海的“三座桥”由于什刹海水域宽阔,便于居民出行,先后出现了西步梁桥、万宁桥、银锭桥、德胜桥、甘水桥、清水桥、大石桥、太平桥等桥梁。民谚中的“三座桥”泛指万宁桥、银锭桥、德胜桥,亦特指月牙河上的三座桥。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亦称海子桥、洪济桥、越桥、澄清闸、响闸桥,俗称后门桥、地安桥。万宁桥曾是通惠河重要水上枢纽之一,桥旁设有澄清上闸,通过闭闸蓄水方式抬高水位,从通惠河驶来的漕船可停泊于积水潭港中。元代,万宁桥东侧的水道称通惠河,亦称玉河,西侧为什刹海水域。桥的东西,南北两侧分别为原大兴县、宛平县管辖范围及北京中城与北城交汇处,因此又有界桥之称。受鼓楼大街商区影响,万宁桥畔商铺林立。庆昇祥羊肉铺被称之“桥儿满”。合义斋、和顺居、福兴居则被称之“后门桥灌肠”。旧时,桥下有测量水文的柱石,柱身刻有“北京城”三字,有“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之典故。

银锭桥形始建于明代,因形状得名。银锭桥在什刹海乃至北京城极具影响。站在银锭桥上向西眺望,近水远山,视野极为开阔。眼前是杨柳夹岸,葱茏流翠;远处是青山叠翠,郁郁葱葱。再加上树木掩映中青砖灰墙、错落有序的民居建筑,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展现在世人面前。银锭桥又有“银锭观山”之说,亦称“银锭观山水倒流”。

德胜桥位于德胜门内大街中部,明代所建。清代的《京师坊巷志稿》注有“德胜桥,玉河水由积水潭至桥下合流,南迳李广桥,东迤为十刹海,有耍货市。正黄旗满洲都统署在桥南。”旧时,德胜桥附近有太师圃、漫园、杨园、镜园等私家园囿,又有真武庙、永泉庵、兴德寺、莲花庵、金刚寺、普济寺、观音寺等宗教建筑,还有月牙河、杨柳湾、稻田等绝佳景致,众多文人墨客汇聚于此赋诗填词,抒发情感。《诗文荟萃什刹海》有“一曲池台半畹花,远山如髻隔层纱”“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涼”等句。

三座桥,亦称三转桥、越桥、海印桥,为月牙河上桥梁之一。清《光绪顺天府志》有“越桥俗称三座桥,越或月,座或做转,旧名海子桥。”明代中期为保证皇城用水,在德胜桥东侧至前海之间开凿一条沟渠,因形状犹如一道弯月,故称月牙河。三座桥位于今毡子胡同与三座桥胡同之间,南北走向单孔石质孔桥。由于与毡子胡同、南官房胡同、前海西街、羊角灯胡同、龙头井街、千竿胡同相交,为什刹海较为繁华之地。

金丝套里的“海眼”“金丝套”特指大、小金丝套胡同。这两条胡同从明代染织所、供应厂转化而来,曾一度称金银丝绦胡同。1911年后分为两条胡同,即大、小金丝套胡同。1965年定名为大、小金丝胡同。金丝套里的“海眼”特指槐宝庵里的那眼古井。槐宝庵亦称槐宝探海寺、静海寺,位于大金丝胡同甲33、35号,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燕京访古录》有“什刹海西北隅,有寺曰净海寺,俗名槐宝庵,为前明天启时建,后为清初达天和尚挂锡之区。内有古槐一株,其干南倾,树心已空,叶犹茂盛,其势蜿蜒,宛若龙蟠。上系铁链如绠,询诸土人云,因达天参修时,此树尝为人祟,故制巨链以制之。今仍存。” 《燕京胜迹录》亦有“金丝绦胡同槐抱(宝)庵,榆槐各半株。槐树尚存以铁索贯之。相传此树之影会随达天和尚朝南海,故又名探海寺云。”寺内古槐下曾有眼水井,不但水质清冽,甘甜可口,还连着什刹海水脉,因此被称之“海眼”。海眼里住有一条妖龙,经常跑到什刹海兴风作浪。达天法师在槐宝庵担任住持期间顺应民意,将此妖龙降服。为了感谢达天法师,附近居民把他挂锡之所称为净海寺。

除“九庵一庙三座桥,海眼就在金丝套”外,民间还传有铸钟娘娘、拈花寺募化牛、汇通祠鸡狮石、护国德胜庵铁影壁、城隍出巡等传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