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不能缺位。(中心论点) 纵观时间长河我们可以窥见:星光闪耀的伟人,大多拥有诚信这一平凡而又可贵的品质。 我们的老祖先便视诚信为治国安邦之本(分论点一)。古时商鞅为了变法,想求得百姓的信任,于南门口立一木柱,并按照诺言奖赏了搬动木柱的年轻人。他因此赢得了百姓的信任,成功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其中所折射出的诚信品格,正是商鞅成功的秘诀。由此可见,人无信不立,个人的诚信甚至能影响到国家命运。 不仅仅是中国,西方人民同样重视着诚信。(分论点二,同时是过渡段一) 乔治·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也被称为“国父”。这样一位伟人,在当选美国总统的半年后,从图书馆借走了两本书。然而,这两本书直到华盛顿卸任离职甚至去世,都没有归还。直到数百年后,一位图书馆管理员发现了借书未还的事,他大胆地向华盛顿的后代们索取两本书,而此时,罚金已高达220万美元。华盛顿家族本可借声望来逃避巨额罚款,但他们举全家之力找到了这两本书,并付清了偿款,从此留下一段诚信佳话。国度不同,文化不同,诚信仍是人们恪守的道德准则。人人讲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不仅仅是名人,普通人也因拥有诚信这一品质而变得熠熠生辉(分论点三)。一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们在校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承诺他们如果取得该组第一名,就奖励十元钱。事后,运动员们果然取得了好成绩。但谁也没有想到,班主任真的拿出钱来奖励他们了,这位诚信的班主任影响了她的学生们。普通人因为讲诚信,也变得很伟大。 拥有诚信可以让人性发光,失去诚信则可能难以安身立命(过渡段二,从反面立论)。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牧羊少年生性爱捉弄人,为了给自己找乐子,两次欺骗村民,叫喊“狼来啦!”,善心的人们被两次捉弄后,再也不愿意相信少年。第三次当狼真来时,任少年叫破喉咙都再无人理睬了。最终,他和羊群全都葬身狼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像一面镜子,一旦破裂,就难以修复。 高尔基曾说“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人无信,则难以立身,诚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因为讲诚信,平凡的生命也会熠熠生辉。(强调中心论点,有力结束全文) 教师评语:全文围绕“诚信,不能缺位”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所选事例从古到今,由中到外,从名人到普通人,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正面论证完成之后顺势展开反面论证,论证严谨。结尾以名人名言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收束有力。特别强调的是本文的语言,所选事例概括,简洁凝练,完全符合议论文的语言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