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古代诗人都喜欢斩楼兰?

 历史最美 2021-12-15


者按:

在中国古诗词中,楼兰往往成为文人墨客的假想敌。烟海般的书卷中,充斥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类的诗句。西域有三十六国,古中国更有若干游牧渔猎蛮族敌人,为何楼兰会招致如此多的仇恨?竟如同今日我们口中的“小日本”一般?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土方君岁三

字数:1669,阅读时间:约3分钟

“楼兰”屡次被斩,并非因为它犯了多大的过错。它在中国古文学中的高出现率,当然有这个国名文字优美,朗朗上口的因素。后来楼兰因罗布泊干涸而迁徙,并改名鄯善,就不再是古诗词中的常客了。不过,楼兰被汉民族主义者“青睐”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满足了汉民族主义的所有需求,从来没有那个国家像楼兰一样被汉人打败得这么彻底。

▲楼兰古国位置

楼兰国是大汉的附属国,不但要称臣而且要纳贡,还要交出太子做人质。

而楼兰国的太子在大汉没有任何优待政策,完完全全和大汉普通老百姓一模一样。如果在汉朝犯法欺负汉人,违法的事情做多了,就会变成——公公。本来可能继承王位的都会鸡飞蛋打。

征和元年,楼兰王死,国人来请质子在汉者,欲立之。质子常坐汉法,下蚕室宫刑,故不遣。报曰:“侍子,天子爱之,不能遣。其更立其次当立者。”楼兰更立王,汉复责其质子。

——《汉书.西域传》

如果楼兰国王想要雄起,想要脱离大汉朝的羁绊,妄图勾结匈奴,那么他将会面临被“和平友好”,“传播友谊”的大汉使者斩首的下场,人头会被挂到大汉朝宫殿门口当球踢。

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轻将勇敢士,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赐之,王喜,与介子饮,醉,将其王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杀之,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封介子为义阳侯。乃立尉屠耆为王。

楼兰国还被大汉强迫改名字“鄯善”,以求今后老老实实,不再反抗,一心为善。而且还要改变血统,娶汉女为王妃。

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

而且还要主动识趣地向大汉朝提要求,要汉朝驻兵楼兰,并迁移人口居住屯垦。解决大汉朝青年再就业问题和内卷问题。

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其后更置都尉。伊循官置始此矣。

▲海头古城,西晋西域长史府驻地。汉朝以来的楼兰屯垦人口发展出的几个汉族城市之一

楼兰不是一个小国,它的人口和兵力比大多数西域国家要多得多。

楼兰不是一个穷地方,盛产玉石,骆驼。国内植物茂盛。芦苇,柳树,胡桐,草木很多。

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率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它。能作兵,与婼羌同。

还有。那美丽的楼兰美女,楼兰胡姬,有着如迪丽热巴、古力娜扎一般的美貌。


▲楼兰美女复原图,复原图来自楼兰古国女尸,楼兰美女生前身高155cm,死前年龄大约四十岁。容貌不错,但肺部集存黑色灰尘颗粒。可见古楼兰国就是沙尘暴频发的环境,古楼兰人属于白种吐火罗人

因此古诗词中少不了楼兰,每当古代汉族人燃烧起建功立业的梦想时,就会想起楼兰,想起汉武帝,傅介子的英雄往事。想起楼兰的玉石胡姬和怪柳。楼兰已经和狼居胥山一样,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是汉族开拓精神的寄托。即使唐朝以后,楼兰故地衰败成了荒草和戈壁。中原男儿开拓边疆西域的雄心,并未停息。

大汉以前狼居胥山只是山,楼兰只是古城与青草。大汉以后,狼居胥不再只是狼居胥,楼兰不再只是楼兰……

狼居胥山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土方治啃少辅。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