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1年宜昌反攻,中国将士逼得日寇军官纷纷准备切腹

 历史最美 2021-12-15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忠贞不二淮阴侯

字数:1752,阅读时间:约3分钟

1941年9月27日,日军在长沙的攻势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日军已经突破了中国军队的最后一道防线——捞刀河,中国军队的王牌74军也因伤亡过大不得不退出战场,日军早渊支队一部已经攻入长沙。日军第统帅部认为已经完全达到了预期作战目的,遂决定结束作战,并开始陆续撤退。

▲长沙捞刀河

01

当然,完全达到了预期作战目的只是日本人自我感觉良好。对日军统帅部来说。占不占领长沙,有没有重创中国军队主力。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宜昌要丢了。

第二次长沙会战

正当日军大举进攻长沙之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了缓解长沙压力,于9月20下令第三五六战区向当面日军发动攻击,来一手围魏救赵,第三战区和第五战区分别于9月20日和9月25日对日军的据点及交通线路发动全面攻击。

但对于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来说,光是策应攻击,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袭击,难以达到迫使日军撤退的目的。要干就要干票大的。比如,收复宜昌。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02

位于长江上游的宜昌,扼守着三峡水路咽喉,东距武汉二百七十多公里,西距重庆四百八十多公里,既是两湖唯一水运通道上的要冲,又是沿长江西进重庆的门户。

▲民国时代宜昌邮政局

无论是对国军还是对日军来讲,宜昌的战略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日军在宜昌布有重兵,驻宜昌的13师团有人员26214名,马9288匹。比其他师团要大一倍,但是因为攻击长沙,抽调了早渊旅团,也就是说日军守备宜昌的兵力只有三分之二。

陈诚为了一举收复宜昌,动用了14个师的兵力,并配属了一个炮兵旅以及炮校山炮连的重火力支援。

03

1941年9月27日。国军对宜昌的攻击正式开始。第6战区的各部队按计划,对宜昌对岸、南津关以东(宜昌以北)之敌进行了猛烈攻击,分割了宜昌外围的日军。还破坏了宜昌同乡各地的公路。并于10月3日继续增兵,此时用于攻击宜昌的中国军队兵力已经达到了22个师。

▲宜昌地处江汉平原西缘,扼守三峡东端咽喉

日军13师团仅有的三个联队,有两个被中国军队分割在了外围。其他位置的日军中国军队的攻击,无法派出援军。要知道,日军在武汉周围的总兵力不过七个师团,打长沙调出去四个。各据点的日军能管好自己那片就不错,上哪找人去支援宜昌?

日军13师团指挥官内山英太郎将其司令部的勤务人员、后勤人员甚至伤病员全都拉上了战场。

10月9日,国军编组三个突击营,再次向宜昌市区猛攻,打到晚上已经攻入了市区,日军防线开始崩溃。纷纷逃窜。甚至有化妆躲入民家者。

随之,13师团参谋长秋永力起草了向武汉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的诀别电报,“全体将兵,已为皇国尽力作了最后之奋斗;对104联队的军旗、各单位的机密文件、天皇敕谕等已经焚烧。”日军不仅烧了联队旗,13师团的高级军官连自杀位置都选好了。显然,胜利的天平已经转向了中国人。

04

10月10日上午,中国军队对宜昌发动了总攻。用于进攻的各种火炮达140门,四外的攻击极为猛烈,在长江西岸的二郎庙、石榴河,市北的西陵山、慈云寺,市东的东山寺等地,密集的枪炮声大作。

▲准备切腹的日寇

日军飞机投弹不断,甚至用上了毒气弹,勉强打退了国军突击部队。但尽管如此,各阵地日军还是纷纷告急:中国军队攻势极猛,部队的伤亡急速增加。午后,第六战区下令调整部署,发起了最后的进攻。日军几乎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皇国将兵尽到了军人之本分,在高呼大元帅陛下万岁之壮烈声中殉国。”

05

遗憾的是,国军未能最后突破日军防线。11日,部分日军已经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阻击。日军从长沙回援的部队已经近在咫尺。军事委员会为避免陷入被动。电令第六战区停止攻击,将部队有序撤离,进行休整。除一部留在敌后袭击并破坏交通外,第6战区各部恢复攻势前态势。至此,中国军队对宜昌的反攻就此结束。

根据第13师团日军战史记载:“在我阵地前,战死的重庆(国军)士兵尸体,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在地面上排成了金字塔形。在一名战死重庆军连长精心记载的日记本上,写着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通过日军的记载,国军猛烈的攻势和高昂的战斗意志可见一斑。

然而,为山九仞却落得如此苍凉结果,空留无数忠骨沉埋青山;我们在对国军将士的英勇忠诚感佩尊敬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国军总是失败?是因为指挥系统的呆板,还是战略战术计划制定的草率?假设在日寇入侵时,管理中国的已经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过程又当是什么模样?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隐士君王。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