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的用人原则

 wujingsha 2021-12-15

   孙武任用将领的原则被后人称为“五德、五危”。

   五德是指:  

   从“、信、仁、勇、严”五个维度考核将领:

  “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非智不可以料敌应机,非信不可以训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众抚士,非勇不可以决谋合战,非严不可以服强齐众。全此五才,将之体也。”

   五德涵盖了能力、为人、治军等各个方面的才能和为人。其中,智、勇、严,是才的范畴;信、仁,是德的范畴。德才兼备,方可为“将”才。应注意并重视的是:智,被孙武排在首位

今天,技术迭代和市场竞争变化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才对组织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很多企业(家)推崇德才兼备,即德在才先,甚至有人喊出“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的口号,我不这么看。相反,如果那句话成立,反过来我觉得也没错:我在文章“没有能力,忠诚一文不值?”中分享了相关观点。

对于追求效率优先的民营企业而言,没有什么比高速发展更重要的了。对于人才而言,没有什么比才能更重要的了——人性差别不大,应通过制度、流程约束人性或德中不当的一面,而不是通过道德约束。在利益面前,道德常常不可靠;反过来,如果给予下属足够的激励,他们是不是会变得更好?因此,我们应该尊重、采纳孙武的金玉良言。

合格的将领除了具备“五德”,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变》中还指出了“将有五危”,即将领如果具有这五种品质,在战场上会很危险,易被对手利用而击败。“五危”分别是:

“必死”,即愚勇、有勇无谋,只会以必死之心死战。黄石公曰:“勇者好行其志,愚者不顾其死。”吴子(吴起)曰:“凡人之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将也”

“必生”,即畏怯、贪生怕死,“见利而不进”。徒有勇为不合格,畏怯更不可取。

“忿速”,即易怒、急躁。受辱后易中计。“将性贵持重,忿狷则易挠”

“廉洁”,以污名辱之,则可能徇名节而不顾其它。

“爱民”。杜牧曰:“仁人爱人者,惟恐杀伤,不能舍短从长,弃彼取此,不度远近,不量事力,凡为我攻,则必来救,如此可以烦之,令其劳顿,而后取之也”

       很意外的是,“廉洁、爱民”这些优良品质却成了“五危”中的要素。企业运营中同理。企业是逐利的,领导者过于爱惜名声,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此外,妇人之仁常常坏事,尤其体现在惩罚或裁人等方面。从这个角度看,“慈不掌兵”不无道理。

       总而言之,我们用人,用的是他的才能、长处;他的短处可以通过制度、流程等加以约束和限制。

       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放任道德约束将会成为灾难。我们党用人向来倡导德才兼备、德在才先,按理说领导干部应该多是廉洁奉公的、道德高尚者,结果呢?

       因此,组织用人应与管理股权、管理企业一样,重视机制控制、而不是依靠圣人般的自我道德和人性约束。否则,大概率付出惨重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